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蓝靛果主栽品种蓓蕾进行授粉试验,结果表明:蓝靛果自花不结实或结实率极低,2种混合花粉授粉较单一花粉授粉可提高被授粉品种的坐果率20.4%,3种混合花粉授粉较单一花粉授粉可提高被授粉品种的坐果率34.8%,因此蓝靛果生产实践中,必须合理配置授粉树,最好栽植3个以上品种。  相似文献   

2.
(四)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 苹果品种大都有自花结实率不稳定或自花结实率低的特点。因此,建园时必须配置授粉树。 要求授粉树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花期一致,亲和力高。同时要求能产生大量花粉,花粉生命力高。授粉树品种的选择,最好都是经济价值高的主栽品种,即主栽品种互为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搭配如下: 主栽品种 授粉品种 元帅系 金冠系、富士系 等 金冠系 元帅系、富士系等 红富土系 金冠系、元帅系 等 新乔纳金 金冠系、元帅系 等 授粉树的配置方式: 等量式:当授粉树与主栽品种是经济价值相同的两个主栽品  相似文献   

3.
在油橄榄五大品种中,自花结实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对产量的提高影响极大。如欲提高产量,就必须选择最佳品种,改善授粉条件,以克服这种不良现象,才能达到增产目的。但,在套袋隔离和人工控制授粉的条件下,各品种对最佳授粉品种的选择又有所不同,其影响程度亦各异。根据试验要求,所有授粉试验组合均安排在同一品种的同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渭北地区栽培核桃需掌握的技术要点,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如下。一、苗木选择。首先要选好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品种的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配置上以4:1为宜,并且要求授粉品种的雄花盛期与主栽品种的雌花盛期一致。  相似文献   

5.
选配油橄榄授粉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是异花授粉植物,据报导(Moret ini,1972)油橄榄有少数品种可自交结实,多数品种是自交不实或结实率很低.即使有良好的自交结实能力的佛奥(Frantoio)品种,在异花授粉条件下,能够增加结实率32%(Debetod i,1968).因此,配置授粉树是油橄榄稳产丰产的重要条件. 油橄榄虽然是异花授粉植物,但也不是任意混栽一些品种就能获得优良的授粉效果,要有适宜的授粉品种才能结实丰富.如意大利的栽培品种马拉约罗(Mraillolo)  相似文献   

6.
<正> 油橄榄丰产栽培中间试验(陕西片) 1981年在城固县进行。建园初期,为选配中试园的主栽和授粉品种,用双列交配法测定了当地主要栽种的六个油橄榄品种(包括无性系,以下同) 间的授粉可配性。根据测交结果和以往的栽培经验,从优良和最优受粉组合中分别选择佛奥作为主栽品种,城固32、城固22为授粉品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OIea europaeaI)主要属异花授粉植物,多数品种均有自花不孕现象。因此,对一般引进的品种或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建园之前均需要通过授粉试验,来确定其结实率高的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然后按照最适授粉组合进行配置建园,才有可能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8.
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栽品种的最适授粉配置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陇南的莱星、皮削利、城固32、九峰6号、鄂植8号5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的最适授粉配置选择进行了系列性的研究。经观测此5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的花期基本一致,均有1天或1天以上的盛花可配期,能保证品种间充分授粉的需要。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人工异花授粉的油橄榄植株坐果率为高。在此两项观测试验的前提下,对主栽的5个油橄榄品种所进行的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皮削利和九峰6号、莱星和鄂植8号2个组合,正反交的植株坐果率均高,可互为授粉品种;莱星宜作皮削利的授粉品种,而皮削利不宜作为莱星的授粉品种;莱星和九峰6号、城固32和皮削利这2个组合,品种间的花粉亲和力低,不适宜互作授粉配置。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辽宁省6个栗树主栽品种(系)间的授粉亲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栗树品种(系)自花授粉结实率较低,不到10%,而异花授粉结实率较高,但是不同杂交组合差异显著.提出了栗树品种(系)配置的最佳组合,为果树高效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标 《云南林业》2002,23(2):14-14
梨树为异花授粉树种,如自花授粉则结实率低,品质差。在梨园中有足够的授粉树种时,靠蝴蝶、蜜蜂等昆虫进行自然授粉,也能确保梨的品质和产量。但在花期若遇低温、多雨或大风天气不能自然传粉时,会造成梨树授粉困难,影响当年的产量和品质,须进行人工授粉来弥补不足。现将梨树授粉的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授粉树种的配置方式配置授粉树种时,应当根据各品种的特点和授粉条件及生产要求来确定搭配比例和栽植方式。选择单一的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可按1∶3的比例配置;选择多个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配置的可将授粉品种、主栽品种、授粉品种按1∶4…  相似文献   

