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剖析我国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提出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整合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效用差异,以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将委托-代理理论引入政府预算领域,指出政府预算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预算资金需求方、政府预算部门和立法监督机构等之间存在多重委托一代理关系,由此导致了寻祖和腐败等委托-代理问题.信息不对称、监督弱化和激励不足是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而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才是解决政府预算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农业发展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农发行委托代理关系,结果表明:国家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所有者时,不可避免地给其赋予了多重任务;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制定利润方面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促使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国家对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激励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贷款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公司治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唐萍 《现代农业》2011,(3):98-100
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直接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文章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通过激励契约解决代理问题来完善委托代理理论。  相似文献   

5.
付国庆 《甘肃农业》2006,(11):186-187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要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探讨中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现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共性,而且要考虑到国有企业独有的特性,如国有企业的选拔任用机制、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特殊性;不但要考虑物质方面的激励,还要考虑精神方面的激励,最终实现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制度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监督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阐述了供应链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的“道德风险”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围绕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在核心企业和成员企业之间设置了一类用来激励成员企业提高信息共享努力水平的激励监督机制,并讨论了信息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情况下的机制特征和保证机制有效的参数条件。在所设计的激励监督机制中,首先用对数函数关系描述努力水平和产出的关系,突破了传统研究中的线性函数关系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列举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现状,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有关分析,以及委托人对代理人缺乏约束激励的分析,明确了企业激励约束问题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栾凌雁  陈锦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120-9121,9153
从现行农信系统职业经理人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职业经理人自身的特点,对自助式整体薪酬在职业经理人激励中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助式整体薪酬的具体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现行农信系统职业经理人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职业经理人自身的特点,对自助式整体薪酬在职业经理人激励中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助式整体薪酬的具体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家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理企业,但由于存在继承、委托代理等问题,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出激励制度的局限性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