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巨桉育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湖南气候,森林资源及树种结构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制定湖南引进树种-巨桉育种策略的目的意义、根据10多年的引种,种类种源及家系试验,更加明确了巨桉的育种目标,提出了巨桉的育种策略,并对湖南开展巨桉育种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一、商业育种的实用哲学玉米适应的生产条件很复杂,育种目标须兼顾多方面市场需求,但一个品种不可能兼顾所有,对不同的市场来说难免有缺陷。这就需要用品种多样性来满足生产需求。商业育种培育市场需要的系列品种,而非万能品种。从这一点来说,有缺陷的特色品种未必不是好品种,而试验田里挑不出毛病的"零缺陷",到了生产上无所适从,反倒成为最大缺陷。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近几年杂交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结果及玉米推广工作中的经验,提出对玉米育种工作的几点看法,以期为各育种单位提供借鉴并育成生产表现稳定、农户种植安全的品种,为我省玉米生产提供优良品种,使农户增产增收.结合我省玉米生产实际,在玉米育种中应注意以下五方面:1减少育种过程中的浪费,避免品种决策上的失误,提高玉米育种效益;2.用生产的观点搞育种,品种审定制定与生产有机结合;3.深入了解自交系特征特性,设定组配条件,提高育种的实效性;4.深入了解农民喜爱的好品种标准,制定育种目标,提高玉米育种的针对性;5.严格育种程序,充分了解新组合的适应性,提高育成品种在生产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十五"以来小麦育种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近10年内,山东省小麦育种成绩突出,育成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推广种植面积大;产量三因素构成合理、增产幅度大、产量潜力高;小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取得较大进展。小麦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本利用单一,育成品种亲缘关系近、遗传基础狭窄;适合旱地种植的耐旱耐瘠品种相对缺乏;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丰产性急需提高。山东省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应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选育水肥及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型品种,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大幅度提高山东省小麦产量的关键;②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是应对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的有效措施;③小麦品质育种应重点提高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潜力;④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以农业部公开发布的权威文件数据为依据,从国审水稻品种选育、超级稻品种选育和水稻推广主导品种育种3个层面,对我国“十一五”水稻育种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水稻育种以杂交稻、籼稻为主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国审水稻品种中杂交稻品种数占总数的77.43%,其中又以三系杂交稻占统治地位,籼型水稻品种占66.32%;水稻育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肉牛改良育种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改良是20余年来我国肉牛生产的主要实践。杂交是育种的方法之一,但它同正规的育种工作是有界限的。人们在进行杂交工作时,是搞一般的经济杂交,还进行育种,目的一定要明确。从育种的要求看,不可在一个小的地域内搞“多品种杂交系列”,无计划、无控制地杂交会打乱牛群的遗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镇稻系列品种的育种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镇稻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和多年的育种实践,得出了以下几点育种经验:①通过合理利用优良亲本,进行科学配组创造变异;②材料抉择时综合性状协调是育种的关键;③掌握好苗期看长势、中后期看抗性、后期看熟相、考种看籽粒等方法进行选择.并对进一步改良粳稻品种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①广泛征集、鉴定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同时注重加强优异种...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甜菜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于1992年至1993年赴美,与该国农业所属加里福尼亚州萨里纳斯(Salinas)试验站的甜菜育种家R.T.Lewellen博士搞合作研究,此间还有机会到其他州参观访问,了解到美国甜菜生产、育种及制糖情况。  相似文献   