11.
通过5个仁用杏品种、1个美国杏李品种和中仁1号杏自花授粉结实试验,中仁1号杏自花授粉可以结实,结实率低,栽培上必须配置授粉品种才能丰产。供试的授粉品种以超仁、味馨的坐果率高,实际应用中以超仁作授粉品种最适宜。  相似文献   

12.
因不良气候条件,树势太旺开花提前,库尔勒香梨与授粉品种的花期不遇,授粉品种比例偏低等原因,库尔勒香梨自花授粉坐果率仅0.5%~0.7%,通过自花结实很难达到丰产,必须配置授粉品种。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措施,可以克服花期不良气候的影响,弥补果园内授粉品种比例低的缺点,能大大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柯柯牙林管站从2000年开始进行库尔勒香梨人工辅助授粉,库尔勒香梨自然授粉坐果率为18%~34%,而通过人工辅助授粉坐果率为54.1%~71.0%,库尔勒香梨人工辅助授粉比自然授粉坐果率提高36.5个百分点,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燕红、燕丰、燕昌等 10个板栗品种雌花的自花授粉 ,不授粉 ,人工定向授粉试验结果的对比 ,来探讨板栗授粉后结实的情况。结论为 :1 板栗不授粉不结果。 2 套种授粉 ,板栗异花结实率比自花结实率显著提高。 3 自然状况下板栗杂交亲合力增强 ,但果实大小不一 ,良莠不齐。 4 板栗建园必须配置好授粉树 ,并配以人工辅助授粉才能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4.
王谷香 《云南林业》2004,25(6):19-19
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常规的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特别要做好秋季深翻果园,挖沟,施农家肥,以复壮树势,为提高产量打好树体基础。 配置授粉树 板栗是雌雄同株异花,自花授粉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植物,且有些品种雄花先开8-10d,而待雌花开放时雄花已开始衰败,故授粉不良。因此,应用"多头高接换种"方法,选用花期吻合,授粉亲和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作接穗,以补配授粉树。配置比例以3-4行主栽品种配1行授粉树,或每隔15-20m配1株授粉树为宜。 增施硼肥 硼是板栗不可缺少的微  相似文献   

15.
对13个雄先型早实核桃品种进行孤雌生殖结实、套袋自交、自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有孤雌生殖能力、自交结实能力、自然授粉结实能力;自交结实率大于孤雌结实率,小于自然授粉结实率,因此,雄先型早实核桃建园时品种不能单一,应配置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燕红、燕丰、燕昌等10以栗品种雌花的自花授粉,不授粉,人工定向授粉试验结果的对比,来探讨板栗近粉后结实的情况。结论为:1.板栗不授粉不结果。2.套种授粉,板栗异花结实率经自花强实率显著提高。3.自然状况下板栗杂交亲合力增强,但果实大小不一,良莠不齐。4.板栗建园必须配置好授粉树,并配以人工辅助授粉才能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7.
巴旦杏授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英吉沙县巴旦杏4个主要品种纸皮、鹰嘴、双果、麻壳的开花物侯学、授粉生物学研究得出:同一栽培区4个主栽品种的花期是一致的;自花授粉几乎不座果或座果率低,异花授粉亲和性良好;花期的浮尘天气影响其授粉;人工养蜂授粉可使巴旦杏座果率与人工异花授粉座果率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桃栽培能够延后或提前桃的成熟期 ,实现桃果周年供应 ,提高经济效益 5~ 1 0倍。日光温室内空气流动性差 ,昆虫特别少 ,必须经过辅助授粉 ,才能提高座果率。1 辅助授粉技术1 .1 配置授粉树选择一些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授粉亲和力强、花粉量大、成熟早、丰产、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果树授粉不良是造成减产、低产、绝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省许多果树品种的自花结实率为零或较低,必须配备授粉品种才能结实.因此,为保证果树高产、高效益,每一个新育的品种都必须研究其授粉受精规律,提出栽培意见供生产上应用.黑丰黑穗醋栗是我所1996年育成的黑豆新品种,在同树种中发展面积已占70%以上,并有大发展的趋势;现将其授粉试验结果发表如下,共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苹果的部分品种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要经过异品种授粉才能坐果结实。对自花授粉结实的品种进行异品种授粉 ,也可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果品产量。因此 ,搞好苹果人工授粉 ,对确保苹果优质丰产非常重要。我们根据多年生产实践中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总结出苹果人工授粉技术 ,与果树界同行和广大果农共同探索。1 授粉品种的选择不同的授粉品种对果实的品质有不同的影响 ,据试验观察 ,用青香蕉给红富士授粉 ,果实着色较差 ,萼洼形状和青香蕉的非常相似。用秋花皮给红富士授粉 ,果实着色很好 ,但部分果实的萼洼和秋花皮的一样粗糙 ;用元帅系、嘎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