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皱竹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临安引种的皱竹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皱竹出笋时间约始于5月12日,历时32d左右。退笋主要集中在初期和末期,其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皱竹高生长遵循"慢-快-慢"的规律,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内出现2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2.
金佛山方竹垂直分布及低海拔异地引种后笋产量和品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文章实地调查了大娄山山脉金佛山方竹的垂直分布,并探索其在低海拔异地发展的可能性。2008年至2020年,以单竹丛为单位,对栽种在海拔2 000、1 356、1 352、1 130、1 080、720和658 m的金佛山方竹出笋情况进行逐年观测,比较其笋产量及笋营养元素含量与原生地的差异。结果表明:1)大娄山脉金佛山方竹天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娄山山脉海拔1 600~2 200 m,上线海拔2 227 m (柏芷山),下线海拔1 400 m左右,每年自然繁衍海拔下延1~3 m,个别植株通过山体滑坡及沟谷流水瀑布等外力带至海拔1 350 m或1 150 m处,并小面积蔓延;2)在海拔1 356~658 m的原生地低海拔区及异地引种金佛山方竹,除海拔658 m处的笋产量和氨基酸含量低于原生林外,其他引种地的笋产量和笋品质指标均与原生林差异不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可以在海拔658 m以上沟谷背阴地的疏林下发展金佛山方竹。  相似文献   

3.
2007-2009年对合江方竹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合江方竹在丽水引种获得成功,适宜在丽水市海拔300~700 m、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空气湿度高的地方种植;合江方竹出笋期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合江方竹笋营养丰富,与丽水本地剌方竹笋相比笋味更鲜美,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09.04 mg/100g·FW,干笋氨基酸总量达11.179 7g/100g;种植密度3 000株hm2,种植当年就可出笋,母竹出笋率52.3%,平均每株母竹出笋3.4支,种植第3年可郁闭成林,鲜笋产量可达3 750~7 500 kg/hm2,施肥可提高鲜笋产量.  相似文献   

4.
金佛山方竹出笋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立地条件与林分结构设置固定样地逐日观测了金佛山方竹的出笋规律,出笋始于9月上中旬,结束于10月中旬,日最大发笋量为1.30枚/m^2,年发笋株数变动在3.50-17.0枚/m^2,发笋规律受出笋竹径级,立竹度的影响明显,海拔高度对出笋规律的主导作用明显。为金佛山方竹的年度经营措施制订和采笋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撑绿竹出笋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富县引种的撑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撑绿竹出笋期在5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退笋多出现在末期;高生长的logistic曲线模型为:H=867.168/(1 e4.793-0.735);昼夜总生长量达7.09cm,夜间生长量几乎是白天生长量的1.76倍.  相似文献   

6.
金佛山方竹适生土壤特性及其形态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实地调查了原生地金佛山方竹的形态多样性及其适宜生长地区的土壤特性。结果表明:1)金佛山方竹适应的土壤范围较广,可适应大娄山区pH值4.0~8.0的各类型土壤;2)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表明其天然林是天然杂交群体;3)金佛山方竹特殊的叶形、秆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笋箨及鲜笋颜色,为选育观赏型竹种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可为扩大金佛山方竹种植面积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 utilis (Keng)Keng f.)为禾本科竹亚科寒竹属植物,因标本最早采集于南川市金佛山,故定名为金佛山方竹.该竹以笋用为主,因其生于高山丛林,品质纯净,加之形态方正、肉厚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竹笋之冠",又是中秋前后出笋,形成竹笋上市季节反差,故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钾配施能够促进金佛山方竹的生长,对保留林分和一年生竹胸径、高度和重量都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金佛山方竹的出笋量。不同氮磷钾配方对金佛山方竹质量、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增产最大的是处理9(N3P3K2),为对照的13.04倍,最低的是处理4(N2P1K2),为对照的4.05倍。密度为3500株/667m2的金佛山方竹林中,以处理9(N3P3K2)为佳。  相似文献   

9.
竹是贵阳市的市树,将贵州省的特色资源金佛山方竹推广应用于黔中竹海森林公园,对体现贵阳市市树竹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黔中竹海森林公园中选择不同类型的林地(火烧迹地、落叶阔叶林下、常绿针叶林下及林间空地)进行金佛山方竹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金佛山方竹造林宜选择2年生实生苗,适宜的乔木林郁闭度为0.3~0.5,栽植后前6年,每年抚育2次,第7年以后可以采笋,笋产量约167~261 kg/667 m2。研究表明,金佛山方竹在黔中竹海森林公园适合的林地中能够生长良好,既能造景又能发展林下采笋经济,值得进一步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但是相对于未施肥,其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2.3~2.5万株·hm-2,复合肥使施用量1~1.5 t·hm-2(0.1~0.15 kg·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增大发笋地径,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相似文献   

