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找到黄金梨适宜的栽植密度,实现其优质丰产。采用纺锤形整形,在黄棕壤上采取不同株行距(2m×3m、2.5m×4m、3m×4m、4m×5m),研究了黄金梨栽培性状和丰产优质性能,结果表明,株行距2.5m×4m和3m×4m是黄金梨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其管理技术相对简单易行,省工省力,而且能够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天汪1号苹果不同栽植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汪1号是天水市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甘肃省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枝型元帅系苹果新品种,为了探讨该品种适宜生产的合理栽植密度。我们采用了2m×4m、2.5m×4m、3m×4m和4m×4m4种栽植密度处理,对其树体生长结果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认为在天水山地果园栽植密度以2.5m×4m和3m×4m较为适宜,在生产中可广泛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m×2m及1m×2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m×2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m×2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hm。增产18390kg,增产率达18.4%。综合衡量1.5m×2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4.
柿树密植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柿树密植园(株行距为2m×3m或2.0m×2.5m),2009年经实产测定,获得了4年生幼树667m。产1887.6kg的高产记录。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 m×2 m及1 m×2 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 m×2 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 m×2 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 hm2增产18 390 kg,增产率迭18.4%.综合衡量1.5 m×2 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0±0.5)℃冷藏条件下,设裸果、0.03、0.05、0.08m m 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4个处理贮藏带壳扁桃仁,研究对其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的控制。结果表明:适宜厚度的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处理可明显降低呼吸强度,延迟呼吸跃变时期,能很好地保存蛋白质、粗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同时有利于脂肪酸的转化,延长扁桃仁的保质期。其中0.03m m 厚度的效果最为显著,0.05m m 的次之,而厚度为0.08m m 的保藏效果最差,出现了生理伤害。  相似文献   

7.
1995年我们在甘肃武威地区进行了日光温室番茄一大茬栽培技术试验,获得了圆满结果。现以武威市高坝镇碌碡村四组村民潘根仁的日光温室为例,说明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 日光温室结构 该温室是在山东省寿光市一坡一立琴弦式温室的基础上改建的,长7m,跨度7.2m,脊高3.3m;室内前柱高0.8m,中一柱高1.8m,中二柱高2.7m,后柱高  相似文献   

8.
以"黄金"梨为供试树种,采用纺锤形试验树形,以疏散分层形为对照,在黄棕壤上采取3种株行距(2.0m×3.0m、2.5m×4.0m、3.0m×4.0m)和对照(4.0m×5.0m),对比了不同栽植密度对"黄金"梨栽培性状、丰产优质性能和等级评价的影响,以期找到"黄金"梨适宜的栽培密度,为实现其优质丰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株行距2.5m×4.0m和3.0m×4.0m是"黄金"梨生产适宜推广的栽培密度,管理技术相对简单易行、省工省力,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松茸浓缩口服液的品质做了初步的评价,对其感观、相对密度、p H值、卫生学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松茸浓缩口服液呈澄明的黄褐色液体,无浑浊和沉淀,味甘,相对密度(1.10±0.05)g·m L-1,p H值为7.50±0.05,每支装量为10 m L,棕色瓶包装,卫生学检测符合标准,含有多糖(86.7±0.2)mg/100m L、维生素C(0.50±0.04)mg/100m L、黄酮(1.18±0.04)mg/100m L、蛋白质(193.3±0.3)mg/100m L、多酚(0.19±0.02)mg/100m L、三萜(38.3±0.1)mg/100m L,检出了17种氨基酸,其品质良好。本研究为松茸口服液的推广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板栗属乔木树种,树冠大,如果用实生繁殖则需7~8年方能结果,采用嫁接繁殖,在一般的管理下,也需4~5年方能结果。这是由于板栗树萌芽力低、成枝力强的缘故,枝条顶部抽生的新梢生长特别强旺,而且当年不会分枝,幼龄树当年生枝可达1.5m~2m,如果任其生长,三年生树高可达3m~4m以上,由于幼龄树的枝梢多是徒长性的,其顶部难以形成混合芽,来年不能结果,所以板栗开始结果较迟,树冠易高大密闭,遂昌县成龄栗园,树冠普遍高达5~6m,甚至7~8m以上,给生长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何控制树冠扩大、促发分枝和提早结果是板栗生声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矮化密植、速生丰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1.
吉塞拉矮化砧木甜樱桃主干树形呈细长纺锤形,树高2.5~4m,比行距略大,主干高0.5m左右,冠径一般小于1.5m。中干强壮直立,其上均匀轮状着生30~50个水平或下垂的单轴延伸状小主枝。介绍了从栽植到盛果期树的整形修剪技术。适宜露地宽行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2.
马强 《北方果树》2015,(6):43-44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华乡十家子村葡萄园是全县的典型,建于2011年,总面积10 hm2,品种以‘巨峰’为主,带状栽植,株行距0.5 m×1.0 m×6.0m,1.2 m宽的沟里栽双行,株距0.5m.2014年总收入150万元,平均666.7 m2收入1万元.其管理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立乔砧红富士苹果园合理的群体结构,探讨群体结构对光照分布的影响,对临城县赵庄乡南沟村不同栽植密度、树形为改良纺锤形的盛果期乔砧红富士苹果园的群体结构以及树体不同部位的光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株行距2m×3m、3m×4m、3m×5m的郁闭度分别为0.88、0.70和0.58;行间近地面相对光照强度分别为0.94、0.46和0.13;行间地面向上0.5m处相对光照强度随株行距加大而加大,其值分别为0.12、0.40、0.95;行间地面向上1.0m、1.5m、2.0m不同株行距的相对光照强度除株行距2m×3m的果园的行间地面向上1.0m处为0.17外,其他都在0.76以上。每666.7m2总枝量、树高、叶面积系数以株行距2m×3m的为最大,分别为345 210根、3.23m和3.4;株行距3m×5m的为最小,分别为139 920根、2.81m、2.6;株行距2m×3m、3m×4m、3m×5m行内地面向上1.5m、2.0m处的相对光照强度均在0.49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怀化市农科所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美味、红梨等樱桃番茄进行了春季基质栽培试验.单个大棚(320 m2)收番茄1 200kg,折合2 720 kg/667 m2,按本地市场价3.8元/kg,667 m2产值10 336元,扣除各项成本,667 m2经济效益在8 000元以上,发展潜力可观.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草莓是果品中上市最早,栽培周期最短的水果,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简便,产量高,收益既快又好。草莓产业的发展,给草莓产区的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有机化丰产栽培技术1.1设施结构温室东西走向,跨度6~7m,脊高2.7~3m,后墙高1.5~2m,长度50m左右。前采光屋面呈双弧面半拱圆形,接近地面处棚面与地平面夹角80o以上,构成肩,其高度是1~1.3m。  相似文献   

