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离心、超滤、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等方法对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细胞壁来源的激发子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以一套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对其诱导水稻叶片植保素、过氧化物酶(POD)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粗激发子提取物(CEF)及DEAE-SepharoseFF层析提取物DSⅡ和DSⅢ菌具有激发子活性。经热、胰蛋白酶和过碘酸钠处理后的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DSⅡ和DSⅢ的活性位点均位于糖基部分。  相似文献   

2.
重组细胞色素P450 BM-3酶的表达条件及初步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重组细胞色素P450 BM-3基因工程菌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确定了较佳的P450BM-3培养和表达条件:接种量1%,装液量100 mL/500 mL,发酵培养基加入0.1 mg·L-1FeCl3,OD578达到1.0左右时升温至42℃诱导,诱导时间为5 h.考察了DEAE-Sepharose FF与Resource Q 2种阴离子介质对分离纯化P450 BM-3的影响.结果表明,Resource Q纯化效果优于DEAE-Sepharose FF,通过AKTA explorer100对Resource Q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0.3 mol·L-1、0.5 mol·L-1的两步NaCl阶跃洗脱,P450 BM-3纯度较高,活性收率为30.1%,纯化倍数为2.12.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遏蓝菜硒蛋白的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辅助酶提法和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从遏蓝菜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出两种硒蛋白组分(PSP-2和PSP-3),运用光谱法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检测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SP-2和PSP-3各含有15种氨基酸,包括6种必需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水平四因素的正交试验,用木瓜蛋白酶酶解,以肽含量为指标确定了宽体金线蛭最佳酶解工艺,即加酶量7 500 U·g-1底物,酶解温度40℃,料液比1∶4(m/V),酶解时间4 h,最初p H 8.5;测定了酶解原液及其经CM Sepharose FF分离纯化后活性较强部分清除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结果显示,宽体金线蛭短肽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尤其经CM Sepharose FF分离纯化后的组分清除ABTS、羟基自由基活性明显强于抗坏血酸,但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较抗坏血酸弱。收集合并经CM Sepharose FF分离后活性强的部分,用Sephadex G-25脱盐,Q-TOF检测,抗氧化活性肽分子量大多为130.96~330.34 u。  相似文献   

5.
叶锈菌侵染的小麦细胞间隙液中激发子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已经证明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小麦细胞间隙液(IWF)中存在具有蛋白质性质的激发子活性物质的基础上,以期通过试验得到激发子的纯品制剂,为进一步研究激发子的组成和结构、激发子受体以及寄主产生过敏性反应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基础条件。【方法】提取叶锈菌小种165侵染的小麦品种洛夫林10细胞间隙液,通过盐析、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分离纯化技术,对IWF中具有激发子活性的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果】分离出能诱导洛夫林10健康叶片PAL、PO活性增高并诱发洛夫林10悬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激发子活性组分。该组分经SDS-PAGE电泳呈现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32 kD。【结论】经硫酸铵分段盐析、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方法,从感染叶锈菌小种165的洛夫林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中分离出具有激发子活性的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6.
以杨树溃疡菌、壳聚糖及植物细胞壁(海带、桔皮和香蕉皮)为原料,采用降解法制备寡聚糖激发子,诱导处理毛白杨愈伤组织,筛选活性较强的寡聚糖激发子及其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的最佳间隔期.结果表明:通过7种寡聚糖激发子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对溃疡病的抗性试验,筛选出诱导活性较强的3种寡聚糖激发子及其适宜的诱导浓度;3种诱导活性较强的激发子中,激发子A1对溃疡病的诱抗效果为54.8%,适宜浓度为20μg·mL-1;激发子B的诱抗效果为34.7%,浓度为25μg·mL-1;激发子C3的诱抗效果为32.3%,适宜浓度为50μg·mL-1;同时筛选出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的最佳间隔期为48h.在一定的浓度或诱导间隔期范围内,激发子的诱导作用随着浓度或诱导间隔期的增加而增强,当诱导效果达到最大时,再增加浓度或间隔期诱导,诱导作用不再增加.  相似文献   

