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5,(9):133-134
<正>三氯苯咪唑(triclabendazole)是一种新型苯骈咪唑类衍生物,是目前有效的抗肝片吸虫药,对肝片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驱虫活性,主要用于驱除牛、羊、马等动物各期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等。为了评价三氯苯咪唑片剂对黄牛肝片吸虫驱虫效果,我们于2013年10~11月进行了本项试验。现整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三氯苯咪唑片剂,商品名肝蛭净,每瓶100片,  相似文献   

2.
三氯苯咪唑(Triclabendazole)是一种新的苯骈咪唑类衍生物,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均有驱虫活性,主要用于驱除马、牛、羊等动物各期肝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前后盘吸虫.  相似文献   

3.
羊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掉水腮,是一种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的童虫在肝实质移行,诱发坏死性肝炎和绵羊黑疫,成虫则寄生在肝胆管和胆囊内,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  相似文献   

4.
片形吸虫病系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可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或死亡,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合理选用抗片形吸虫药物是防制本病综合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抗片形吸虫药物近10余年来进展较快,涌现出了一批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药物,特别是既抗成虫又抗童虫,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新药,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抗片形吸虫药物。本试验为验证抗片形吸虫新药溴  相似文献   

5.
化学治疗与化学预防在澳大利亚合成一种新的苯骈咪唑化合物——GGA-89317,10-15毫克/公斤抗1-7日龄肝片形吸虫具有98%的效果,该量对动物无害。同时查明该药对更大龄肝片形吸虫幼虫和成虫的高度驱虫效果。 300毫克/公斤剂量的过氧硼酸钠,对膜壳绦虫(H.freterna)具有治疗效果。根据试管中研究对肝片形吸虫的作用机制,所有抗肝片形吸虫药可分成四类。第一类药物(四氯化碳  相似文献   

6.
三氯苯咪唑     
三氯苯咪唑是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自主研制开发的一种苯丙类驱虫药,在用于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方面优于目前使用的硝氯酚、双醋胺苯氧乙醚、碘醚柳胺、氯氰柳胺等药品。是目前抗肝片吸虫药中唯一对肝片吸虫成虫及童虫都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用药安全范围大,毒副作用小,公共危害较小的药品。  相似文献   

7.
苯二磺酰腋(Clorsulon)以前称为MK—401,口服或注射,对肝片吸虫的成虫和童虫有高效。由于它对牛的胃肠道线虫无效,所以苯二磺酰胺可以和杀线虫药联合应用。依威咪克亭(Ivermectin)对牛的线虫和节肢动物是高效的,但对肝片吸虫没有作用。本研究对联合应用苯二磺酰胺和依威咪克亭进行了安全性和效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4,(12):88-90
选用长效内外驱虫净、多捕达、武四肝蛭清、伊立佳4种药物,按照说明剂量经口服给药对互助县南门峡镇某户12岁绵羊进行了肝片吸虫病驱虫试验。结果表明:给药7 d后,对照组虫卵减少率为29.75%,武四肝蛭清组虫卵减少率最高为85.22%;15 d后,武四肝蛭清组的虫卵减少率可达100.00%。试验表明: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肝片吸虫病的防治,武四肝蛭清对驱除绵羊肝片吸虫高效安全,适宜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片形吸虫寄生于多种动物,对反刍动物危害性尤为严重。药物驱虫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抗片形吸虫药大多只对成虫有效,有的毒性较大。近年来,新引进的“蛭得净”(Acedist),在国内对黄牛、水牛、绵羊、山羊等验证,确认该药具有安全、高效,并对童  相似文献   

