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描述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多区模型,建立了求解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基于Windows界面开发了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软件,并应用于一台生物质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与燃用纯柴油时的发动机相比,着火延迟期增加,最大放热率升高,燃烧持续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开发状况及其技术特点,双燃料发动机已成为目前柴油机燃用清洁气体燃料以使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排放和噪声得到改善的技术方案之一。通过对天然气品质、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率、热效率及排放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双燃料发动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预混合式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预混合式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方式,以YZ4102Q发动机为样机,通过对比燃用双燃料和柴油两种燃料的试验结果,对预混合式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噪声以及CO、THC、NOx和烟度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压缩比对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天然气作为车用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同时在CA6102Q汽油机改装成的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了燃用两种的燃料的性能对比试验;重点讨论了压缩比对双燃料发动机热效率,有效功率,爆震和排放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缩比是改善和恢复双燃料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生物制气的主要成份及热值。由柴油机改制的双燃料发动机,用生物制气作为主要燃料,柴油引燃,测量分析其负荷特性、气缸压力及NO—HC、CO和烟度等废气排放。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相比,气缸压力和NOx排放量较低,烟度相当,HC、CO排放量和排温较高。供油提前角提前时,双燃料发动机气缸压力变大、NOx排放量增加、HC和CO排放量减少、排温降低。  相似文献   

6.
车用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工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90Q直喷型柴油机改装成柴油/CNG(压缩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对该机分别进行了燃用纯柴油、双燃料的试验,对比了相应工况下两者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噪声等性能指标,得出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连杆的受力模型,得到了连杆合力表达式及计算方法.通过以某款柴油发动机改装的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根据所构建的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连杆的受力变形情况,研究所得结论将为分析柴油/乙醇双燃料发动机连杆失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比研究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为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开发奠定基础。在YN33CRD2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进气歧管加装天然气燃料喷射系统形成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并利用自主开发的双燃料ECU控制器及双燃料控制策略进行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动力性方面,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可维持纯柴油模式的原机水平,且经济性和整体排放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天然气替代率最高可达到85%;在经济性方面,在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要低于纯柴油模式约3%~7%,且有效热效率要高于纯柴油模式约1%~3%;在排放特性方面,在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的NOx排放和碳烟排放均低于纯柴油模式,但碳氢排放总量高于纯柴油模式,主要是由于天然气燃烧不彻底的特性导致的。综合来看,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较纯柴油模式可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三维燃烧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引燃柴油喷雾混合、燃烧化学反应机理、湍流运动、NOx预测模型、初始及边界条件设定和计算网格划分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生物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三维燃烧模型.生物制气由气化炉热解气化各种农林废弃的生物质产生,双燃料发动机由单缸、四冲程、水冷、直喷式柴油机改装,生物制气通入发动机进气管,在进气过程中吸入气缸,由柴油引燃.计算了多个工况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及NOx排放,并与机刨花热解制气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缸压力及NOx排放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纯柴油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示功图和放热率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爆震燃烧特性,将双燃料发动机的爆震燃烧分为3种形式,初步探讨了双燃料发动机爆震燃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复合发电系统的沼气热泵供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沼气发动机模型、压缩机模型、换热器模型、膨胀阀模型、发电机模型的沼气热泵复合发电系统各部件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转速下的热泵系统特性、发电系统特性以及整体性能.计算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复合发电系统的沼气热泵系统最高总制热性能系数在5.0以上,并且在低转速下,制冷和制热系数较高,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和节能环保效果.系统的发电电压为28.8V,其发电能够满足自身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综合评价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噪声,分析转速、负荷、供油提前角以及生物质气替代率等因素对燃烧噪声的影响,并与柴油机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21℃A供油提前角时,转速对整个频率范围内气缸压力级的影响较小,在相同转速下随负荷的增加,生物质气替代率下降,燃烧总声压级普遍增大;而当供油提前角增大至24℃A时,两种机型的气缸压力级频谱曲线变化强烈,转速的增大使其在高频范围内呈振荡式发展,负荷的增加使其在低、中频范围内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车用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发动机仿真软件Gt-Suite建立了发动机工作过程及其冷却系统全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利用台架热平衡试验对该型发动机在外特性工况点下的功率、燃油消耗率和本体传热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通过改变模型环境边界条件,计算并分析了大气压力变化对该型发动机在最大扭矩工况和额定工况下本体传热量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提高车用发动机高原环境适应性及其技术改进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生物质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传统能源短缺及其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设计了一种以内燃机为驱动装置的生物质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对其能量流程进行了分析,并以北京市某面积为10 000 m2的宾馆为例,对该系统在热跟随和电跟随两种运行模式下的设备选型、燃料消耗量和补电量以及能效、经济和排放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可知,联供系统在电跟随模式下比在热跟随模式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高4.3%,缩短投资回收期1.4年,但少减排254.9 t CO2。因此,该生物质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在热跟随模式下的环境效益较好,在电跟随模式下的能源效益和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15.
北方沼气系统全年产气的关键是冬季加热增温问题.为此,以生物质炉为热源,通过对循环水的加热,用单片机控制加热水泵的增温系统,研究设计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及硬件和软件.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保证了沼气系统在北方冬季时的正常运行,提高了产气量.  相似文献   

16.
倪越  丁文捷 《农业工程》2017,7(6):63-66
针对宁夏气温及出租车用气的需求,利用产气-产热-恒温-产气过程模型,设计了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秸秆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加压成天然气用于出租车用气,取部分沼气燃烧生成热量用于预热发酵料液,减少循环水管道散热损失、发酵罐散热损失。并和国内外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常用的热水循环加热法作对比。结果表明:沼气发酵罐恒温系统(罐外预热发酵料液的方法),减少沼气及其他能源的使用,所需的沼气用量是总产气量的15.3%。   相似文献   

17.
在一台改造的4缸柴油机的第4缸进行均质压燃(HCCI)燃烧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对HCCI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HCCI燃烧稳定工况下,没有添加剂的基础燃料PRF90(相当于90号汽油)着火滞后,燃烧放热峰值低,而混有添加剂的基础燃料则着火明显提前,燃烧放热峰值升高。在相同循环喷油量和相同转速的条件下,随着添加剂质量分数的增加,HCCI着火和燃烧放热提前,燃烧放热峰值提高,但过高的添加剂质量分数会使得发动机爆震,工作粗暴。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1台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及1台相同排量的增压中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测录不同负荷、中冷温度以及供油提前角下的多个循环的缸内压力及油管泵端压力,编程计算放热规律并进行循环波动研究,对两者的燃烧及放热规律循环波动进行比较.试验表明:自然吸气直喷柴油机放热规律循环波动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