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泡桐属于玄参科泡桐属,是我国最速生的优质用材落叶阔叶树种之一。它具有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材质好、用途广的优点。 在河南一带,农桐间作6年生兰考桐;胸径48公分,年生长量为8公分,河南省睢县梁庄11年生兰考桐胸径66,材积2.04立方米,在山东一带农桐间作8年生泡桐树高13.7米,胸径46公分,材积近半立方米,在我国南方4年生白花泡桐胸径35公分,年平均生长量为8.8公分。泡桐适合农桐间作,大力发展泡桐是迅速解决农村四料(木料、肥料、饲料、燃料)来源的捷径。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对泡桐叶、花、花蕾进行了分析,(见表1)。泡桐的叶、  相似文献   

2.
泡桐生长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泡桐生长与土壤水分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中水分状况直接影响泡桐生长速度。在春季到麦收后 ,适时浇水能显著提高泡桐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速度 ,年胸径净增 4~ 7cm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泡桐人工林施肥与灌水的试验研究,探讨不同时期施肥与灌水对泡桐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不同,对泡桐主干生长和胸径生长都有显著性影响,以5月份施肥效果最好,胸径生长和主干生长量最大;施肥与灌水的交叉处理产生的联合效应对胸径和主干生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豫东地区样地调查资料和土样分析结果,以样地中平均木第8年胸径作为指标,探讨土壤质地、土壤养分和土体构型对泡桐生长的影响,找出不同质地泡桐生长的限制因子,影响泡桐生长的关键养分因子、泡桐生长的最佳土体构型,对当地的林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凭祥市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引种的2年生越南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seem)Hermsl]幼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越南白花泡桐最适宜生长的是水肥条件较好的下坡,施用桐麸作为底肥能有效促进越南白花泡桐树高和胸径的生长。越南白花泡桐在广西凭祥市生长良好,种植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价值泡桐为玄参科落叶大乔木,原产我国.生长极为迅速,在适宜的环境下,一般每年胸径可增长3~4厘米,较杉、松等速生树种快一倍以上,在四旁肥沃土地上种植,生长更快,如贺县森工局院内一株十年生泡桐,胸径50厘米;桂林砖瓦厂宿舍旁  相似文献   

7.
泡桐是我国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大力发展泡桐,对于解决近期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材,增加群众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泡桐生长快,五、六年可开始利用,十年左右可成大材,群众形容它是:“头年象棍杆,两年成大伞,三年锯板板,五年可修房,十年作大梁”。据调查测定:一般十年生泡桐胸径生长可达25~40厘米,单株材积0.3~0.5立方米。要是采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泡桐丛枝病对中龄泡桐的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人工修除病枝对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不宜提倡修枝法防治泡桐丛枝病。  相似文献   

9.
掌握泡桐生长规律是科学育苗、培育高杆壮苗的基础。泡桐育苗通过试验,对泡桐苗期生长规律,幼树年生长节律和大树树干解析分析,基本上摸清了我区泡桐生长规律。在苗木生长期6月10日—10月10日每十天观测一次,速生期7月1日—8月30日每天观测一次。泡桐埋根育苗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苗木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苗木生长前,土壤温度在12~18℃之间时,种根剪口处开始愈合,愈合组织膨大,在根的下部形成根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泡桐品种在湖北低山丘陵区的生长适应性及不同造林密度对泡桐幼林生长量的影响,在京山市虎爪山林场对6个不同泡桐品种1 a生苗期生长量及3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泡桐幼林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桐1号表现最为优良,与9501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51.38%,树高生长量提高37.56%;造林密度对泡桐胸径和树高生长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我省从河南引进不少兰考泡桐,殊不知,我省还有自己的乡土泡桐——白花泡桐。我省的白花泡桐,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近3米。较之兰考泡桐,它的优点是:不需抹芽、分枝高、干形好。白花泡桐的假二杈分枝,往往发育一强一弱。较强的分枝,沿主干向上生长,自然接干。因此,白花泡桐比兰考泡桐生长高大,主干可达15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培育泡桐比良干材的最佳途径,选出了影响泡桐胸径生长和主干高生长的主要因素和最佳水平组合,并进行综合平衡分析。  相似文献   