16.
西红柿又名番茄,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由于其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境内平均海拔1400 m、最高海拔2900.6 m、最低海拔457 m,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细长纺锤形标准化树体结构与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甜樱桃细长纺锤形标准化树体结构指标为:树高2.8 m左右,干高0.7 m左右,中干强壮直立,其上均匀着生30个以上、开张角度>90°的骨干枝,667 m2枝量28 000条左右,长、中、短枝比例2∶1∶8。介绍了春栽定干苗木、秋栽不定干苗木的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该树形成形快、早果性强,适于密植栽培,行株距4 m×2 m。  相似文献   

18.
我市城郊菜农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出了中棚黄瓜,豇豆一中棚芹菜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年667m^2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其中黄瓜667m2产量4000kg、产值5000元,虹豆667m2产量1000kg、产值1500元,芹菜667m。产量3500kg、产值3500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柱型苹果和矮生型梨组培苗叶片表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柱型和普通型苹果各3个品种,矮生型和普通型梨各3个杂种实生苗的组培苗为试材,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叶片表皮结构。结果表明,供试苹果和梨组培苗叶片上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排列无方向性,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柱型和普通型苹果的上表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986个·mm-2和2087个·mm-2;矮生型和普通型梨的上表皮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2633个·mm-2和1635个·mm-2。柱型苹果和矮生型梨的上表皮细胞密度分别显著高于其普通型。苹果和梨组培苗叶片下表皮气孔分布密集,气孔类型均为无规则型。柱型和普通型苹果的气孔平均长×宽分别为23.21μm×19.58μm和24.17μm×22.96μm,气孔密度平均分别为401.17个·mm-2和262.50个·mm-2;而矮生型和普通型梨气孔平均长×宽分别为29.57μm×20.30μm和26.93μm×24.51μm,气孔密度平均分别为265.67个·mm-2和158.00个·mm-2。柱型苹果、矮生型梨和其普通型之间的气孔长度差异不明显,而气孔宽度均显著小于其普通型,气孔密度均显著高于其普通型。  相似文献   

20.
以宽8.6m、长61m、高2m的葡萄大拱棚为例,介绍其建造方法。拱棚为南北向,葡萄行也为南北向,宽窄行栽植,宽行距2.2m,窄行距80era,每棚栽植6行葡萄。①埋支柱。按行距埋6行水泥柱,行内柱间距3.6m,每行埋18根。两边行支柱距棚边缘80era,地上部分高1.3m;第2与第5行地上部分高1.7m;第3与第4行高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