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珍稀濒危植物是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和人为的破坏而残存于生态边缘的特有和古老的植物种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植物资源之一。我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54种,其中我省有62种,占15.98%。列为一级保护的我省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24种;三级保护的有35种。近年来,我省林业工作者,根据植物的古老性质及特有属种在科研、经济上的重要意义和某些属种在外省虽有一定数量,但在我省已濒危、渐危和稀有等条件,建议列为省二级保护的植物有9种,建议列为省三级保护植物有39种。保护和利用珍稀濒危植物,一是就地保存,即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珍稀濒危植物原产地的生态环境。二是迁地保存,即选择和创造有利于某种珍稀濒危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长青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保护植物的珍稀濒危状况,建立试验示范保护小区。采用样线、样方、文献查阅和标本鉴定的综合方法,调查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和生存状况。得出茅坪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Ⅱ级保护植物7种、Ⅲ级保护植物15种;其中:稀有12种、渐危12种。列为茅坪特有且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共计18种。中国特有属22个占总属数的4.7%,占科总数的8.6%。长青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众多,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急需建立保护小区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3.
九江种质库迁地保护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公布重点保护植物389种的107种,占27.51%,占长江中下游地区保护植物总数142种的75.35%,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5种,Ⅱ级保护植物43种,Ⅲ级保护植物59种;对38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保护性繁殖。10余年来结果表明,华东、华中地区植物区系成份的稀有、濒危植物95%生长正常,15%的物种已开花结实,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迁地保护是成功的。目前,从规模和保护物种数而言,本库业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  相似文献   

4.
贺兰丁香、大叶细裂槭两树种是内蒙古自治区贺兰山特有植物,被定为国家三级、内蒙古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我园从1985年开始对以上二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保护、引种试验研究。经过引种,育苗,现已获得苗木,并初步掌握了贺兰丁香、大叶细裂槭的种子处理方法,播种育苗技术,为迁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北回归线上,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是木兰及一些珍稀植物的原始分布区,植物种类极为丰富。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全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10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二级保护的有华盖木、香木莲等27种,三级保护的有云南七叶树、大叶木莲、大叶木兰等23种;属省级保护的有馨香木兰、壮丽含笑等59种。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植物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迁地保护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介绍了贵州省植物园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阐述了我园珍稀濒危植物生长表现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五鹿山有珍稀濒危植物12科18种,其中木本植物10科14种。该文分析了导致这些植物濒危的原因,提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生态环境、进行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保护与利用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得到日益加强,深入开展当地和相邻地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存,成为每个植物园的重要工作内容。为此,本文结合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状况,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地对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9.
张金泉 《广东园林》2009,31(2):47-50
文章阐明了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意义,初步统计出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的分类群、保护级别与分布特点。在广东省园林绿化中已见应用的省外珍稀濒危植物共有57种,隶属25科44属;已见应用的省内珍稀濒危植物18种,隶属13科15属;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珍稀濒危植物107种(含变种)。隶属49科79属。文章还简要介绍了这些珍稀濒危植物的名称、特性、分布和花果期,最后提出了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3点建议。文章分两期刊出。本期刊出四方面内容:1.珍稀濒危植物的概念;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意义;3.广东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类群与保护级别;4.广东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0.
《湖北林业科技》2017,(3):24-28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4属,单种科、孑遗种占比较大。(2)经优先保护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属于Ⅰ级保护的植物有6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16%;属于Ⅱ级保护的植物有18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47%;属于Ⅲ级保护的植物有11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29%;属于Ⅳ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8%。(3)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在共同研究的23种植物中,保护级别无变化和保护级别降低的植物各有10种,剩余3种植物保护级别上升。(4)此研究结果对了解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检验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成效有重大意义,便于保护区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五指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国植物红皮书》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统计,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共有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162种,隶属于33科92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本文对各类保护植物的生活型、分布特征及地理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种类为热带区系成分,而且在保护区内的热带低地雨林分布最为集中,栖息地易受到人为活动的干扰,需加强管理。同时,对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内这些保护植物的价值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拯救与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在完成第一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后,为适应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迫切需要,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名录和相关的保护措施。本文在回顾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相关概念形成、物种名录确定和拯救保护计划制定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开展云南蓝果树毛枝五针松等的种群调查分析及拯救保护行动实践,基于国内外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拯救保护,既涵盖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等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又涵盖包括种苗繁育、近地保护、回归引种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的种群恢复与重建措施。望本文的归纳总结,能为我国各省区制定并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广东罗浮山珍稀濒危植物多样性及格木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罗浮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多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出罗浮山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23种(有7种相同),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粗齿桫椤为新记录;16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中,吊皮锥、白桂木和沉水樟为新记录。根据IUCN评价标准,罗浮山的金毛狗属易受害类;黑桫椤和华南锥为濒危灭绝类;其余20种为濒临灭绝类。罗浮山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种27种,其中兰科植物18属23种。应用样方法研究了格木群落和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群落中有维管植物31科41属45种,格木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衰退。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应采取就地保护,辅以人工繁殖、抚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杭州环湖绿地为例,对区域内13个块状公园绿地和3条道路绿地开展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实践调查,结果发现:杭州环湖绿地共栽植了32种珍稀濒危植物,隶属27科、31属,其中濒危种1种,渐危种5种,稀有种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和浙江省级重点保护的分别有17种和10种;乔木类珍稀濒危植物有20种,灌木类和草本类均为6种,93.8%的种类生长良好;不同种类的珍稀濒危植物在环湖绿地出现的频度差异明显,大部分种类尚未大面积栽植,利用城市绿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在谨慎评估珍稀濒危植物引入城市绿地可能带来的风险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更多的珍稀濒危植物应用于城市绿化,促进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中药材》 ,西双版纳有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 3 9种 ,报道了其分布、生境、药用价值、迁地保护 ,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腾冲红花油茶是世界著名观赏花木和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花叶可供观赏,果实可以生产被誉为“油王”的腾冲红花油茶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过度采挖、掠夺性利用,腾冲县野生腾冲红花油茶已濒临灭绝,许多优良种质资源正在大量丧失。文中在阐述其自然种群分类及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种质资源调查、原地保护、异地保护等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17.
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异地保存珍稀濒危植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异地保存珍稀濒危植物有2种方法:株群混合栽培与模拟群落栽培。选取了16种珍稀濒危物种,经过10年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群落栽培方法比株群混合栽培方法更适合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珍稀濒危植物异地保存,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最优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异地保存和恢复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成因剖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介绍红豆杉属植物的用途和我国云南红豆杉的天然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从(1)生物因素:繁殖特性障碍,幼苗与幼树期生长特性障碍;(2)环境因素:林分特性障碍,原生环境条件障碍;(3)鸟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导致云南红豆杉处于濒危状态的原因。以此提出了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结合种源收集和资源发展结合利用的云南红豆杉三项有效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源现状,并分析了这些珍稀植物濒危机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因石林县处于喀斯特地貌区域,多种保护植物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采取措施保护珍稀植物物种具有紧迫性和潜在价值.以查阅相关资料、咨询和访问、普遍调查与典型重点调查相结合等调查方法,对石林县境内的珍稀植物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石林县境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其它珍稀植物共24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17种.针对石林县珍稀植物现状,提出编制濒危珍稀植物名录,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珍稀植物栽培基地等珍稀植物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