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建立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法和重点项目投资估算法来估算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总投资量和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投资额。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投资影响因素,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其权重,据此计算出重点项目估算法中参数 n。根据上述方法估算了江苏省规划期内(2001~2010 年)土地开发整理总投资量和各重点项目的投资额。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项目空间分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该文在对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概况及其空间分异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项目耦合关系,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新增耕地率,可把重庆市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划分为4个类型:整理型、整理开发型、开发整理型、开发型;按照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的高低可划分为4个类型:高投资型、中等投资型、投资偏低型以及低投资型;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曲线类型为复合曲线;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与GDP年均增长率、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耦合关系呈“S”型变化趋势。区县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与区县经济发展关系并不明显且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长速度呈减缓趋势,出现了农用地以及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和项目实施规模加大而实施规模单位面积投资额降低的“表象”。通过对重庆市经济发展与土地整理的耦合规律研究,为重庆市土地整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土地整理的碳排放效应,以河北省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域,基于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运用IPCC清单法,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四大工程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明确了土地整理的碳源/汇作用及其测算方法,并提出了降低土地整理碳排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和低碳化土地整理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为303.87t,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工程施工碳排放总量的64.53%,其次为道路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分别占30.24%,5.23%;土地平整工程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和单位投资比例的碳排放比率两项指标值最大,分别为677.87kg/万元和10.02,表明了该项工程投资少、碳排放量大的特点,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两项指标值最小,分别为6.38kg/万元和0.09,具有投资多、碳排放量小的特点;巨鹿县土地整理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减少4 160.3t,表现出碳源效应,其中园地碳储量变化量最大;根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巨鹿县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相当于排放了4 464.17t,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1 966.52kg/hm2,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为994.19kg/万元。  相似文献   

4.
到目前为止,重庆市垫江县近5 a来开发整理土地1 830 hm2多,使项目区1万多农民受益,年人均增收300元。5 a来全县共投资1 430多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0个,开发整理土地1 830 hm2多,新增耕地310hm2多。已经实施的市级土地整理项目———金临土地整理项目,总投资423万元,整治规模3  相似文献   

5.
泉州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025hm^2,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本文针对泉州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目标,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分布状况,以及补充耕地资源的途径,以引导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和结构,形成规模积聚效应。  相似文献   

