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建立发酵乳及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安赛蜜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用水做提取剂,在C18反相色谱柱上进行分离,采用乙酸铵缓冲溶液(20 mmoL/L,pH 4.6)-甲醇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用于苯甲酸和山梨酸测定时流动相A、B的体积比为85∶15,糖精钠和安赛蜜测定时为95∶5,采用紫外检测器在254 nm波长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发酵乳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安赛蜜的添加量为1~20 mg/kg时,加标回收率为92.0%~102.4%;果酱样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和安赛蜜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同时分离测定山梨酸(SA)、苯甲酸(B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6种防腐剂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方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磷酸盐-硼砂缓冲体系为缓冲液,pH为7.73,电压为20 kV,于245 nm波长下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种防腐剂均在14 min内实现很好分离,SA、B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50μg/mL和15~200μg/mL,MP、EP的线性范围均为2~200μg/mL,PP的线性范围为5~200μg/mL,BP的线性范围为1~2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0.9995,平均回收率为89.7%~96.7%,RSD≤5.91%,检测限为0.25~10μg/mL。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建立了同时分离检测饲料中苯甲酸(BA)、山梨酸(S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6种防腐剂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法。以甲醇和0.1 mmoL/L甲酸铵溶液(pH5.5)为流动相,结合溶剂梯度和流速梯度,在220~300 nm为提取最大吸收波长的条件下对这6种防腐剂进行分离与检测。结果表明,6种防腐剂在6 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线性相关系数在0.9896~1.0000,BA和BP的检出限分别为0.1μg/mL和0.025μg/mL,SA、MP、EP和PP的检出限均为0.05μg/m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5%~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7%~3.25%(n=5)。  相似文献   

4.
乳制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从偏碱性的样品水体系中通过沉淀的方法去除脂肪和蛋白质后,先用甲醇稀释,然后过滤.采用液相色谱方法,在反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于227nm处进行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部分化验室检测果汁果酱中苯甲酸、山梨酸采用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中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而检测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则采用GB 2170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两种方法所用流动相缓冲盐部分完全不同,果汁果酱和乳与乳制品同时检测苯甲酸、山梨酸时,需要中途更换流动相。更换流动相前需要将管路及色谱柱中的前一种流动相先用大比例水冲洗干净,更换后一种流动相后又需要平衡很长时间,这样就会有大量时间浪费在清洗和平衡色谱柱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本方法通过试验对比,并经过长期的试验数据积累,利用GB/T5009.29-2003中第二法处理样品果汁果酱,采用GB 21703-2010中流动相缓冲盐药品及仪器条件检测样品,将两个方法整合成一个检验方法,同时检测果汁果酱和乳与乳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时能够节省因中间更换流动相而清洗和平衡色谱柱的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DB-5MS毛细管柱结合程序升温技术的气相色谱法在7 min内同时分离和检测了饲料中丙酸(PA)、山梨酸(SA)、苯甲酸(BA)、脱氢乙酸(DH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IPP)、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IBP)等10种防腐剂。结果表明,10种添加剂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89,检测限为0.1~5μg/m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1.5%~9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方法对蜂王幼虫中的几丁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YMC-Pack NH2柱(2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纯水(体积比为50∶50,用乙酸调pH至4.0),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μL.本方法在10~1000μg/mL线性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回收率在70%~103%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用于蜂王幼虫中几丁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用离子色谱测定土壤中钾离子的方法,采用Universal cation(7um)阳离子交换柱、4mmol/L草酸溶液为流动相、电导检测器在6min内完成测定。待测离子浓度在13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钾离子线性回归方程为线性回归方程为ΔS=1.701×10-4C+4.019×10-4,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5mg/L,加标回收率为97.9%30.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钾离子线性回归方程为线性回归方程为ΔS=1.701×10-4C+4.019×10-4,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5mg/L,加标回收率为97.9%100.2%,方法简便实用,用于环境土壤样品分析,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分别用山梨酸、苯甲酸、丙酸、山梨酸+丙酸共4种防腐剂添加到小蚕人工饲料中,调查其对蚕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蚕人工饲料的防腐剂,以添加0.25%-0.3%的山梨酸为宜。  相似文献   