7.
低聚壳聚糖激发子对杨树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壳聚糖(脱乙酰几丁质)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法降解壳聚糖制备低聚壳聚糖激发子,通过诱导处理杨树愈伤组织,研究了低聚壳聚糖激发子对杨树抗病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激发子对PAL、几丁质酶、β-N-乙酰葡萄糖苷酶、SOD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酶在达到各自的峰值时其活性是无菌水(对照)的2.83、3.35、2.78、4.8倍。酶活性的增高表明低聚壳聚糖激发子能够诱导杨树的抗病反应,提高抗病性。病原菌接种试验进一步证实了经激发子诱导处理后杨树愈伤组织抗病性增强,明显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降低感病指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发子的诱导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浓度为10μg.mL-1时诱导效果达到最大,再增加浓度诱导,诱导作用不再增强。  相似文献   

8.
应用响应面法对铁皮石斛叶多糖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对多糖初步纯化。将铁皮石斛叶多糖作用于脂多糖(LPS)诱导的人体单核细胞(THP-1),测定对THP-1细胞活性及活性氧(ROS)形成的影响,以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70.61℃、时间1.96 h、料液比20:1,此时多糖得率可达13.56%,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利用透析袋除去多糖中小分子杂质,经凝胶柱Sephadex G-100初步纯化,获得一种纯化多糖,即命名为DLP。将DLP作用于THP-1,随着浓度增大(0.5~100μg/mL),DLP能剂量依赖性地抵抗LPS诱导的细胞毒;5μg/mL时,THP-1细胞活性基本完全接近对照组。此外,5μg/mL铁皮石斛叶多糖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内ROS产生。因此,采用响应面法提取并经凝胶柱纯化得到的铁皮石斛叶多糖具有良好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3种寡聚糖(溃疡菌菌丝体、壳聚糖、果胶糖)激发子A1、B、C3分别诱导处理毛白杨愈伤组织,并在诱导48h后接种杨树溃疡病菌,测定体内4种病害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白杨愈伤组织经这3种激发子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未经激发子处理而直接接种病菌的愈伤组织),从而证实了这几种激发子能诱导毛白杨愈伤组织对杨树溃疡病产生一定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究了广东省稻瘟病菌优势生理小种之一ZC13(菌株为97-151a)的菌丝细胞胞壁激发子(ceu wall elicitor,CWE)诱导玉米体内几种病害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玉米品种幼苗经激发子处理后,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0)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和未经激发子处理而直接接种病茵的幼苗,从而证实了该激发子能诱导玉米对玉米小斑病(Helminokosporicum turcicum)产生一定抗病性.  相似文献   

11.
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重组福安泰-03功能域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阴离子交换树脂HiTrap DEAE Sepharose FF纯化重组福安泰-03功能域(rFAT-03)的合适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柱层析的最佳操作条件,即在上样缓冲液为0.1mol/L Tris-HCl、洗脱缓冲液为1mol/L NaCl+0.1mol/L Tris-HCl、pH为8.8的条件下,利用HiTrap DEAE SepharoseFF琼脂糖凝胶吸附柱,先用洗脱缓冲液从30%到60%洗脱3个柱床体积,再用洗脱缓冲液从60%到100%洗脱2个柱床体积。在此试验条件下,rFAT-03得率为35.97%,最终纯化的rFAT-03达电泳纯,纯度为99.5%。  相似文献   

12.
以杨树溃疡病病原茵提取物制备的2种激发子对毛白杨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均能被有效诱导,几丁质酶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在诱导处理后4 h出现最高峰,而PAL活性则在48 h出现峰值.2种激发子诱导效果对比,经部分酸解的激发子诱导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王林涛  姚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836-10838
[目的]研究毕赤酵母菌株(Pichia GS115)表达人C型溶菌酶(H-LYZ)的发酵与分离纯化的工艺.[方法]探讨酵母生长规律,研究不同菌体浓度、不同诱导时间对蛋白产量的影响,并且探讨不同pH条件对DEAE-SepharseFF和CM-Sepharose FF层析分离纯化目标蛋白的影响.[结果]毕赤酵母菌株表达H-LYZ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24h用浓度1%甲醇诱导,以后每12 h用浓度1%甲醇诱导,共6次,在此条件下可获得高产量目标蛋白.DEAE-Sepharose FF和CM-Sepharose FF分离纯化目标蛋白的最佳pH分别为6.65和6.50.[结论]该研究可为人C型溶菌酶的工艺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利用PLACE数据库,对大麦β-1,3-葡聚糖酶同功酶基因PGⅢ启动子的可能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并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5′-缺失法获得了不同大小的启动子片段,分别与报告基因gus(β-葡聚糖酸醛苷酶基因)耦联,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胚性愈伤组织。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稻瘟菌来源的激发子可以诱导PGⅢ启动子不同缺失体驱动的gus表达。荧光法结果表明,缺失体P1(-1 107 bp)具有最高的激发子诱导活性,而缺失体P4(-359 bp)驱动的gus表达量迅速降低,缺失体P5的诱导活性最低。这表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107 bp序列是保持启动子最高活性所必需的,而-572--359 bp的序列是保持激发子诱导活性所必需的。GCC框和GTAC序列可能是激发子诱导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相似文献   

