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不同比重的硫酸溶液,对苦豆子、乌拉尔甘草、草决明、黄芪4份种子进行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比重越大,种子硬实率、发芽率、活力越高,虫蚀率越低。苦豆子、乌拉尔甘草和草决明种子的硬实率与比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45、0.982。比重大于1.262g/ml的苦豆子种子批的硬实率为95.2%,低于1.241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达到87.7%,比重大于1.296g/ml的甘草种子硬实率为97.8%,低于1.296g/ml的种子批其非硬实率大于61.6%;液体比重法可在苦豆子和甘草种子上较好地分离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由于硫酸溶液液体比重法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草决明种子的硬实,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他适合的液体比重法。黄芪种子的比重与硬实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866,不适宜采用液体比重法分选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  相似文献   

2.
种衣剂包衣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种子包衣产生药害显著降低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适宜剂量的种子包衣对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可使紫苏生育期提前,单株生物产量提高,显著增强植株对田间病虫害的抗性,但对苏籽产量、苏籽出油率和叶挥发油产量影响不明显。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100包衣紫苏种子,可显著提高紫苏生物产量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波处理番茄和辣椒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研究其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30 min时,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1%和51%,比对照分别高出14%和15%;种子的平均根长为12.3 cm,比对照长1,9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627.3,比对照高253.9.超声处理20 min时,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45%和88%,比对照分别高出18%和10%;种子的平均根长为5.9 cm,比对照长0.5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519.2,比对照高98.0.二种蔬菜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均能促进种子萌发,番茄种子活力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4.
陆长民 《种子》2012,31(5):98-100
利用介电分选原理处理棉花陈种子,结果表明,不同分选电压、不同滚筒转速的介电分选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田间出苗率均有显著影响,介电分选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有利于培育壮苗,以7000V电压、25r/min转速为最佳处理.此种子处理方式可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特别是对陈种子的再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16种桤木属植物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桤木属植物不同种源和家系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情况,笔者对16种桤木属植物以及江南桤木10个家系的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以及苗期生长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桤木属植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差异较大,种子千粒重平均值为0.90 g,多数集中在0.5~1.5 g的范围内;桤木属植物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9.69%、5.4%,家系的平均发芽率及发芽势分别为20.40%、18.92%;桤木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相关性不显著。16种桤木中欧洲桤木的高、地径生长最大,分别达到32.12、7.03 mm,具有明显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6.
蹇黎  杨婧  秦小军  白惠如 《种子》2019,(1):93-95
为了解紫苏生长生理机制,采用不同温度和浸种时长处理紫苏种子,以探究贵州紫苏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紫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和30℃,发芽率均高达90%以上;25℃萌发条件下,低温处理紫苏种子24h、48h和72h的发芽率分别为90%、93%、90%;紫苏种子最适浸种时长为48h,发芽率最高为97%。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玛卡种子检验指标的研究,为玛卡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根据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3543.7-1995)的要求和方法,测定玛卡种子的净度、发芽率、千粒重、含水量。结果:玛卡种子净度为93.53%;玛卡种子消毒处理方法以75%乙醇溶液处理2 min为佳,适宜发芽温度为25℃,沙土为最佳发芽床,种子发芽率可达100%;千粒重为0.527 4 g;含水量为7.81%。  相似文献   

8.
刺五加的无菌发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邢朝斌  王明艳  沈海龙  白云  赵星宇 《种子》2005,24(12):30-32
为了克服刺五加种子的深休眠特性,我们切开层积处理和未经层积处理的刺五加种子后,培养在添加了0、0.1、0.2、0.5、1.0、2.0 mg/L BA的MS和1/2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层积处理是刺五加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切去子叶端1/3后,使培养7、14、21 d的发芽率分别由5.0%、42.5%和72.5%提高到34.0%、69.1%和90.1%.BA显著促进了刺五加种子的萌发.10g/L蔗糖处理的发芽率显著高于0和30g/L处理的发芽率.MS和1/2MS培养基的发芽率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曼陀罗种子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曼陀罗种子存在显著的休眠性,本试验对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NaOH处理90min为破除曼陀罗种皮障碍的最佳方法,种子的发芽势达40%,比对照提高36%,发芽率达82.5%,比对照提高74.5%。用10%NaOH处理90min后再用300mg/L的GA3溶液浸泡24h,为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种子的发芽势达74.5%,比对照提高70.5%,发芽率达91%,比对照提高83%。  相似文献   

10.
对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小琴丝竹种子成分含量分别为可溶性蛋白40.694 mg/g、可溶性糖14.670 mmol/g、游离脯氨酸0.292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64.522 U、过氧化物酶(POD)51.389 U/(g.min)、过氧化氢酶(CAT)19.947 mg/g、丙二醛(MDA)0.064μmol/g;(2)小琴丝竹的果实为颖果。带稃片种子细狭长圆形,长1.5~2.2 cm,直径2.0~3.0 mm,紫灰色;去稃片种子为细长椭圆形,长0.9~1.3 cm,直径1.6~2.8 mm,棕褐色;(3)小琴丝竹种子的净度为90.07%、千粒重46.000 g、含水量达16.7%;(4)种子发芽率试验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移或NaCl溶液处理浓度的提高,种子发芽率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稀土钕和牛蒡寡糖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诱导物稀土钕和牛蒡寡糖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稀土钕溶液对黄芩种子萌发都具有促进作用。6mg/L的稀土钕溶液培养的黄芩种子,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58%和93.5%,比对照高25%,且芽苗长势好。牛蒡寡糖溶液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溶液中,1、3g/L牛蒡寡糖溶液对黄芩种子萌发促进作用最强,发芽率达到90%以上,比对照发芽率高23%,芽苗长势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外源苯甲酸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添加苯甲酸对紫苏种子进行培养皿滤纸培养和室内盆栽实验,设置0、1、1.5、2、2.5、3 mmol/L 6个梯度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苯甲酸胁迫对紫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紫苏幼苗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加,紫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总体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紫苏幼苗的根重、胚根长、胚轴长和株鲜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1.5 mmol/L达到最大。外源添加苯甲酸对紫苏种子萌发与苯甲酸浓度有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紫苏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证实了苯甲酸对紫苏的生长存在自毒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条件对紫苏芽苗菜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以及采收时间对紫苏芽苗菜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种子浸种处理18 h发芽率达到73.67%,相对吸水量为62.75%;播种密度为0.6 kg/m2时,紫苏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和生物产率均最高;第15天采收的紫苏芽苗菜的生物产量和苗高分别为3.81 kg/m2和9.27 cm,且品质较好。因此,确定紫苏芽苗菜的最佳栽培条件为浸种18 h,密度播种0.6 kg/m2,最适采收时间为播种后第15天。  相似文献   

