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在黄芪种植上播种季节、株行距常有不同,一般以秋(11月或12月)栽、株行距10 cm×20 cm(株距10 cm,行距20 cm)较多。从本试验应用不同株行距、播期处理种植结果看,株行距三密15 cm×15 cm和一稀15 cm×25 cm的处理收获鲜根茎产量最高;株行距15 cm×20 cm的处理收获一二级成品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显著,它的一二级鲜重占比和效益分别为78%和2.5万元/hm2,比生产常规效益增加1 995元/hm2。4月播期的处理净增鲜根茎量最高,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它的净增产量和效益分别为8 691.3 kg/hm2和5.4万元/hm2。因此,综合分析生产上应用株行距15 cm×20 cm处理,4月播期栽培黄芪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机插秧不同行株距组合对常农粳8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015年在常熟市下甲基地进行试验,设置4种行株距组合处理。结果表明,25 cm×14 cm行株距组合产量最高,各处理表现出移栽密度高则产量较高;产量构成,每穗总粒和实粒各处理间相差不大。25 cm×14 cm和30 cm×12 cm组合纹枯病发生略重。常农粳8号分蘖力较强,穗粒协调,结实性状较好,栽培上采用25 cm×14 cm行株距组合能提高移栽密度和产量。30 cm×12 cm行株距组合株距缩小,稻株交叉重生,纹枯病易相互侵染。因此,常农粳8号在本地区种植,采用25 cm×14 cm行株距组合,能较好地兼顾移栽的密度和行株间通风采光,有利于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供试材料,井关PZ80D-25型高速插秧机为供试插秧机械;试验设定25cm固定行距,株距设置为11cm、12cm、14cm、17cm4个处理水平,试图探索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的适宜株行距。结果表明,不同株行距配置不影响生育期表现;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有效穗数影响显著,11cm、12cm株距处理的有效穗数较14cm、17cm株距处理提高13%以上;株距为11cm、12cm的小株距处理所构建的大群体并未导致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著降低;11cm、12cm株距设计具有更好的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同时表现出更优的实际产量结果。综合来看,25cm×11cm和25cm×12cm是沿江双季稻北缘地区双季早稻毯状秧机插最佳的株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良江苏沿海滩涂地的土壤结构,增加滩涂地经济效益,以甘薯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薯生长性状的差异以及甘薯生长对沿海滩涂盐渍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株距为20、25 cm时,甘薯的生长性状较好,鲜薯产量也较高,其中种植株距为25 cm的处理鲜薯产量比株距15、30 cm处理分别增加13.5%、27.9%;同时,随着甘薯生长期的延长,沿海滩涂的盐渍土壤环境有较大改善,土壤pH值和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提高;其中,种植株距为20 cm的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分别为种植前的63.6%、105.6%;种植株距为25 cm的处理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分别为种植前的52.2%、120.0%;在土壤结构方面,种植株距为25 cm的处理土壤团粒结构增多,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得到改善,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此可知,在盐碱地上种植甘薯不仅可以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显著改善土壤环境,以种植株距为25 cm的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试验采用大田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等行株距种植,设置50 cm、55 cm、60 cm、65 cm和70 cm五个行株距处理,分别对应株距为29.6 cm、26.9 cm、24.7 cm、22.8 cm、21.2 cm。肥水管理按高产田水平进行管理。每处理小区面积30 m2,3次重复,研究在同一密度、等行株距种植条件下,不同行株距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响应。结果表明,玉米在不同行株距种植条件下,其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量变化、叶面积指数变化、百粒重变化趋势一致,干物质积累量、百粒重随着生育期的进展逐渐增加,叶面积指数随着生育期的进展,先增加,然后稳定维持在一段时间,最后减少。产量表现方面,玉米在种植行距60 cm以下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不同,郑单958在行距55 cm时候产量表现好,登海661在行距50 cm时候产量表现好,没有明显规律。在行距60 cm以后随着行距的逐渐增大,不同品种产量表现趋于一致,越来越高,在行距70 cm时候两个品种产量表现均最高。在鲁中地区,保证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一定行距种植范围内,减小玉米株距,行距增大到70 cm时候,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甘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冀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行距(60、70和80 cm)和3种株距(20、25和30 cm),研究不同行株距对甘薯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加宽行距或加大株距均可以提高甘薯的鲜薯产量、单株鲜薯重等指标.60 cm×20 cm,60 cm×25 cm以及70 cm×25 cm这3种行株距配置甘薯的鲜薯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6种行株距配置.当行株距为70 cm×25 cm时,单株鲜薯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8种行株距配置.当行株距为70 cm×30 cm和80 cm×30cm时单株茎叶鲜重极显著高于其他7种配置.[结论]行距×株距互作除了对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8个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1种植模式覆盖间作的配比形式为4︰2,带宽2.5 m。棉花4行,行距50 cm,株距30 cm;油葵2行,行距40 cm,株距25 cm;棉葵间行距30 cm,棉花每亩3 500株,油葵每亩2 000株。2底肥要求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施鸡粪3 00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20 kg。3栽培技术油葵覆盖地膜及早播种,棉花不盖地膜。播种  相似文献   

8.
<正>1种植模式覆盖间作的配比形式为4︰2,带宽2.5 m。棉花4行,行距50 cm,株距30 cm;油葵2行,行距40 cm,株距25 cm;棉葵间行距30 cm,棉花每亩3 500株,油葵每亩2 000株。2底肥要求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施鸡粪3 00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20 kg。3栽培技术油葵覆盖地膜及早播种,棉花不盖地膜。播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水稻生产上常规稻品种机插秧穗数不足的问题,研究了25cm窄行距插秧机配套农艺技术对茎蘖动态、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以期探索常规稻品种适宜的栽插行株距。结果表明,在相同株距栽插条件下,窄行距(25cm)栽插基本上比对照行距(30cm)增产;在相同行距栽插条件下,适当增大株距虽有利于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但穗数不足也不能获得高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窄行距处理ZH-16(即行距25 cm、株距16 cm)的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用高产品种选用适宜郸城县种植的甘薯品种商薯19、济薯25、豫薯7号等。二、机械起垄覆膜深耕细耙,起垄栽培,保持垄土疏松,要求垄形高宽,垄沟深窄。一般春薯垄距75~80 cm,夏薯垄距70~75 cm,起垄时要注意土壤不过湿或过干。在肥力较差、土层厚的沙质土或地势高的地块,以小垄方式为宜,垄高20~25 cm,垄距65~80 cm,株距30 cm,每垄1行;肥力高或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易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