13.
泡桐丛枝病对泡桐立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泡桐丛枝病在我国是一种分布广,为害严重的病害。它是由类菌质体(MLO)引起的病害。由于泡桐发展速度很快,丛枝病有发展的趋势,七十年代初发病率约10—20%,近几年有的地区10年生泡桐发病率达70%以上。丛枝病对泡桐生长影响程度如何,似乎看法不完全一致,不少同志认为丛枝病影响生长比较严重;也有认为有些影响但不严重;还有认为对泡桐生长没有什么影响,因此对丛枝病大可不必过虑。为了弄清丛枝病发病率对泡桐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的影响,对进一步解决丛枝病  相似文献   

14.
泡桐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为了在单位面积上多生产泡桐大苗、壮苗,1980年我们在泡桐育苗过程中应用根外追肥的办法,对促进苗木生长,提高出圃率,取得了显著效果.如大丰县大兴公社阜北八队,根外施肥的苗木平均高2.95米,最大3.2米,平均胸径3.8厘米,最大4.1厘米.根际加根外迫肥的苗木平均高3.55米,平均胸径4.5厘米,最大4.7厘米.具体方法介绍如下:在7月上旬到8月下旬,于泡桐苗木快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较迫切的阶段,采用1%草木灰浸提液、0.5%尿素和1%  相似文献   

15.
毛泡桐种源育种值早期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6个毛泡桐种源为材料,对树高,胸径,干高,直径和材积的育种作了直接和间接预测。结果表明,毛泡桐种源1-2年生时的胸径能够可靠地预测9年生各观测性状的育种值;对1年生胸径育种值作早期选择时,选择强度以0.80较好,此时,胸径,树高,干高,直径及材积的直接或间接相对选择效率分别达到了79.71%,81.83%,56.77%,75.07%和76.20%,年均选择效率分别是398.57%,409.13  相似文献   

16.
在毛竹林中混种白花泡桐,经适量开放空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6 a林龄白花泡桐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达9.7~9.8 m和15.4~16.5 cm,单株材积0.0870~0.1033 m^(3),生长良好,在毛竹林冠层中处于中高层,占据相对稳定的生长空间。混种白花泡桐的竹林与毛竹纯林相比,平均胸径、产笋量、产材量和现存竹材量均有显著提高。毛竹林混种白花泡桐改善了竹林结构,开拓了白花泡桐种植空间,能够提高竹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沛县现有泡桐丰产林474ha,绝大部分营造于1984、1985年,占总面积的60%,现已进入胸径与材积生长速生期。为确定合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结合丰产林标准地调查(建立档案)资料,对胸径与冠幅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求出现胸径相应的  相似文献   

18.
兰考泡桐(Paulowniaelongata)是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上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造林质量,提高林业经营与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展了该区兰考泡桐立地类型划分、立地质量评价及生长模型的研究.通过调查该立地上兰考泡桐的生长情况.应用数量化理论筛选该类土壤影响兰考泡桐生长的主导因子,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应用Richards函数为导向曲线,以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评价指标,导出了地位指数模型.编制了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实现了有林地与无林地的统一评价.根据兰考泡桐在这一地区栽培密度小的特点,建立了平均本胸径和平均本材积的单木生长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泡桐苗干低、质量差、栽后缓苗期长、成材速度慢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圃于1978年对泡桐苗木进行了定时观察,初步掌握苗期生长规律,为育苗、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于1979年进行了泡桐高干壮苗培育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年获得埋根苗亩产800株,平均苗高3.71米,最高株达5米,平均胸径3.85厘米;平茬亩亩产700株,平均苗高5.81米,最高达7.5米。一、泡桐苗期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我县一九七○年以来,发展泡桐生产,长势喜人,据今年五月二十九日调查,城关林管站八株四年生泡桐,平均胸径达19.3公分,最小胸径14公分,最大胸径24公分,树高15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