14.
磁场处理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20.9mT和42.5mT两个剂量的磁场对紫苏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h、1h、2h、3h、4h、5h。结果表明:20.9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处理3h时发芽率最高,可达89%;在42.5mT磁场强度处理下,不同处理时间内种子发芽率均达到90%以上,远远高于对照,说明42.5 mT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在42.5mT的磁场强度下,3h的磁场处理对株高、根长和须根数的增加都有明显促进作用;POD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3h时相对增幅最大,说明42.5mT的磁场强度处理紫苏种子时,3h为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益母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定益母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的30份益母草种子发芽率、千粒重、水分和净度等指标,应用SPSS16.0软件,对上述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后,应用K类中心聚类分析,制定分级标准.结果:益母草种子质量分为3个等级,一级益母草种子发芽率≥84%,千粒重≥1.15 g,水分≤6.8%,净度≥97%;二级益母草种子发芽率≥8%,千粒重≥0.95 g,水分≤8.3%,净度≥90%;三级益母草种子发芽率≥35%,千粒重≥0.78 g,水分≤8.8%,净度≥82%.结论:此方法制定的质量分级标准科学、可行,可作为益母草种子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摩擦处理、划破种皮处理、热水浸种处理、低温处理和浸泡处理5种物理方法处理武陵假俭草种子,比较了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3.30%、91.33%和68.03,分别比对照高50.71%、98.54%和86.34%;其次为划破种皮处理,该处理的发芽率可达88.67%;60℃热水浸种10min处理的发芽率为80.67%,比对照提高42.97%;-18℃处理50min和浸种处理12h也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效果(p<0.05),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8.67%和75.33%。综上所述,如需小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摩擦处理,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如需大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60℃热水浸种10min,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明日叶种子的变异性及不同化学试剂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以期找到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最佳处理方法。本研究以4℃保存的明日叶种子为材料,进行种子变异性分析评价;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外源GA、SA、KNO_3和H_2O_2对明日叶种子进行不同时间浸种处理,研究其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明日叶种子平均长、宽、厚分别为1.11 cm、0.46 cm、0.10 cm,变异系数均达10%以上,而种子厚度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33.68%;KNO_3、SA、H_2O_2浸种处理均能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高出CK的2.73倍和2.44倍、1.93和1.33倍、2.87倍和3.5倍。GA对明日叶种子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外源KNO_3、SA、H_2O_2对明日叶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表现为H_2O_2KNO_3SA;0.7 mol/L KNO_3溶液浸种12 h或10%H_2O_2溶液浸泡10 min为明日叶种子催芽处理的最佳方法,能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和发芽势。  相似文献   

18.
赤皮青冈种子质量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其内果皮、种皮、硫脲以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赤皮青冈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质量指标,掌握该种子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1)赤皮青冈种子呈现卵状圆柱形,坚果,内果皮光滑,颜色为褐色或亮棕色。整个种子无胚乳结构,去掉种皮后是一个团状胚的结构。种子长(1.82±0.35) cm,种子宽(1.35±0.08) cm,种脐宽(0.76±0.36) cm,壳斗宽(1.61±0.18) cm,壳斗内径(1.60±0.09) cm,壳斗高(0.698±0.102) cm,百粒重为(150.1±40.95) g,鲜种子含水率在40%左右,未经贮藏种子发芽率为44.2%,发芽时间达68天。(2)同时,去掉内果皮和种皮,种子萌发所需时间最短,发芽率达66.5%;4%硫脲液浸泡处理,种子的露白和萌发时间也较短,发芽率为56.5%;200 mg/kg、600 mg/kg浓度的GA3 2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34.0%、45.8%,说明600 mg/kg的浓度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促进黑皮冬瓜种子萌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陆美莲  张渭 《种子科技》2004,22(5):283-284
探讨了超声波对黑皮冬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用超声波水浴对黑皮冬瓜种子进行5 min、15 min、30 min、60 min的处理,然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5 min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速率和发芽整齐度等种子发芽力和活力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3%、54.0%、39.4%、30.8%和81.8%.超声波处理显著地促进了黑皮冬瓜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能有效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的外源物质,为解决防风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等实际问题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20℃黑暗条件下,用青霉素、赤霉素(GA3)、KNO3溶液及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青霉素溶液对防风种子进行24 h发芽预处理.结果: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防风种子的发芽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的青霉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率,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400 mg/L和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均可显著地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对照提高44.53%、7.79%和22.51%;0.3%的KNO3处理可有效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50.59%、10.33%和23.53%.结论: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0.3%的KNO3处理对防风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