15.
从野生荞麦种金荞麦籽粒中提取出芦丁降解酶,具有将芦丁降解为槲皮素的作用.该粗酶液用葡聚糖凝胶柱G-100和DEAE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后,最终酶的比活性由59.2 U/mg提高到671.4 U/mg,纯化倍数和回收率分别为11.3倍和3.5%.所得酶液经SDS-PAGE检测酶分子量大小为60 kDa左右.对酶液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牡蛎糖蛋白的纯化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提取、纯化牡蛎糖蛋白,分离纯化的牡蛎糖蛋白命名为糖蛋白GⅠ,糖蛋白GⅡ。用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别分析纯化糖蛋白GⅠ,糖蛋白GⅡ,结果表明:牡蛎糖蛋白GⅠ中分离出1种糖蛋白组分GⅠ-1;牡蛎糖蛋白GⅡ纯化出4种糖蛋白组分(GⅡ-1,GⅡ-2,GⅡ-3,GⅡ-4),GⅠ-1为未经洗脱的透过峰,该组分可能是糖蛋白凝聚体,由凝胶电泳分析估算得知GⅠ-1,GⅡ-1,GⅡ-2,GⅡ-3的分子量分别为42.5kDa,100.0kDa,55.3kDa,41.4kDa。  相似文献   

17.
以苏云金杆菌HD 73伴胞晶体为活性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分别用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法和等电点纯化法进行纯化,纯化后得到的样品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分离纯化都获得67kDa的毒素蛋白,但是离子交换柱纯化法样品消耗量大,得率低;而等电点沉淀法样品消耗少,得率高。  相似文献   

18.
棉花黄萎病菌激发子对棉花黄萎病的诱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毒力的大丽轮枝菌菌丝胞壁激发子分别直接诱导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棉花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与植物保卫素棉酚的含量经病原菌激发子诱导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就其对病菌毒素的降解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自行制备的3种激发子对杨树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能被有效诱导,POD活性在诱导处理后8~10 h出现最高峰;PPO活性在诱导处理后3.5 h出现最高峰;CAT活性在诱导处理后2 h出现最高峰而SOD活性则在2.5 h出现峰值。第1期周自云等几种激发子对杨树愈伤组织保护酶活性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棉疫病菌 (Phytophthoraboehmeriae)的培养滤液经饱和硫酸铵沉淀后 ,经 30× 10 3 超滤膜进行分子量截留 ,将大于和小于 30× 10 3 的蛋白组分分别处理棉疫病菌的非寄主植物烟草。结果发现 ,两组分均能引起烟草叶片的过敏性坏死反应。提示在棉疫病菌培养液中至少存在两类不同分子量的激发子成分。对大于 30× 10 3 组分中可能存在的激发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经 10 0℃处理 5min后 ,该组分的激发子仍能保持其生物学活性 ;采用蛋白酶K处理可使该组分丧失激发子活性 ;该激发子经 10 0 0倍稀释后处理烟草 ,仍可诱导烟草的过敏性坏死反应 ,并可强烈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的系统抗病性 ;该激发子在棉疫病菌培养液中培养 10d左右可达最大积累量。以上结果表明 ,在棉疫病菌的培养液中至少还存在一种新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30× 10 3 的蛋白质激发子 ,该激发子热稳定 ,其活性基团位于蛋白质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