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和评价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污染状况,以长沙市芙蓉区、雨花区、岳麓区和开福区等4个行政分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115个4~40m深的地下水样,分析测定了其硝酸盐态氮含量.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值为10.02±9.90 mg/L,最高值为77.51 mg/L.各行政分区地下水硝酸盐态氮的平均含量以芙蓉区的最高,为13.66mg/L,雨花区次之,为11.28 mg/L,开福区和岳麓区的较低,分别为7.23 mg/L和6.34 mg/L.参照我国饮用地下水硝酸盐态氮标准评价,结果表明,在115个水样中,硝酸盐态氮平均含量超标率达35%,除开福区和岳麓区的未超标外,芙蓉区和雨花区的均超标,分别是标准值的1.4和1.1倍.硝酸盐态氮含量分级中,各区均以占Ⅲ类标准的比例最大(30%).周边环境为水泥地、地表水的取水点地下水硝酸盐态氮含量超标率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河北省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方法]2006~2010年连续5年在河北省11个地区采集2 550个地下水样品,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幅为0~203.06 mg/L,平均为8.02 mg/L。以不同作物种植类型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10 mg/L)比较,春玉米〉菜地〉小麦玉米〉其他〉果树〉棉花。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以及超标率随着地下水埋深加深而明显降低,埋深大于100 m地下水最好,30~100 m次之,最差的是地下水埋深小于30 m。[结论]按照我国饮用水标准,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超标率为9.37%,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低于5 mg/L的优良饮用水占总样品的57.69%,基本符合我国饮用水质量标准(Ⅲ类≤20 mg/L)。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为合理施肥及有效防控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不同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花卉种植区(37.4 mg/L)玉米种植区(22.3mg/L)蔬菜种植区(21.9 mg/L)水稻种植区(19.2 mg/L),各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除水稻种植区外都超标,但水稻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有超标的风险;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差异也较明显,其中玉米种植区超标率为12.5%~87.5%,水稻种植区为9.4%~75.5%,蔬菜种植区为17.9%~58.9%,花卉种植区为21.4%~96.0%。另外,对于同一井深,不同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雨季前雨季后。  相似文献   

4.
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为合理施肥及有效防控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不同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花卉种植区(37.4 mg/L)玉米种植区(22.3 mg/L)蔬菜种植区(21.9 mg/L)水稻种植区(19.2 mg/L),各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除水稻种植区外都超标,但水稻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有超标的风险;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差异也较明显,其中玉米种植区超标率为12.5%~87.5%,水稻种植区为9.4%~75.5%,蔬菜种植区为17.9%~58.9%,花卉种植区为21.4%~96.0%。另外,对于同一井深,不同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雨季前雨季后。  相似文献   

5.
以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为合理施肥及有效防控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不同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最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花卉种植区(37.4 mg/L)>玉米种植区(22.3mg/L)>蔬菜种植区(21.9 mg/L)>水稻种植区(19.2 mg/L),各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除水稻种植区外都超标,但水稻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有超标的风险;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差异也较明显,其中玉米种植区超标率为12.5%~87.5%,水稻种植区为9.4% ~75.5%,蔬菜种植区为17.9%~58.9%,花卉种植区为21.4%~96.0%另外,对于同一井深,不同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雨季前>雨季后.  相似文献   

6.
京郊地区3种典型农田系统硝酸盐污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北京市3种典型的农田系统(粮田、菜田和果园)土壤氮素累积、蔬菜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类型农田土壤、蔬菜和地下水样品,并对样品属性进行翔实记录,根据测试结果和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土壤氮素累积严重,菜田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平均为46.2 mg?kg-1,是粮田的3.8倍;果园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是粮田的1.2倍。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为13.8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2.8倍,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为44.8%,是粮田地下水超标率的3.3倍。果园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为9.3 mg?kg-1,是粮田地下水的1.9倍,地下水超标率为23.5%,是粮田的1.7倍。蔬菜硝酸盐污染严重,绿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为2 685.5 mg?kg-1,其次是根茎类、白菜类、果菜类。根茎类、绿叶菜类、瓜果类和白菜类超标率分别为80.9%、37.9%、29.7%和2.2%。【结论】土壤、植株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氮肥施用量直接相关,菜田和果园施肥量大,其土壤硝酸盐累积明显,地下水硝酸盐超标率高,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评价农业种植区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状况,2005~2012年采集辽河流域典型农区2 839个井次的地下水样品,分析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典型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为22.75 mg/L,井深小于或等于30 m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年份较少,井深30~100 m的除2011年外均达到标准,井深大于100 m的均能达到Ⅱ类水标准,各监测时期的硝酸盐含量和超标率有较大相关性;不同井深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井深小于或等于30 m硝酸盐含量大于井深30~100 m的大于井深大于100 m的,随着井深深度的增加,地下水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以时间动态来看,硝酸盐含量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超标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8.
