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防护林科技》1995,(4):51-53
青海省沙棘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青海省林业厅1沙棘资源分布情况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青海省共有3个沙棘品种,即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总面积达5.4万hm ̄2(不包括近几年新造的未成林地),其中集中成片的4.2万hm ̄2中,有...  相似文献   

2.
《沙棘》1994,7(1):9-10
1 基本情况青海省是我国沙棘的一个重要分布区.全省六州一地一市所辖39个县(市),北起祁连山,南至玛可河流域和澜沧江上游,东起西倾山,西至昆仑山,都有沙棘分布,是东部山区、柴达木盆地和海南风沙区营造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薪炭林的优良灌木,也是改造杨树低产林的肥料树种.主要品种有中国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有天然林和人工林,西藏沙棘、肋果沙棘全部是天然林.三种沙棘在本省的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2000~4500m:中国沙棘为2000~3500m,肋果沙棘为2800~4200m,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金争平  蓝登明 《沙棘》1998,11(4):10-16
通过在内蒙古开展的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的结果认为,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海滨沙棘,中亚沙棘不适宜在本区栽培;蒙古沙棘在本区能够正常生长。通过无性系选择,选出了53个中国沙棘优良单株和4个优良类型首次在本区选育出无刺的中国沙棘并进行了繁育;选育出垂枝矮生观赏型中国沙棘和10个极少刺,果较大,产量较高的优良单株,可进行无性繁殖,用于生产或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4.
四种沙棘种子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瑞君  李常宝 《沙棘》1997,10(3):4-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谱带相似性很高,为近缘类群;而西藏沙棘则亲缘关系较远。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虽尚无种的特有带,但其不相似值最低,而且整个谱带颜色较浅谈,细小谱带数目较多,其二维排序的结果显示棱果沙棘三个种下类型正好位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之间,表明其进化水平比较一致,也充分说明棱果沙棘是一个独立的种。棱果沙棘中虽有许多谱带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谱带互补,但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的种子蛋白质谱带中各有一条带不出现在棱果沙棘的带谱之中,另外,还有6条带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叠加性质,这似乎表明棱果沙棘由杂交起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5.
徐永昶  山崎哲 《沙棘》1994,7(2):27-30
1991~1992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枝接不同试验处理,以接口以下覆土的成活率最高,为65.7%,有的重复达到了75.7%,室内嫁接后栽植的也有相当高的成活率。不仅亚种内和亚种间的枝接都得到了较高的成活率,种间枝接(西藏沙棘/中国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也获得成活。同时,也初步摸清了中国沙棘枝接接穗的发芽、展叶和抽茎的时间及其与成活的关系,以及中亚沙棘、中国沙棘和西藏沙棘的1年生枝接苗新梢长的生长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瑞君  陈学林 《沙棘》1998,11(3):17-19
不同温度下,四种沙棘种子萌发率和主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肋果沙棘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20℃~25℃,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沙棘以肋果沙棘萌发最快,西藏沙棘最慢,差异的原因除种皮因素外,可能还与种的生态环境有关,就日生长量来看,中国沙棘表现更为喜温,肋果沙棘较为耐寒。  相似文献   

7.
不同沙棘种和亚种籽及油的生化成份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itz.  K 忻耀年 《沙棘》1996,9(1):32-34
对取自青海产的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中国沙棘和中亚沙棘种籽及由其制得的油进行了油含量及生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沙棘种子在油脂、蛋白质、油中必需脂肪酸人记号是、V-E和总植物甾醇含量方面的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青海产四种沙棘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万福  李常宝 《沙棘》1997,10(4):5-10
对青海产4种沙棘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通过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所有的染色体具中部着丝粒,核型归属于2A;棱果沙棘(H.goniocarpa Lian,X.L.Chen et K.Sun)的核型不对称系数As.k%=54.2%,随体在第四对染色体上;肋果沙棘(H.neurocarpa)的随体在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1.8%;西藏沙棘(H.tibetana)的随体在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0.5%;而中国沙棘(H.rhamnoidessubsp.sinensis)的随体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对染色体上,As.k%=50.4%.其中棱果沙棘的核型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沙棘属(Hippophae Linn)我国共有四种,五亚种。其中以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inn.subsp.sinensis Rousi)、西藏沙棘(H.thibetana Schlechtend)、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W.Lin et T.N.He)分布较广,价值较大。沙棘属植物为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的重要水土保持树种。果实及种子富含维生素C、A、P 及多种矿质营养,可制作高级饮料其它食品,目前各地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果沙棘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是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沙棘属 (Hippophae L inn.) ,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 ,原产我国及欧洲 ,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区 ,以前苏联、蒙古、中国分布最多。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是沙棘为主要布区 ,其中以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新疆等省区最多 ,主要有中国沙棘亚种 (通常称为中国沙棘 ) ,还有少量的柳叶沙棘、西藏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等亚种。大果沙棘是从沙棘栽培品种筛选培育出来的果大、无刺或少刺的沙棘。1 栽培意义沙棘是一种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的沙棘资源及开发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类群分布及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保护和发展资源,提出了设想和看法。一、甘肃省的沙棘种质资源沙棘在全世界有5种8亚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及亚洲的亚热带高山区。多生长在河谷灌丛、河滩沙砾地及林缘。我国有5种4亚种,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甘肃省现在已知有3种2亚种。 (一)鼠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相似文献   

