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以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树营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幼树树高、冠幅、梢长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配方施肥和施肥量对油茶幼林的营养生长及叶绿素含量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处理7油茶幼树各指标增量极显著大于其它处理。本试验氮、磷、钾(N∶P2O5∶K2O)最适配方为10∶5∶2。  相似文献   

2.
毛竹配方施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在浙江安吉县和福建沙县设置60块标准地研究毛竹林最适配方施肥。采用正交设计排列田间试验。第一年的结果表明:毛竹施肥三要素的重要性顺序为N>P>K;N起主要作用。每亩最适三要素用量为N6.9公斤,P_2O_54.2公斤,K_2O2.7公斤;其三要素比例为: N:P_2O_5:K_2O=1:O.6:0.4  相似文献   

3.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龄人工林为材料,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红锥幼林生长的影响,为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相对增量及根、枝干和叶的生物量均高于CK;T4处理的叶生物量最高,T5处理的树高、胸径相对增量和根、枝干生物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下各生长指标差异显著。T4处理(N87.5 g/株, P_2O_581.3 g/株, K_2O 50.0 g/株)和T5处理(N 87.5 g/株, P_2O_5162.5 g/株, K_2O 75.0 g/株)为红椎幼林较为适宜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促使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了解肥料对油茶中幼林营养生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安排了5因素(N、P、K、B、Zn)、4水平(不同的施肥量)共16个处理.结果表明:N、P、K、B、Zn肥对油茶中幼林的营养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按大小顺序为N>P>K>B>Zn,N250P1000K125B20Zn2组合(即每株施N肥250g,P肥1000g,K肥125g,B肥20g,Zn肥2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6.
以杜仲林地为例,采用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分析了不同施肥对白及林下栽培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能促进白及林下栽培的生长,当氮磷钾(N∶P_2O_5∶K_2O)施肥量为30 kg·0.067 hm~(-2)时,其生长势最好,苗高为13.67 cm,地径为0.44 cm;施肥对白及苗高、地径的生长呈极显著差异(P0.01)。(2)施肥对白及块茎生长均有影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白及块茎长、块茎宽、分芽数及块茎重量的生长量逐渐增大;当氮磷钾(N∶P_2O_5∶K_2O)施肥量为30 kg·0.067 hm~(-2)时,块茎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块茎长高于对照(CK)的40.67%,块茎宽高于对照(CK)的91.27%,分芽数高于对照(CK)的79.85%,块茎重量高于对照(CK)的298.90%,白及产量最高;施肥对白及块茎长、块茎宽、分芽数、块茎重量的生长呈极显著差异(P0.01)。(3)建议在白及林下栽培时,应在种植前施足有机肥,在快速生长期追施氮肥为主,在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以促进白及块茎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树种苗期的耐肥性,选择油茶、马尾松、杉木、香樟苗木为试材,采用不同施肥方式(专利袋包型缓释肥、无纺布袋包肥、普通施肥),并以不施肥为对照,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每盆施复合肥(其N、P_2O_5、K_2O的质量百分比为16∶6∶8)60.0 g·盆~(-1)的条件下,4个树种苗期耐肥大小为马尾松>杉木>香樟>油茶,即油茶最不耐肥,因此油茶苗期施肥一定要小心,不能过量。同时,袋包型缓释肥在盆栽试验中可大大降低苗木死亡率,对大田育苗施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掌握不同肥料配方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能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核桃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方及其最适施用量。【方法】以10年生‘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T1、T2和T3均为"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组合,这3个处理组合中,N、P_2O_5、K_2O的配比均为1.0∶0.4∶0.4,但N、P_2O_5、K_2O的用量各不相同,T1为常量施肥处理组合,T2为增量(T1×130%)施肥处理组合,T3为减量(T1×70%)施肥处理组合,此3个配方肥处理组合均加施了5 kg/株的商品有机肥;T4为"有机肥+N肥"的单施氮肥处理组合;T5为不施肥处理组,用作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核桃的叶绿素、叶片矿质营养和坚果品质等指标。【结果】配方施肥明显增加了核桃的百叶质量,提高了叶绿素和叶片中氮、磷、钾、钙、镁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能显著提高核桃坚果的质量和大小,改善坚果的品质。核桃叶片中的氮含量及坚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增施氮肥处理组合(T2)均显著高于减施氮肥处理组合(T3);T2的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高于T1,而其叶片中的钙含量和坚果中的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T1;T1和T2处理组合之间叶绿素含量和除氮和钙之外的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均无显著差异。给核桃树施氮肥,有利于百叶质量和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叶片中钾和钙的含量,"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各组合均显著高于"有机肥+N肥"处理组,说明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改善核桃坚果的品质,能提高核桃坚果质量和出仁率。【结论】根据化肥减量的经济效益和施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处理组中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是适用于甘肃高寒地区核桃施肥的最佳配比和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9.
麻竹配方施肥对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营养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对麻竹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麻竹竹笋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麻竹丰产高效栽培的最优肥料配方。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麻竹的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竹笋产量和矿质养分含量的肥效反应均表现为T2(N∶P2O5∶K2O=17∶8∶11)﹥T1(N∶P2O5∶K2O=19∶7∶10)﹥T3(N∶P2O5∶K2O=12∶12∶12)﹥T4(碳铵)。因此,处理T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竹笋增产和矿质养分含量提升均明显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T4的施肥效果最差。配方施肥具有明显的增加竹笋产量和提高竹笋矿质养分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苗期施肥对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T_4(N 0.112 5 g/株、K_2O 0.050 0 g/株)、T_5(N 0.075 0 g/株、P_2O_5 0.350 0 g/株)均较有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施氮肥处理的黎蒴栲苗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T_3,P_2O_5 0.175 0 g/株、K_2O 0.100 0 g/株)和对照的,施氮肥有利于黎蒴栲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积累。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施肥前期,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后期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通过叶片叶绿素含量了解植物对氮肥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11.
采用"3414"完全施肥方案,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灵武长枣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ETR值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Fo值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当施肥处理为处理5(N∶P_2O_5∶K_2O=2.53∶1.49∶1)时,Fv/Fm、Fv/Fo、ETR、qP和NPQ值最大,叶片光合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巴马县选取6年生的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开展不同施肥量(0.25kg/株、0.50kg/株、0.75kg/株、1.00kg/株、1.25kg/株和不施肥)对油茶中幼林树高、地径、冠幅的影响研究。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0.25kg/株)、处理2(0.50kg/株)、处理3(0.75kg/株)、处理4(1.00kg/株)、处理5(1.25kg/株)和处理CK(不施肥)。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对油茶中幼林的树高、地径、冠幅增长表现不一致。其中,处理CK对各营养生长指标的影响效果最小;施肥量为1.00kg/株的处理对油茶树高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大;施肥量为0.50kg/株的处理对油茶地径、冠幅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大。综合考虑施肥成本和生长情况,以0.50kg/株的施肥量对油茶人工幼林营养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了氮、磷、钾3种常用肥料对幼龄期假鹊肾树生物量累积的影响,建立了施肥量与假鹊肾树生物量的回归方程。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优化,得到假鹊肾树的较优施肥量和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分别为氮肥(尿素,含N 46.4%)20 g/株,磷肥(过磷酸钙,含P_2O_5 12%)6 g/株,钾肥(氯化钾,含K_2O 60%)13g/株时,假鹊肾树生长较好。氮磷钾元素(N:P_2O_5:K_2O)配比约为1.2∶0.1∶1。  相似文献   