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空间分布规律,2009年11月至12月在巢湖流域采集了253个地下水样品,分析了其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平均值为7.13 mg/L,超标率(10 mg/L≤NO-3 N<20 mg/L)和严重超标率(NO-3 N≥20 mg/L)分别为15.81%和7.11%。不同土地类型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村庄>菜地>果园>旱地>城镇>水稻-油菜(或小麦)轮作田>单季水稻田>养殖场。巢湖流域绿色水稻产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比非绿色水稻产区低。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与化肥氮施用量、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比例呈正相关。农田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具有随地下水位的下降而降低的趋势,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当化肥氮的年施用量超过100 kg/hm2或地下水位低于9 m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存在超标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9.
高太忠  张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589-17592
通过室内土柱淋滤试验,揭示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潮土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确定迁移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施氮周期内,淋出液氨氮浓度最高为15.86 mg/L,最低为0.09 mg/L,平均为2.02 mg/L,超标10.1倍;亚硝酸盐氮浓度最高为37.456mg/L,最低为0.002 mg/L,平均为4.854 mg/L,超标242.7倍;硝酸盐氮浓度最高为16.35 mg/L,最低为2.12 mg/L,平均为6.51 mg/L,未超标.当潮土中硝化作用强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氨氮浓度降低.当反硝化作用增强时,硝酸盐氮浓度降低,氨氮浓度升高.地下水中主要的污染物质为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低于Ⅲ类标准).氮在河北平原潮土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过程可以用所建模型进行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0.
高太忠  付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67-6670
[目的]为了揭示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在褐土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方法]以河北平原的褐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柱的淋滤实验,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其迁移规律。[结果]在施氮周期内,氨氮浓度最高为15.86 mg/L,最低为0.09 mg/L,平均为2.02 mg/L,超标10.1倍;亚硝酸盐氮最高浓度为37.456 mg/L,最低浓度为0.002 mg/L,平均浓度为4.854 mg/L,超标242.7倍;硝酸盐氮浓度最高为16.35 mg/L,最低浓度为2.12 mg/L,平均浓度为6.51 mg/L的未超标,占标率为32.57%。[结论]在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和氨氮是污染地下水的主要2种氮素存在形态。在深层地下水中,氮素主要存在形态为硝酸盐氮。所建数学模型可以定量地预测氮在包气带和地下水中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1.
潘涌璋  朱峰  李健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47-5149
通过调查和地下水田间采样,对广州市白云区部分露天蔬菜地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122%,属中上水平,菜地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浓度范围为0.13~49.84 mg/L,出现超标现象。分析了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过量施肥会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12.
