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地整理项目风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中的风险分析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出现认识上的误区,针对土地整理项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及时提出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风险分析的问题。从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入手,详细分析了土地整理项目风险的类别及其成因,针对目前我国土地整理项目风险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理风险规避的各种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光辉  刘友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86-9588
首先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土地整理各类工程对景观生态产生了干扰、演替等生态效应,形成了各种生态胁迫因子。将当前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归纳为4个大类,即土地平整、植被破坏、沟渠路建设与零星地的归并以及作物种植与客土填充,从而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揭示和描述了土地整理绝大部分可能的风险源和胁迫因子以及这些风险源和胁迫因子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2R模型,建立了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贵州省10个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方案的相对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EA方法是一种评价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相对效率的有效手段,针对贵州省这10个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存在的总体效率值不太高且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土地整理工程投资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确定工程投资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投资分析评价建立投资风险评估AHP-ANN模型,并对此进行了可行性论证,为全面评估土地整理工程投资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定量风险评价在成品油管道站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价指标和模型,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分析讨论了定量风险评价在成品油管道站场应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危害识别、失效概率估算、后果模拟及风险可接受指标.在某成品油管道站场进行定量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油气管道站场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诸多局限性,有待于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风险评估法,识别农民土地入股风险因素,评估了风险损失程度、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因素权重。通过构建有效的农民土地入股风险防范机制,为土地入股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降低了土地入股风险,确保了新批土地合作社低风险运营;杜绝了高风险项目审批,将潜在的中风险项目化解为低风险;保障并逐步提升了入股农民收益,进一步推广农民土地入股,提升农民土地入股比例;确保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风险评估法,识别农民土地入股风险因素,评估了风险损失程度、风险发生概率与风险因素权重。通过构建有效的农民土地入股风险防范机制,为土地入股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降低了土地入股风险,确保了新批土地合作社低风险运营;杜绝了高风险项目审批,将潜在的中风险项目化解为低风险;保障并逐步提升了入股农民收益,进一步推广农民土地入股,提升农民土地入股比例;确保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统计法、内容分析法分析近年来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的文献特点和发展概况,发现土地整治生态风险文献数逐年递增;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研究时风险源一般为整治的四大工程类型,生境一般为土地利用类型,生态受体一般为生物多样性、土壤、水环境质量等;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时常见理论有可持续性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基本方法有物元分析模型和RRM模型等,常见规避措施有工程、技术、生物措施等。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仍需加强生态风险评价多方法多技术、自然和人为风险源对生境与生态受体的叠加影响、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生态风险与土地资源调查、发展规划、空间管控等结合的研究,从而在管控分区、整治模式等方面从源头上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北兴农场土地整理项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资源条件评价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摸清土地整理项目区的资源状况,才能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区进行科学的规划,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通过项目实施,在资源条件评价的基础上,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效益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庆阳市华池县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年)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实地勘测,运用相对风险模型,对华池县土地整治规划的生态风险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为地形破碎、生态脆弱的丘陵沟壑区(元城、五蛟和城壕),较高风险区主要在北部丘陵沟壑区,中风险区为西南部残塬沟壑区以及子午岭丘陵沟壑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子午岭边缘地带;所划分的4个风险小区的6类生境中,采矿用地风险值最高,其次为农村居民点用地和耕地;就生态受体而言,土壤的相对风险值最高,水环境次之,且地形越复杂则表现得越明显。从中期评估角度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以期对华池县土地整治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92-6894
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的相对有效性,建立基于DEA的方案评价模型。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将DEA方法引入方案评价模型,是解决土地整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有效方法,是方法体系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12.
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新疆沙湾县为例,通过构建新增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防护林比重提高率和田块大小提高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信息系统,提高土地整理工作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质量、效率和辅助日常管理服务.[结果]基于GIS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利用多因素综合法完成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的综合评价.[结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随着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工作的深入,应不断完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模式与方法,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在南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方丘陵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经济社会基础薄弱,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不协调,土地整理势在珏行且任务艰巨。广西武鸣县双桥镇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为同类地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规划的编制、技术队伍的培养、政策法规的制定和项目实施效益的评价体系的形成等,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物元模型在整理期区域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评价方法中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参考农用地整理可持续评价体系和目标的特点,建设性地引入物元评价方法。实例证明,该方法与其他决策方法相比,评价结果准确、一致,且评价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结果更科学、更可靠。  相似文献   

15.
李敏  於忠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11-13114
基于长丰县土地整治规划实践,充分考虑土地整理的现实性和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分析制图规程,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效用,利用统筹的方法,将相同要素进行整合评价,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编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土地整治潜力规划图有待改进,其图例可以再整合,整合后的图例在潜力规划图中应用起来更方便,很好地解决了土地整治规划图件的读图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分析评价是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土地综合整治预期收益的体现,对于评价土地整治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效益、景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3个方面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该研究将对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效益有借鉴意义,评价结果可为定陶县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宽  赵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58-10159,10246
以濮阳县柳屯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应用MapInfo来辅助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述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的制作,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现状及MapInfo支持下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结果表明,将MapInfo应用于土地整理,突破了传统的方法,为高质、高效地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不同地区进行规划设计所受到的限制因素不同.分析不同区域环境的地域条件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影响,能够使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更具操作性.文中阐述了西南丘陵山区开展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特点,对其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根据贵州省黎平县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内容,分析了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悉廉  齐小燕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65-267,272
在对后效影响因素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土地整理项目后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进行指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行多因素指标评价,并结合成功度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对土地整理项目后效展开评价,并以安徽省寿县安丰塘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后效评价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