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皮树果实的数量性状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来自江西赣州和广东乐昌的21株光皮树优树果实的果肉厚度、鲜果千粒质量、种子千粒质量、果肉含油量、种子含油量、鲜果大小和种子大小等7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4.35%~23.08%,其中种子大小、鲜果大小、种子含油量、果肉含油量、种子千粒质量、鲜果千粒质量和果肉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5%、6.78%、14.28%、14.39%、17.89%、19.06%和23.08%.果肉厚度与种子千粒质量、鲜果大小与种子大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大小与鲜果千粒质量、鲜果大小和鲜果千粒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21株光皮树优树果肉中含油量的变异幅度为26.35%~56.88%,种子中含油量的变异幅度为11.77%~19.83%.  相似文献   

2.
植物燃料油原料树种光皮树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对光皮树嫁接繁殖技术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光皮树嫁接繁殖育苗方法。试验分别对光皮树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及留砧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解决了光皮树嫁接繁殖的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树秋季三刀法露芽腹接成活率高达95.7%;光皮树春季三刀法腹接成活率也可达86%,采用三刀法腹接及留砧10cm为春接最佳技术组合;春接宜在2月底至3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光皮树油催化裂解制备生物液体燃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皮树油为原料,采用自制负载型催化剂氧化镧进行催化裂解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催化裂解工艺。结果表明:自制负载型催化剂氧化镧具有很好的催化效果。光皮树油催化裂解生物燃料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500℃,反应催化剂用量1.0%,反应时间8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光皮树油催化裂解液相燃料油产品得率在82.0%以上。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光皮树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光皮树油脂,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条件下光皮树油脂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酯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皮树油脂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光皮树油45.9 g,超声波频率50 Hz,超声波功率180 W,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质量分数1.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0 mi...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采用杏鲍菇菌丝处理光皮树提油后的饼粕,以期使光皮树饼粕微生物资源化。结果表明:以水酶法提取光皮树油的固体残渣为基料,适当添加部分配料,杏鲍菇的菌丝能正常生长,且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结块性强。菌丝满瓶后,粗放管理都可长出子实体。不同配方的光皮树饼粕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生物转化率均在50%以上,单个子实体鲜重均在15 g以上。无论是从菌丝生长还是单个子实体均重和生物转化率角度评估,光皮树饼粕都是栽培杏鲍菇的良好基质。说明利用食用菌转化技术使光皮树饼粕资源化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光皮树结实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皮树作为一种油品质较高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很有发展潜力。为了全面地掌握光皮树的结实生物学特性以利于更好的开发利用,作者对其结实相关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树高、干粗、分枝高、母枝长等因素与光皮树的座果率关系不大(拟合度均小于25%),而母枝粗对其影响较大(拟合度95%),针对其进行合理的养护管理可提高结实率及果实含油品质。  相似文献   

7.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采用土壤本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幼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较弱,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在0~30cm土层,幼林地土壤含水量低于对照地和间伐地,而变幅则高于对照地和间伐地;在较深的根系分布层.情况则相反;幼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相似性趋大,各层次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也变小,对水分的调节和缓冲能力变差;依据土壤水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可将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3个层次.并将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划分为相对稳定期、补偿期和损耗期.  相似文献   

8.
建立稳定可靠的SSR-PCR反应体系、筛选具有多态性SSR引物,是木本油料植物光皮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良种选育的重要基础研究。为给SSR标记技术在光皮树遗传图谱构建、亲缘关系鉴定及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利用"Cf-05"正反向引物,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光皮树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模板DNA、引物、d NTPs、Mg~(2+)、Taq聚合酶浓度及退火温度)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树SSR-PCR总体积为15μL的最佳反应体系为:模板DNA用量37.5 ng,正反向引物浓度均为0.6μmol·L~(-1),d NTPs浓度为0.3 mmol·L~(-1),Mg~(2+)的浓度为1.5 mmol·L~(-1),Taq聚合酶用量为1.5 U,最佳退火温度为50℃。运用优化了的光皮树SSR-PCR反应体系,可从71对引物中筛选获得11对能适用于光皮树的SSR引物。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反应体系可进一步用于光皮树SSR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对光皮树果实大小、鲜干重、含水率、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树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呈现“S”曲线变化,果实含油率最大可达到34.23%。果实发育初期含水率最高,而在果实发育后期主要是干物质的积累,含水率较低。在光皮树果实油中,硬脂酸含量最低,维持在2%左右,油酸亚油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0%以上。整个发育过程,棕榈酸的含量一直降低,导致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也是递减的。  相似文献   