小麦-玉米轮作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25-11526
[目的]为确定河北省地下水硝态氮污染情况。[方法]选择山前平原的小麦-玉米轮作区为主要调查区域,采集120个地下水样,测定其硝态氮含量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及污染原因。[结果]120个样点地下水均检测到硝态氮,平均硝态氮含量为4.03mg/L。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较好,无大面积污染。地下水埋深及施氮量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各样点间硝态氮含量变异很大,含量最高的样点在新乐县(23.94mg/L),含量最低的样点在辛集市(0.09mg/L)。新乐县有部分样点硝态氮污染明显,正定、栾城两县都有一定浓度的硝态氮积累,这表明农田面源污染对地下水质有较大威胁。[结论]该研究为河北平原地区的饮水安全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借助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的思想方法,选取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包含9项指标的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市总体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程度整体保持增大趋势,且增速越来越快,各县(区、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在2010年之后表现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5个市辖区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高于长沙市总体水平,而其余的4个县(区、市)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低于长沙市总体水平,长沙市各区县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及增幅与距芙蓉区的距离反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量化统计方法对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现阶段人类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排放与植被碳吸收量进行比较,探讨各区碳吸收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雨花区的碳排放最大,占全市的24.77%;而芙蓉区和天心区碳吸收率最小,分别只有1.87%和12.08%。相对而言,望城区和岳麓区的碳平衡保持最好。全市碳吸收率仅为48.16%。若要达到市区整体的碳收支平衡,还需增加84297.32 hm2林地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按长沙市经济发展规划,2020年要维持目前48.16%的碳吸收率,在绿地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要增加更多绿地面积,全市绿地覆盖率需达到94.99%以上。这就需要对植被结构进行优化,并降低能耗,增加绿化率至60%,并在市外预留134099.02 hm2林地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蔬菜高产区化肥施用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蔬菜高产区中的7个县区进行了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监测,并研究了过量施肥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07年河北省蔬菜高产区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值在5.18~7.54mg/L之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标准(〈10mg/L),但呈上升趋势。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差异明显,总体趋势是随着水体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地下水硝态氮污染主要集中在≤30m的水体层。从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来看,两者呈正相关,即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随土壤硝态氮的上升而上升,表明蔬菜高产区过量施肥会对土壤中的硝态氮经过雨水或灌溉水向下淋洗,个别地区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相似文献   

16.
延边蔬菜种植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离子色谱法测得42处延边集中蔬菜种植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平均含量为14.40 mg/L,已经超过MAC,最高值为87.08 mg/L,远超过我国Ⅴ类水质量标准.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20mg/L)的样点有8个,超标率为19.05%;超过MAC(10 mg/L)的样点有18个,超标率为42.68%,超过国家Ⅴ类水标准的有5个,占总采样点的11.90%.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郊区主要周边蔬菜产区为研究地点,通过分析蔬菜鲜样、菜田土壤2 m垂直分层土样、浅层地下水的水样,研究蔬菜及菜田生态系统氮肥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按我国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标准,在选点采样中1.5~3 m深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菜田土层土质疏松与浇水次数较多的菜田硝酸盐向下淋洗现象明显,温室较露地2 m深土层硝态氮与铵态氮分布浓度高,菜田2 m深土层中常有硝态氮与铵态氮的聚集峰,不同深度地下水的菜田韭菜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三江源高寒湖泊扎陵湖为研究对象,在扎陵湖湖泊设置3个采样点,分别对扎陵湖水体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并采用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的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扎陵湖水体中总氮含量为0.58 mg/L,总磷含量为0.018 mg/L,氨氮含量为0.115 mg/L,硝酸盐氮含量为0.150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001 3 mg/L,TOC含量为0.382 mg/L。总氮和总磷的相关系数R2=0.313 9,说明总氮总磷的相关性较差,总氮、总磷含量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类水质标准,氨氮含量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9.
选择典型规模化猪场,对猪场水井水质进行动态分析和监测.结果显示,猪场5个水井水体pH值、总氮浓度和粪大肠菌群数量分别为7.72~7.79、1.73~2.87 mg/L、3.663×105~5.257×105个/L,5个水井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较为严重.两个典型水井的水质分析显示,硝酸盐氮和悬浮物均符合地下水Ⅰ类水标准,亚硝酸盐氮含量均符合地下水Ⅲ类水标准.井水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3.06~3.42 mg/L和0.12~0.21 mg/L.井水CODCr和BOD5测定值变化表明井水含有一定浓度的有机污染物.氨氮和粪大肠菌群均处于严重超标状态.总体上,猪场地下水水质状况堪忧,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粪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宁夏地区不同作物种植体系下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对宁夏地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种植体系下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果园>温室菜>葡萄地>林地>小麦玉米>水稻>盐碱地,地下水中硝态氮的总体平均含量都低于20mg/L,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果园所对应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最大,平均为7.94mg/L,盐碱地所对应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最小,平均为0.74 mg/L.综上,宁夏地区地下水情况比较乐观,但个别地区已接近污染警戒,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情形将趋向恶化.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随埋深的变化,有可能受土壤地质层或地下水补给途径的影响,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这也可能与样点的选取和样点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