11.
对料慈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竹笋出土时间持续45天左右,以7月下旬至8月初为出笋高峰;竹笋—幼竹高生长时期为100天左右,遵循"慢—快—慢"的规律,且高生长的昼夜节律明显;地径生长期为32天左右。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省澜沧县境内分布的云南方竹出笋成竹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方竹出笋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约40 d;初期笋的成竹率最高(达91.67%),末期笋的成竹率最低;新竹秆高、胸径分别集中在3.51~5.00 m和1.51~2.50 cm;末期笋退笋较多,退笋高度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下;引起云南方竹退笋的主要原因是养分供给不足,其退笋数占退笋总数的73.33%;云南方竹的高生长持续70 d左右,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方竹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甜龙竹发笋和退笋规律及秆高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对甜龙竹秆基芽目发育规律、芽目发笋顺序、发笋规律、秆高生长、秆龄识别、退笋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甜龙竹发笋历期较长,约120 d,发笋盛期主要集中于7月下旬到8月中旬。初期所发笋笋体较大,退笋少,成竹率高;盛期竹发笋笋体粗状,退笋增多,末期所发笋笋体较小,且退笋多、成竹率降低。甜龙竹Ⅰ、Ⅱ年生秆的发笋量较大,Ⅲ年生秆基本不发笋,Ⅳ年生秆不发笋。  相似文献   

14.
黄纹竹出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扬州大禹风景竹园的黄纹竹出笋、退笋以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纹竹发笋期在3月下旬至6月下旬,4月13日至5月10日发笋数最多;退笋多出现在末期;高生长模型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和Doseresp曲线模型;生长盛期时,昼夜24h平均生长量达22.38cm,白天生长量是夜间生长量的1.29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早园竹高生长规律及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北京地区生长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opinqua)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早园竹的高度生长及竹林出笋规律。结果表明:竹笋的出笋时间不同,其成竹率也不同。出笋早的竹笋的成竹率较高;出笋越晚,竹笋的成竹率越低。据此可将早园竹的出笋期分为3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的时间大致相等,约为6-7d。前期笋的高生长期长、后期笋的高生长期短,它们高生长期的结束时间基本一致。早园竹的高生长遵循“慢一快一慢”规律,竹笋破土后14d和36d左右是高生长期的2个转折点,由此可将早园竹的高生长分为始期、盛期、末期3个阶段。早园竹的日最大高度生长量为51~75cm,占成竹平均高度的6.96%~9.04%。同时对早园竹出笋长竹期的养护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寿竹出笋和幼竹高生长阶段的调查,研究了寿竹笋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寿竹出笋从5月初开始,出笋盛期为5月8日到5月21日,盛期出笋数量占84.7%,出笋全部持续时间约30天。寿竹的高生长持续60天左右,高生长符合Logistic模型。引起寿竹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虫害,占退笋的比例74.7%,造成退笋的主要害虫是竹笋泉蝇。该地区寿竹整个出笋期平均成竹率仅为11.7%。  相似文献   

17.
对太行山南麓博爱县的珍稀竹种对花竹的出笋成竹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花竹发笋从5月中下旬开始,笋期为1个月,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生长呈由慢到快至峰值后再变慢直到停止的规律;对花竹高生长期间,24 h峰值高生长量达60 cm,75天前后分布在沟槽内的黑色斑点或线条全部形成.研究结果为对花竹的合理管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上旬至2009年7月下旬,对非洲引进的3个桃花心木种源的幼树进行每周1次的观测.结果显示:种源间抗寒能力、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以及速生期都存在明显差异.种源3-1324与4-1325在苗期表现出一定的抗寒性,种源1-1320苗期对低温敏感.总体上,非洲桃花心木幼树1年抽梢4~7次,1~2月为树高生长休眠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屏边空竹的发笋、退笋和幼竹生长规律。[方法]定点观测了30丛屏边空竹周年的出笋、退笋、秆高及地径生长数据,运用SPSS软件分析评价了不同季节出笋及幼竹生长规律。[结果](1)屏边空竹笋期历时9个月左右(从9月至次年5月),根据出笋量的差异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春季最多而夏季最少;其中5丛(16. 67%)每季出笋,具有四季发笋的习性。(2)退笋率随着笋期逐渐增加,在出笋末期达到最高,为87. 76%。(3)笋-幼竹高生长约130 d完成,平均秆高达6. 36 m;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生长曲线可用三次曲线方程描述:H=0. 806-0. 029t+0. 001t2-5. 894×10-6t3,R2=0. 980。(4)地径的生长历时16 d左右,平均地径为18. 50 mm,也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结论]屏边空竹发笋期长约9个月,具有四季发笋的习性,但各季节出笋量差异显著;秆高和地径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黄条金刚竹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3个方面对黄条金刚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的出笋历期31d左右,在出笋后第8~9d进入出笋高峰期,约占出笋总数的76.8%;退笋期主要集中在初期和末期;在前期-盛期-末期出笋所长成的竹子,其胸径和竹高均呈下降趋势;幼竹高生长呈“S”形曲线,整个过程表现出“慢-快-慢”的特点,Logistic回归方程能较好的模拟黄条金刚竹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