10.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三氯本咪唑5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2.9%,驱净率为75%;三氯苯咪唑10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100%,驱净率为100%;硝氯酚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100%,但对童虫的仅为74.3%,而驱净率仅为60%。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开展湖羊肝片吸虫病防治工作,筛选驱除肝片吸虫童虫的最佳药物,现对江苏省化工学院新合成的双醋氨苯氧醚(Coriban)驱虫药驱除湖羊肝片吸虫各期童虫的效果进行了试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新药Albendazole(甲基[5-(丙烷基硫)-1H-苯吲哚-2yl]氨基碳酸盐)(mes-thyl[5-(Propylthio)-1Hbenzinidazol-2yl」Carbanaty),给90头人工感染肝蛭的绵羊作驱虫试验,按体重10,15和20mg/kg的剂量给药,对肝蛭成虫的驱虫率为98,95和100%;而对感染后3周的童虫的效果较差,用20,30,40和50mg/kg的剂量只有24,47,63和76%的驱虫效果。用药量为20mg/kg的羊,投药后48小时介剖在肝管中就没有发现肝蛭,未见药物对羊有毒性。  相似文献   

13.
乌审旗属毛乌素沙漠腹地中的牧区之一,经常暴发肝片吸虫童虫病,引起家畜急性死亡,曾见一只羊最高感染达1700余条。为此作者用国产丙硫苯唑咪对童虫的疗效剂量及驱虫率进行了试验观察。入秋后一位牧民的84只绵羊突然死亡六只,剖检发现每个  相似文献   

14.
六氯苯磺酰替苯胺是苯磺酰替苯胺氯代衍生物的一种,为银灰色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丙酮、乙醇、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中.其商品名为肝虫净.目前用于临床驱杀肝片吸虫药物的种类繁多,但是低剂量可同时驱杀幼虫和成虫的药物并不多见.尤其对1~3周龄的幼虫具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就更为少见.研究证明,六氯苯磺酰替苯胺对绵羊人工感染1周龄肝片吸虫具有100%的杀灭作用.现对其驱杀各周龄虫体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溴酚磷对绵羊肛片吸虫的药效试验蔡登棣,韩步升(内蒙古兽医药品监察所,呼和浩特010010)王思温,韩林建(内蒙古伊盟畜牧研究所)乌力吉(内蒙古畜牧科学院)魏殿举,孔祥辉(内蒙古赤峰兽药厂)属全球广泛流行的肝片吸虫病,由于童虫在牲畜肝脏移行;成虫寄生肝...  相似文献   

16.
应用三氯苯咪唑混悬剂,选择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60头进行了驱虫试验。结果表明:①三氯苯咪唑混悬剂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3.3%、90.0%,对成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1.7%、93.8%,对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分别为83.3%、90.1%;10、15mg/kg剂量对肝片吸虫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及成虫、童虫的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②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mg/kg剂量与同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的驱虫效果无明显差异;③三氯苯咪唑混悬剂3个剂量组试验牛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混悬剂10、15mg/kg剂量驱除牦牛肝片吸虫高效安全,临床使用以10mg/kg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7.
分别应用硝氯粉、肝蛭净两种药物,采取口服投药方式,以不同剂量做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氯粉按5mg/kg体重驱虫,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96.85%;肝蛭净按12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74%。虽二者的驱虫效果差异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硝氯粉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硝氯粉剂量较难控制。建议养畜户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时最好用肝蛭净。  相似文献   

18.
在防制羊肝片吸虫病的工作中,常涉及到虫龄的问题。如药物对多少日龄童虫的作用情况,如何来判其日龄等等,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但关于肝片吸虫童虫大小与日龄的关系,据国内现有资料,还未见有足以借鉴的报导,国外学者Ben Dawes(1962),虽曾对实验感染的大白鼠肝片吸虫的各龄童虫有过测量,但非本动物,不能等同观之。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酰替苯胺卤代衍生物是对肝片吸虫有显著驱杀效果的一类化合物。据国外报道,已商品化的驱杀家畜肝片吸虫的持效药有许多,而五氯柳酰苯胺酚是高效抗肝片吸虫病药物中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家畜中。内蒙化工研究所兽药合成组1976年已合成本药  相似文献   

20.
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是我县危害羊只的主要内寄生虫病、流行广泛、死亡率高、特别是每年七、八、九三个月中童虫暴发造成大批羊只死亡、严重威胁养羊生产的健康发展。77年前对肝片形吸虫童虫的治疗尚无较好药物、我县自77年采用国产拜耳9015(硝氯酚)片剂驱童虫取得一定效果、但投药途径麻烦又困难、而且药效不稳、反应死亡高、造成在人力上浪费和驱虫时间拖长、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