10.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检测饲料中七种防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酸性条件下同时分离测定山梨酸(SA)、苯甲酸(BA)、脱氢乙酸(DH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七种防腐剂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本试验用甲醇:水=1:1(体积比)的混合液作为提取剂提取饲料样品中防腐剂;以40 mmol/l磷酸二氢钾(KH2PO4)和10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1:1体积比混合液(pH=4.00)作为缓冲液,采用高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七种防腐剂。该方法在19 min内实现了七种防腐剂的分离;SA、B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0μg/ml和3~500μg/ml,DHA、MP、PP、BP、PP的线性范围均为5~5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0.999 5。SA、BA、DHA和四种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检测限分别为0.5、1.5、3.0、2.5μg/m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0.8%~107.0%,相对标准偏差≤5.0%。该方法高效快速分离了多种防腐剂,并且可以应用到各种饲料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建立同时测定兽用消毒剂枸橼酸苹果酸粉中枸橼酸和苹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10mL/L磷酸溶液(2.5∶97.5,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枸橼酸和苹果酸色谱峰分离度良好。枸橼酸和苹果酸分别在100μg/mL~1 000μg/mL和50μg/mL~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等考察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而平均回收率均在98%~101%之间,RSD均小于0.5%,符合方法学要求。6份供试品中枸橼酸和苹果酸的含量也均符合要求。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同时定量测定枸橼酸和苹果酸的含量,可用于枸橼酸苹果酸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崔承远 《中国乳业》2021,(12):105-110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脂肪酸包含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丁酸、己酸、辛酸、癸酸作为饱和脂肪酸的典型代表,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丁酸、己酸、辛酸及癸酸含量进行检测,并同时进行检测方法的验证试验,包括方法检出限、方法定量限、方法精密度以及方法正确度等。试验数据均为良好,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枇杷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选用色谱柱Agilent Ecilpse plu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氨水(70∶30)磷酸调p H=8.0,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R2.5,齐墩果酸在0.20~7.94μg、熊果酸在0.21~8.49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试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枇杷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15.
烟酸和不同水平叶酸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选用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白羽肉鸡210只,随机分成7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处理Ⅰ组为对照组,处理Ⅱ、Ⅲ、Ⅳ组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5和3.0 mg/kg;处理Ⅴ、Ⅵ、Ⅶ组烟酸的添加水平为60 mg/kg,叶酸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75、1.5和3.0 mg/kg。于21日龄时,以重复为单位逐个称重,记录耗料量,计算料重比。结果表明,在21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均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60 mg/kg烟酸和不同水平叶酸可极显著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P<0.01)。  相似文献   

16.
17.
乳酸菌是人消化道区域主要的微生物菌群,并作为益生菌应用于发酵食品,特别是乳制品的生产中,膳食中提供活性乳酸菌可以防止多种疾病的发生。乳酸菌在免疫调节,保持消化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保护消化道感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肠道免疫系统,乳酸菌免疫调节在抗炎、抗感染、抗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特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量柠檬酸和乳酸低浓度范围下的水溶液的滴定酸度°T和pH,以及在酸牛乳饮品中的应用,绘制出柠檬酸和乳酸在水溶液和酸牛奶饮品中的标准曲线,为生产时计算柠檬酸或乳酸的添加量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征 《饲料与畜牧》2007,(11):25-28
1前言实践证明,传统的测定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对快速生长的家禽而言是有效的。通常,不同组别的家禽被饲喂含有不同氨基酸水平的饲料(从缺乏到过量),然后测定各组  相似文献   

20.
将20头安装瘤胃瘘管的荷斯坦产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Ⅲ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TMR,试验Ⅰ~Ⅲ组饲喂TMR分别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乳酸和复合脂肪酸+乳酸(1:1),探讨复合脂肪酸和乳酸对奶牛瘤胃CH4释放量、VFA和NH3-N浓度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TMR加150.0g/(头·d)复合脂肪酸+2L酸(1:1),使奶牛瘤胃NH3-N和CH4释放量分别减少11.92%(P〈0.05)和21.35%(P〈0.01),FCM、乳脂率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12%和3.62%,瘤胃VFA明显增加,能够有效抑制奶牛对空气的CH4污染.显著提高奶牛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