12.
浅谈沙棘的综合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作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极强的克隆繁殖和空间拓展能力,成为了典型的克隆植物。不仅如此,其本身所具有的多重价值更值得去不断发掘。他以极耐干旱、极耐贫瘠、极耐冷热,成为了植物之最,同时,也是世界学术界发现的唯一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于一身的农作物,成为了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13.
肋果沙棘贮存过程中精油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几种沙棘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和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沙棘是宝贵的植物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医学营养学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沙棘叶片组织结构和抗旱性可为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石蜡切片染色法制作沙棘叶横切的装片,在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分析了沙棘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表皮的角质层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和疏松度等叶片组织结构特点,同时探讨了沙棘树种的抗旱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值较大、叶片组织结构紧密、上表皮细胞较小者抗旱性较强.供试的5个品种抗旱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齐棘1号,阿列依,楚伊,阿尔泰新闻,橙色.  相似文献   

15.
针对辽西地区沙棘资源发展现状,以3个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中红果、中黄果、中无刺为研究材料,对其苗木繁育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炉渣灰扦插基质、ABT生根粉1号、插穗长度10cm左右、扦插时间为6月21日左右,这种处理效果最佳,但从经济角度考虑,最宜采用鲜河沙作为基质。中国沙棘苗木繁育采用裸地沙盘全光喷雾嫩枝扦插快繁技术效果较好。沙棘硬枝扦插的成苗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硬枝扦插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初,采用20cm长的插穗,2~3年生的插穗成苗率较高,生产中采用2年生的插穗。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生态经济树种沙棘引种驯化及早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我国高寒地区生态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遵循供种区与引种区环境条件相似的原则,根据引种区气候、土壤、植被分布、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等主要环境条件,确定与之相适宜俄罗斯为供种区。以6个俄罗斯大果沙棘优良品种为引种对象,在引种驯化及区域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与评价子代生态适应性、生长表现及果实品质,确定YSH和HJN为高寒地区引种栽培的适宜品种,且品种内家系间数量性状变异较小,生长稳定,具广泛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盐碱地、草场退化地、废弃地等不同立地下栽植沙棘,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1998-2000年),结果表明:沙棘在pH值为8.77~9.18的盐碱地栽植可以成活,草场围栏成效快,围护效果显著。废弃地栽植沙棘生长正常,株高达76.4cm,冠幅达79.2cm×76.2cm。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西藏丰富的沙棘资源,从沙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方面对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进行了分析。从沙棘的改善小气候、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增加生物多样性方面进行了生态价值的探讨;从沙棘的观赏价值、扩大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旅游、提高文化底蕴和解决燃料问题方面进行了社会价值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颗粒小,露地育苗覆土薄,发芽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现状,采用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试验,对其育苗方法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基质穴盘育苗法进行大果沙棘育苗,苗木发芽率高,生长健壮,成品苗率高,能够实现集约化的科学管理,特别对于种子颗粒小的珍贵树种播种育苗,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沙棘价值核算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沙棘相关的研究资料 ,对沙棘价值核算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每公顷沙棘人工林的直接经济价值为 0 .3 1万元 ,而生态价值为 6.8万元 ,占总经济价值的 95 .66% ,预示着沙棘灌木林的价值取向是以生态效益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