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1,39(2):18-18
2011年5月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宜宾综合试验站在宜宾市召开成立大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校长助理、鲁成教授宣读农业部文件为宜宾综合试验站授牌并就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建设相关工作进行培训;宜宾市农科院副院长、宜宾蚕桑综试站团队成员张德银宣读聘请客座专家的文件并颁发聘书;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宜宾综...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的工作要求,结合贵州蚕桑发展需要,2017年8月27-28日,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贵州省蚕学会、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2017年度工作会暨贵州省蚕业技术培训会"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农科院及其蚕业研究所领导和科技人员、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代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各基地县负责人、贵州蚕业主产县(市、区)  相似文献   

3.
正一、科研平台、团队"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共建有"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高产优质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扩繁与生产技术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  相似文献   

4.
廖先谋 《蚕学通讯》2019,39(1):40-43
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8年河池综合试验站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鲁成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体系各岗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结合蚕农技术需求,积极开展蚕桑产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工艺的研发试验示范,较好地解决蚕桑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海宁市面对严峻的蚕桑产业形势,以通过申报“商务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浙江省蚕桑产业技术团队”“国家农业(蚕桑)产业强镇建设”等项目为契机,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为理念,以发展“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融合化”蚕桑产业为目标,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模式,谋划蚕桑产业新突破,努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蚕桑产业体系,不断建立完善产业链融合新模式,提升现代蚕桑示范基地功能,促进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发展,积极提升蚕桑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为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海口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耿涛、卢芙萍、武华周等牵头实施完成的"海南蚕桑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与'三农'服务"项目荣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立足海南,放眼世界热区蚕桑产业,开展了热区蚕桑产业的理论、技术研究熟化和科技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46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80人,博士6人,硕士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九江综合试验站十年来在桑蚕新品种引进推广、养蚕新技术模式创新利用、蚕桑资源利用及产品开发、蚕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展示,以及蚕桑产业助力精准脱贫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46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80人,博士6人,硕士3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3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蚕桑通报》2013,(1):7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终总结与人员考评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部分团队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田恒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田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对来自全国蚕桑产业界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田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蚕桑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在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8月18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暨重点任务推进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个蚕桑产业技术研发及应用单位的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根据农业部文件通知,"十三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蚕桑体系)聘任首席科学家1名、岗位科学家31名、综合试验站站长25名,首席科学家工作经费30万元/年、岗  相似文献   

12.
《蚕桑通报》2013,(2):5-5
"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种生产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育种岗位科学家"、"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桑育种与资源利用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3人,硕士1人。主要研究方向:①开展桑树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养蚕技术应用;②拓展桑树资源在果用、功能保健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落实2010年度工作任务,有效促进体系各层次人员间的沟通联系和协作攻关,推动体系建设工作的稳步扎实地开展,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年4月11日至1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2010年综合试验站工作会议。会议由合肥综合试验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办,安徽省政府、省农业委员会、省农业科学院的领导莅会指导,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25个综合试验站站长、部分岗位科学家及蚕桑基地县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蚕桑综合试验站铜梁县示范基地负责人,我深感有渝西北综合试验站“十二五”建设这样一个平台,对于承接高校和科研院所先进蚕业科学技术的试验示范、研讨和交流蚕桑产业工作、促进蚕桑产业转型发展,意义非凡,影响深远,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5.
《蚕桑通报》2019,(1):I0002-I00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博士与博士后14人,省特贡人员1人,闽务院特贴1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穿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17.
苏超 《北方蚕业》2016,(2):55-59
总结"十二五"期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安康综合试验站的工作,对照考核指标,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和石泉蚕桑示范基地,平利县、汉阴县、勉县、绥德县等示范县体系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蚕业》2015,(1):8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为云南省蚕、蜂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科技支撑。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蚕学会、中国茧丝绸协会  相似文献   

19.
调研了四川升钟湖库区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升钟湖库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是:积极发展观光蚕业,发展桑葚,桑茶和桑枝菌产品,重视蚕桑技术实用化,建立新型蚕桑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当地蚕桑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