15.
滴灌配方施肥对盛果期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盛果期油茶生产实际中滴灌施肥的研制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盛果期油茶林滴灌设施中施用不同配方的液态肥料,并调查其对油茶结果枝春梢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滴灌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油茶春梢的生长,且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效果差异显著,其中对油茶结果枝顶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3(N、P、K、B、Zn、Mg质量比为2∶2∶1∶0.02∶0.03∶0.01)稀释5%,与对照相比,可使顶梢的抽梢生长量增长32.38%,抽梢粗度提高22.58%,花芽数增多17.95%,叶面积增大4.07%,叶片叶绿度提高14.60%;而对油茶结果枝侧梢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滴灌施肥配方为原液2(N、P、K、B、Zn、Mg质量比为5∶3∶2∶0.02∶0.03∶0.01)稀释10%;相比对照可使侧梢的抽梢长增长58.40%,抽梢粗度提高57.34%,花芽数增多3.52%,叶面积增加6.05%,叶片叶绿度提高7.46%。  相似文献   

16.
白姜花施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姜花作为香料植物由南亚热带引种到中亚热带栽种是成功的。为提高花的产量,已找出较为合理的N—P_2O_5—K_2O配比为3.4∶1∶3.1。以追肥方式,每公倾全年施用量N—127kg,P_2O_5—3.8kg,K_2O—117.6kg。栽种密度为5丛/m~2,每公倾鲜花量达36.085t。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意杨生长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量及配比的关系,从1984年开始,在湖北省嘉鱼县进行了连续4年的意杨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比例调整到N:P_2O_5:K_2O=2:1:1或5:2:3,即高氮量的配比能极显著地提高意杨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以5年生岑溪软枝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对油茶叶片营养和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对比,不同肥料养分配比油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按大小排列依次为F3(N∶P2O5∶K2O为16∶6∶8)F2(N∶P2O5∶K2O为15∶7∶8)F1(N∶P2O5∶K2O为14∶7∶9);就生理指标而言,与对照相比,不同肥料养分配比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a+b、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幅度分别为1.19%~11.90%、9.92%~43.65%、-8.05%~42.95%;处理F3(N∶P2O5∶K2O为16∶6∶8)在提高叶片营养和生理特性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沙兰杨与Ⅰ-214杨进行的最适施肥量试验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两个无性系的最适施肥量分别为N=15.79、P_2O_5=9.28kg/亩;N=3.28、P_2O_5=4.68kg/亩。氮、磷最适配比分别为N∶P_2O_5等于1∶0.59及1∶1.43。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长林4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Changlin No. 4’为材料,设置富氮复合肥(N∶P∶K=22∶8∶15)、富磷复合肥(N∶P∶K=8∶22∶15)、平衡复合肥(N∶P∶K=15∶15∶15)3个施肥处理以及1个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提高了油茶林地的土壤含水率和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富磷复合肥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效果最好,富氮复合肥效果次之;3种施肥处理均有效增加了油茶植株的地径、株高和冠幅,其中富氮复合肥处理增加地径效果最明显,平衡复合肥处理对株高影响最大,且不同处理间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各施肥处理对油茶细根生物量的增加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并影响细根的空间分布,其中,以富磷复合肥处理的油茶林20~30 cm土层的细根生物量最大,综合分析发现以平衡复合肥处理的油茶细根生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