10.
光皮树优良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强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光皮树优良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13个光皮树优良无性系具有较高的LCP(20.7~64.7μmol·m^-2·s^-1)、较低的LSP(349.7~563.9μmol·m^-2·s^-1)和较弱的最大光合作用能力,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弱,对多种光照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光皮树优良无性系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大为G-13〉G-14〉G-3〉G-10〉G-2〉G-8〉G-15〉G-7〉G-9〉G-11〉G-6〉G-4〉G-5,对强光利用能力的大小为G-14〉G-6〉G-10〉G-9〉G-15〉G-4〉G-13〉G-2〉G-11〉G-7〉G-5〉G-8〉G-3:②13个光皮树优良元性系的表观量子效率在5月份的变化范围为0.0194~0.0317,比-般植物的小(0.03~0.05);③影响光皮树不同无性系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为胞间C02浓度(Ci)、光照强度(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白)等。Ci为光皮树无性系净光合速率的第-影响因子,PAR、Tr、Gs的影响在其次,PAR对Pn起主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绿色简讯     
供应光皮树种苗光皮树是珍贵的生物柴油、保健食用油树种,其种子出油率达33%,为国家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项目。现提供光皮树一年生苗350万株,2年生大苗30万株,嫁接苗38万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弄清光皮树生物量变化及营养元素累积特性,给光皮树测土配方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实验室常规检测法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光皮树生长状况以及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分析得出:不同立地条件光皮树不同树体部位生物量变化不同,浏阳试验点光皮树由于修剪造成枝叶生长较慢,生物量变化较小,而道县试验点和龙山试验点由于进入果实始果期或丰产期,不断促发营养枝和结果枝,生物量变化较大;磷元素在光皮树不同部位含量普遍较低,是否存在缺素症,有待进一步研究,氮元素在叶、枝部位含量较高,普遍在0.5%以上,其他部位含量较小,基本维持在0.5%以下,钾元素在叶、果实部位含量较高,超过0.5%,其他部位含量接近或低于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形态特征和播种品质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苦楝自然分布区内8个种源的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形态特征和播种品质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1)苦楝种子大小存在显著的产地差异,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纵径、横径、纵横径比及千粒重差异均达0.01极显著水平。(2)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发芽率均较高,变幅为50%~81%,平均发芽率为65%,变异系数为15%;发芽指数变化幅度为1.531—2.919,变异系数为19.45%;活力指数变幅为0.054~0.330,变异系数达56.64%。(3)综合种子形态指标和播种品质指标可以分析得出福建平潭,陕西杨凌、广西武鸣、安徽歙县等种源种子品质较好,湖北黄冈种源种子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4.
光皮树是一种很适宜在赣南生长的木本油料树种,通过对光皮树的调查阐述其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对不同土壤类型生长的光皮树进行土壤化验和叶片营养成分诊断,总结出光皮树的繁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北部野生光皮树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山区地处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省交汇处,是光皮树分布的中心区。武陵山区北部光皮树资源分布、生境、产量及其果实含油率调查表明:该区域光皮树主要分布在海拨1050米以下的石灰岩、白云岩,紫色砂岩区,依靠鸟类传播繁衍,影响光皮树自然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表光照强度、土壤表层保水能力和肥力;该区域光皮树野生资源丰富,年鲜果总产量330.8 t左右,果实含油率高达35.06%,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绿色简讯     
<正>供应光皮树种苗光皮树是珍贵的生物柴油、保健食用油树种,其种子出油率达33%,为国家再生能源重点发展项目。现提供光皮树一年生苗350万株,2年生大苗30万株,嫁接苗38万株。  相似文献   

17.
光皮树是一种高产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树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备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研究了不同质量配比的硬脂酰乳酸钙和甜菜碱复配乳化剂对光皮树油微胶囊化效率和载油量的影响,确定了喷雾干燥技术制备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硬脂酰乳酸钙/甜菜碱质量比为2/3时复配乳化剂乳化光皮树油形成的乳液不分层,具有较好的乳化稳定性,粒径大小为16.37μm,且喷雾干燥制备的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产品颗粒均匀、细腻、干燥。经扫描电镜观察,以该乳化剂质量比例制备的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颗粒外形较圆整,大小分布较均匀,表面光滑,含水量为4.28%,对光皮树油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其包埋率及载油量分别为91.2%和28.0%,硬脂酰乳酸钙/甜菜碱(质量比为2/3)这一复配组合的乳化剂是制备高包埋率及高载油量微胶囊粉末光皮树油的理想乳化剂。制备的微胶囊可同时补能和补钙,对于提高微胶囊油脂粉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光皮树-香茅草林草间作模式下光皮树与香茅草的生长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光皮树树高、胸径、枝下高及平均冠幅面积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光皮树胸径的变化最大,其最大增幅达到了8%左右;香茅草平均单株生物量比对照增加了0.154 g左右;光皮树各指标的生长量变化与香茅草各指标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的相关。光皮树与香茅草间作能促进光皮树及香茅草的生长,不存在"他感"现象,依存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光皮树无性系幼苗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皮树是一种分布广、果实产量高、含油率高的木本油料植物。本文介绍了光皮树生物学特性和树体结构特征,根据光皮树无性系幼苗的生长特点,将其模式树型总结归纳为自然开心形、主杆疏层形、多主枝丛状开心形,并介绍了相应的修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山东鸡爪绵核桃果实经济性状鉴定与选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鸡爪绵核桃实生选择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36株样品果实的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鸡爪绵核桃坚果质量变幅为9.30~21.05 g,每100 g仁中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31~20.60 g,脂肪含量变幅为56.70~67.33 g,可溶性糖含量变幅为3.04~6.14 g;鸡爪绵核桃果实经济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坚果核仁质量变异系数最大(20.85%),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4.57%)。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函数式计算主成分值,并依据市场消费趋势提出坚果利用类型的主成分组合,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按不同利用类型进行排序,其结果与实际表现型相近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