6.
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济效益的途径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山东省阳信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对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济效益的途径进行了详细探讨。通过静态经济效益分析、动态经济效益分析和敏感性分析3种方法,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参数对两种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途径: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开发整理+优化种植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途径均可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但第二种途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和熵权法赋权的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   总被引:34,自引:12,他引:22  
针对耕地整理、未利用土地开发、废弃土地复垦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构建多层次区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改进AHP、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对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进行了定量化评价。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可划分为4个等级,耕地整理潜力是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耕地整理投入产出率和林地比重提高率是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主导影响因素。同时未利用土地开发和废弃土地复垦潜力在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未利用地空间规模指数、废弃土地复垦新增园林地系数和空间规模指数也是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农村居民点整理在主城区及其周边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地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丘陵地区梯田土方量的快速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中,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规划设计、投资估算及资金分配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进行丘陵地区梯田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原理和相关计算模型;构建了完整的土方量计算系统,并以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用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的土方量与GIS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采用5°和2°坡度分级时误差分别为5.4%和3.9%。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简便、快捷的特点,并且坡度分级间隔越小,计算结果精度越高。只要给定梯田样式,用该法在规划设计之前就可以估算土方量,为今后丘陵地区梯田土方量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了规划审查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方案比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增耕地潜力是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的重要依据,而新增耕地率是新增耕地潜力的反映,直接影响项目工程布局、投资预算以及效益问题。该文以重庆市忠县拔山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依据国土资源部不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两种最低门槛值10%和3%,进行土地整理方案比选设计,计算得到两种土地整理方案的新增耕地率分别为10.3%和4.02%,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3方面,分别采用动态投资评估法、可拓物元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对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结果表明:旱地坡改梯工程布局是造成两种土地整理方案新增耕地面积差异的主要原因;农田水利、道路工程以及防护林工程布局差异不大,只存在布局力度上的差异;从方案的系统效益看,新增耕地率10.3%的方案无论是动态投资回收年、生态环境关联度、社会效益指数,还是系统效益指数均优于新增耕地率为4.02%的方案;通过典型田块采用加权算法计算净耕地系数,可以作为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净耕地系数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中修正系数确定需要经过实地勘测和类比,这样可避免典型田块选择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讨论了土地开发与土地整理的内涵,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作用,强调了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对占用的和开发整理增加的耕地进行地力鉴定;对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土地进行宜耕评价;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内耕地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近19年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海岸带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成为人类生产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强烈的开发利用活动导致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显著改变。从时间序列上选取1995年、2002年、2009年、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数据,借助RS和GIS技术对近19a江苏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服务功能价值开展研究,以期为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及实现人地的和谐统一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来看,耕地是江苏海岸带地区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人工塘,而林地、草地和滩地面积相对较小;(2)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趋势来看,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集中体现为耕地、水体、滩涂的减少和建设用地、人工塘面积的增加;(3)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来看,各研究时段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有所不同,总体来看,耕地、建设用地、人工塘三种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移更为普遍与频繁,相互转移量大;水体主要与滩涂发生相互转换;而耕地则是林地与草地的主要转移目标和来源;(4)近19a来,江苏海岸带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减少,且减少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2.
2006-2012年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时空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开展土地整治投资的时空分异研究,对把握其投资强度、空间格局以及发展态势,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基于2006-2012年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数据,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分析了"十一五"以来中国土地整治项目投资强度、区域构成和投资类型,而后结合重心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了投资重心转移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投资呈沿海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低纬地区高于高纬地区,中、东部地区是土地整治投资的重点活跃区;在投资类型上,土地整治项目由开发投资主导,开发、整理以及复垦投资型县区空间集聚特征显著,而综合投资型县区空间分布较为零星、分散;在重心转移方面,土地整治投资重心偏向东部沿海,南北向未发生显著变化,东西向呈现从东部沿海往中西部内陆转移的趋势;在空间关联上,土地整治投资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正相关性,长江下游、洞庭湖平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整治投资的高-高集聚区,南疆、青海、西藏、川西、滇南和蒙东为整治资金的低-低集聚区。该研究可为宏观层面制定土地整治规划、引导土地整治资金投向、开展绩效评价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传统水土保持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是整个水土保持事业的组成部分,它涉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水土流失分布形态可是点、线、片、带、块、面中的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组合,年侵蚀模数比传统水土流失年侵蚀模数大得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预防、监督和治理相结合,其防治投资是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组成部分,概预算要求严格依据国家或各部委的概预算标准进行,效益分析采用企业全额投资的效益评价方法———财务经济评价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Arcview在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中的运用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方量计算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原理,对Arcview软件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土方量计算进行了探讨,并以河北省南宫市清凉江项目为具体案例介绍了计算的详细步骤。计算结果仅比经专家论证后批复的项目设计土方量大3.45%,说明该方法计算土方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丘陵区土地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区域自然特征与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对江苏丘陵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农业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小流域治理与中低产田改造 ,实现坡地立体开发 ;(2 )以点带面 ,加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生态农业基地建设 ;(3)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林果、禽畜、蔬菜、牧草等产业比重 ;(4)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6.
Land evaluation is the process of land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over time based on land uses and soil features. Traditional methods in determining soil features are proved to be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Therefor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limitations, a simpler automated method using the image segmentation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method was designed by integrating dynamic region merging and genetic algorithm. An area index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soil profile using the automated method. It was used to present the amount of soil coarse particles and thereupon to determine the rating value of text-structure. Using the method, the 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 of above 0.7 was obtained for detecting the coarse particles which confirms its suitability.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a) compared to the Storie-land index (R2 = 0.71), the Square root-land index was more correlated to the harvest index (R2 = 0.73), and (b) comparing to manual methods, not only the automated text-structure had a higher correlation with the harvest index (R2 = 0.64) but also it decreased the determination time (>3.75 times). Furthermore, among the models develop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estimation of soil features, the developed model for estimation of soil lime showed the highest accuracy (R2 = 0.89). In conclusion, since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more economic and faster than the usual manual methods,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亚坤  周生路  张红富  吴绍华 《土壤》2010,42(3):492-496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补充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采用GIS支持的空间图形分析和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对江苏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空间分布与开发组合进行了研究,揭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质量潜力区域分异明显,其中农地整理类潜力苏北>苏中>苏南,而其他三类(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则苏南>苏中>苏北;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根据地域潜力相似性等建立了全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组合序列,为该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优先开发区域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苏里格3个气田开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苏里格气田开发工程的组成、征占地面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别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通过经验总结,提出目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果表明:1)气田工程项目组成较为复杂,占地以临时占地为主,占整个项目占地的75%左右;2)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中,以管网区与道路区所占比例最大,占整个项目占地的90%左右,同时也是整个项目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部位,占整个项目水土流失量的90%左右,是水土流失防治与监测的重点部位。根据调查提出目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叶正伟    孙艳丽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6):197-202
水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PSR构建模型,应用AHP方法,对江苏沿海大开发地区盐城市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显示:2005—2010年间,盐城市水环境趋于好转,水环境安全指数呈升高趋势,反映了人类积极响应策略的效应。在人口与GDP增长的压力下,工业用水量、废水排放达标率以及环保投入等方面是提高水环境安全的策略切入点。盐城市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走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降低工业用水消耗,并增加环保投入与森林绿地恢复,从而降低水资源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