9.
12月16号,中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育种中心在长沙向冷水江市授牌,建立湖南第一家"航天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而在今年11月搭乘"神舟八号"卫星接受太空培育的"响莲葛一号"葛根种苗,以及薏米、泽泻、王子草莓、穿心莲共5种太空种苗,将在这个基地培育并逐步实现产业化。据介绍,这个航天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基地之所以选址湖南冷水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外棉花遗传育种的发展动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棉花生产及供求格局,提出了棉花育种对于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在对"十一五"育成品种与"十五"育成品种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棉花育种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对湖北省"十二五"棉花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200多位来自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育种专家和种质资源研究工作者,在京参加了GCP挑战计划举行的中国育种家开放日活动。活动期间,平常习惯了凭经验培育种子的中国育种专家们学习了如何使用"集成育种平台(IBP)"提供的作物信息系统、电子田间计划书等实用育种工具,以及如何实用GCP的基因型鉴定设施开展经济实用的基因型鉴定工作,感受到了数字育种的神奇。  相似文献   

12.
凉山玉米育种途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玉米育种工作已开展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由于人力、物力及其它方面的原因,玉米育种进展较慢。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引育结合。从“六·五”期间以来坚持以自育杂交种为方向。在“七·五”期间育成了两个玉米杂交种,通过了凉州品种审定小组的审定。这两个品种在与凉山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为了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育目性,有必要对育种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我国的棉花品种改良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亚洲棉、草棉以及一些过时的陆地棉品种都已经被陆地棉推广品种所取代,各地正在采用近代的育种方案进行棉花品种改良工作。 在棉种改良的过程中,有两个引人注意的转折,一是由完全依赖外国棉品种转变为依靠由我国育种家自己培育的品种;一是由初级的、简单的育种方案转变为此较高级的、复杂的育种方案。 引种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它的重要性迅速地低落。我国各地研究或生产单位培育的品种比由国外引进品种更适于我国种植,更受生产者的欢迎。我国培育的品种逐渐取代了外来品种。系统育种也曾起过重要作用,但这一作用也逐渐低落。目前杂交育种成为棉花育种中的主要方案,复合杂交的趋势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云南山茶是云南重要的特色花卉品种,在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很多的园艺品种,近年来,云南山茶的育种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怎样培育出新颖奇特的云南山茶花园艺品种也成为越来越多园艺工作者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从育种的基础工作出发,探讨了新的育种方法,为云南山茶花的育种工作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李登南 《农技服务》1994,(10):16-16
<正> 辽盐糯,是青年育种家,国家三等发明奖获得者许雷同志继辽盐2号后经7年选育成的一个优质米糯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经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委会审定,确认该项育种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同时经国际联机和中国水稻所抽检验证明.其高产,优质居世界首位。它的产量不仅大幅度高于一般糯稻品种,而且还显著高于普通水稻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6.
蔡喻 《北京农业》2013,(5):51-52
<正>从1972年到2012年的40年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白菜遗传育种课题组一直在研究和培育优质、抗病、丰产、耐贮藏的大白菜品种。中国的白菜有2000多个品种,仅在北京地区就有近300个白菜品种。北京市民吃的大白菜中,有八成就是由他们培育出来的。如今,白菜个头变小了,吃起来口感变好了,营养更丰富了,颜色也多样了白菜不再仅仅是白帮绿叶,彩色白菜也培育成功,逐渐走进市民餐桌。  相似文献   

17.
浅论湖南甘薯育种目标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湖南自然生态条件和现阶段人们对甘薯的消费习惯,提出了甘薯育种的5个目标和达标品种的技术指标要求,并简述了实现育种目标的适宜育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他,九旬高龄,从事棉花远缘杂交育种61年,孕育出了659份种质资源;他,退休21年,仍坚持下田搞研究,甘于寂寞,不求名利,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的同事誉为——"棉痴"韩泽林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物技术育种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育种是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推广最迅速的技术,并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然而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选育仍停留在以表型选择为主的传统育种模式。这种经验育种不仅周期长而且品种改良进度缓慢,难以满足我国强劲的经济发展需求。而生物育种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技术的种种局限,使农作物育种变得更精确、更高效、更可控且可预见,可促进实现中国主要作物由“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的战略性转变,有利于加速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广适的作物新品种。着重介绍了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设计和智能不育这四种生物技术在水稻和玉米两大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育种家和种业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01-10904,10940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