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威市是甘肃省黄牛改良和肉牛养殖大市,本文就该市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作以阐述交流,以促进该市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健康发展,为全省黄牛改良及肉牛生产提供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齐河县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分散繁育,小区大户育肥”的肉牛养殖模式。2004年底全县存栏黄牛45万头,建设冷配改良点267处,年改良黄牛18万头,黄牛冷配改良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齐河县是全省有名的黄牛养殖大县,同时也是全省黄牛冷配改良工作先  相似文献   

3.
经过20年的努力,凉州区黄牛改良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黄牛冻配点由最初的10个发展到现在的145个,年授配母牛3万头。为建立适合凉州区的最佳肉牛生产模式,进一步提高该区肉牛生产水平,凉州区从1998年开始,引入夏洛莱、利木辛、德国黄牛、皮埃蒙特等著名肉牛品种与当地西杂母牛进行三元经济杂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9月20日至2001年1月6日,在凉州区新华乡开展了应用夏洛莱、利木辛肉牛分别与当地西杂牛三元杂交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泌阳是全省畜牧大县和养牛大县,大牲畜及黄牛存栏连续3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县畜牧局着眼黄牛改良做文章,加强家畜冷配改良站点建设与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我县黄牛品种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家畜冷配改良站点134个,共有冷配技术人员196名,年冷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全县黄牛改良率已达到52%,仅黄牛改良工作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5.
1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甘肃省黄牛冻配改良自上世纪80年代在全省推广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全省养牛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牛的良种化程度达69%;个体产肉量113.4 kg,出栏率达到36.5%;牛肉产量14.47万t。2011年全省冻配面达70个县,冻配点2 161个,年授配数量90万头,以凉州区、甘州区为代表的河西地区牛改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凉州区把良种引进推广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坚持引种和培育相结合、繁育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实施"良种工程",推进黄牛冻配、瘦肉型猪杂交和绵羊改良,加快新品种引进培育,畜种生产性能和品质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1畜禽改良工作现状1.1黄牛冻配改良。严格按照"五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物  相似文献   

7.
泌阳是全省畜牧大县和养牛大县,大牲畜及黄牛存栏连续3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县畜牧局着眼黄牛改良做文章,加强家畜冷配改良站点建设与管理,大幅度提高了我县黄牛品种质量和畜牧业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家畜冷配改良站点134个,共有冷配技术人员196名,年冷配改良黄牛15万头以上,全县黄牛改良率已达到52%,仅黄牛改良工作每年为全县农民增加经济收入6000多万元。为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家畜改良服务网络。2001年开始我县对现有家畜人工授精站点进行整顿,通过三年的规范化建设,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全县的家畜改良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道…  相似文献   

8.
我省黄牛改良工作,在国家和省委、省政政府的支持重视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目前全省78个市县已全面铺开,到1985年末统计全省改良牛存栏84.63万头,占总数的58%。改良工作开展较早、进度较快的富裕、杆蒙等市县改良比重超过90%,基本上实现了全改良。黄牛改良工作的开展,为养牛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农民勤劳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推动了全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大力发展奶牛业,以改良为主,引进为辅的方针,总结交流我国黄牛、水牛改良和综合利用的工作经验,研究当前存在问题及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快黄水牛改良工作的进程,农牧渔业部拟在今年第三季度召开全国黄牛、水牛改良工作会议。为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于5月15—20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五省、区的黄、水牛改良工作汇报会。出席代表24人。会议由畜牧局畜牧处黄松滨处长主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于1988年12月14—17日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黄牛改良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工作,交流了经验,参观了平凉市牛肉销售市场与皮毛经销商行、有关乡和村的肉牛屠宰专业村与专业户、奶牛专业户、赛牛会及改良牛群等,传达学习了山西省和顺县、江西省泰和县抓牛改促转化的经验。会议评出了1988年  相似文献   

11.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甘肃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黄牛冻配改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对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发展,在全区几代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奶、肉牛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在肉牛品种改良上效果尤为明显,建立了以西门塔尔为主的高代杂种基础母牛群,形成了遗传性能稳定、种群数量庞大、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肉牛新类群,为甘州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优良的种质资源。本文全面详细的阐述了近年来甘州区黄牛冻配改良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黄牛冻配改良工作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下黄牛改良在甘肃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黄牛改良工作面临着由政策性补贴向有偿性服务转变的挑战。为此,甘肃省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措施,使黄牛改良工作得以稳步进行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滇中山地黄牛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但生长周期长、个体小,产肉率低。为了提高滇中山地黄牛生产性能,本文从牛舍改建、品种改良、肉牛育肥、肉牛补饲、种草养畜、青贮氨化、牛病防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案例的展示,进一步验证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近来我国以黄牛改良为特点的肉牛业蓬勃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指出应处理好养牛经营形式千家万户与规模牛场相结合、黄牛肉用与肉役兼用相结合、黄牛改良选育与杂交、保种及利用相结合、高精料强度肥育与低精料适度育肥相结合等几个问题;并就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对提高繁殖成活率、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日增重的要求和影响规模牛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提高养牛科技水平等问题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肉牛产业是玉溪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地黄牛约占玉溪肉牛存栏的70%~75%,本文通过对品种特性、当前养殖模式及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本地黄牛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为提升本地黄牛养殖效益,促进玉溪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及贫困地区肉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甘肃黄牛改良的现状和特点,黄牛改良和选育培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就甘肃河西地区开展肉牛选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开展选育、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肉牛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验证优良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方法]运用三个杂交组合在民和县用引进的良种肉牛西门塔尔、利木赞和皮尔蒙特牛改良当地黄牛。[结果]表明F1不同年龄的生长速度和体尺指标均明显于本地黄牛(P〈0.01),说明良种肉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明显;在不同杂交后代的比较中,皮×黄F1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西×黄F1、利×黄F1,杂交组合最为理想。[结论]说明不同的杂交组合具有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安格斯牛对门源黄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测定了初生重、6月龄、12月龄安本F1代的体尺、体重,并与本地黄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安本F1代牛的各项测定指标均比本地黄牛有明显的提高(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