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对荒山造林进行不同树种、不同季节播种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利用野杏进行荒山播种造林技术,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简单易行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具体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宁夏自治区中部干旱地带实施的荒山造林工程,面积很大,多年来先后试验、总结出多种造林方式,直播造林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荒山造林中作用突出。适宜干旱地区直播造林的树种主要有山桃,山杏、柠条等,在宁夏干旱地区主要推广的是柠条直播造林技术。为了丰富荒山造林树种选择,兼顾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培育荒山造林后续产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笔试验总结了宁夏中部干旱地带荒山、缓坡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
昆明地区荒山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在泅水县进行荒山直播造林试验,通过试验证明,荒山直播造林是瘠薄荒山造林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荒山造林的成功率,节省投资.建议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远山采用此方法造林.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昆明地区大面积宜林荒山的特点和课题的目的要求,进行了树种选择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银荆、墨西哥柏、旱冬瓜、冲天柏、柳杉、藏柏、华山松、滇石栎、槲栎、麻栎等树种,可以在滇中宜林荒山造林中大面积运用。  相似文献   

6.
该文针对滕州荒山造林工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提出通过人工直播造林方法克服当前荒山造林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人工直播造林的优点及技术做出浅析,为立地条件相似的地区荒山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无灌溉荒山柠条直播造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兰州市南北两山的自然特点,进行了不同整地方式、播种季节、播种深度、覆盖塑料薄膜的柠条直播造林试验,研究其对成活率、高生长等的影响,总结出了在干旱条件下柠条直播造林的适用技术,为今后进行大面积荒山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1992年开始,我们在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开始引种樟子松,并与本地常规造林树种油松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经过7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在小五台山干瘠立地的阳坡、半阳坡宜林荒山上樟子松造林后的前期生长比油松快,效果优于油松,在小五台攻艰造林阶段和特殊地段可以引种造林。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民和县属干旱浅山地区,荒山造林的树种主要有柠条、沙棘、柽柳、青杨等抗旱树种。通过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 Kom)在民和县干旱浅山地区进行荒山造林试验,发现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干旱浅山地区利用甘蒙锦鸡儿进行荒山造林优于其他树种,可在全县生态建设造林工程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解决阿拉善地区石质荒山造林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开展了特殊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1.
侧柏是一个优良的荒山造林树种,但是由于干旱缺水成活率不高。在盐湖区解州林场进行了侧柏造林后薄膜覆盖试验,证明侧柏荒山造林后利用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成活率34%。  相似文献   

12.
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unge.)是蔷薇科梨属的一个落叶乔木。花白色,梨果,种子黑色。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用之做梨树砧木,多为野生。辽西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目前能在荒山上造林的树种主要为油松和刺槐。而且刺槐又多生长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荒山上腹多呈干梢、长势不良。为了丰富造林树种,我们于1979~1922年,进行了杜梨人工荒山造林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 试验设计 1.1 播种育苗试验试验用的杜梨种子来源于陕西省吴旗县,纯度80.9%,千粒重16.4g。在喀左县十二德堡林场和本所苗圃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将种子在30~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恩施退耕还林工程中荒山造林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荒山直播造林及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对商洛地区19年来的飞播造林成就进行了总结,全区共飞播造林26万hm^2,其中成林和可望成林12万hm^2。飞播造林不但对该区的荒山绿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张传芹 《国土绿化》2008,(10):59-59
近日,山东省邹城市荒山绿化检查验收工作全面启动。重点检查验收去年9月至今年8月的新荒山造林,以村镇为单位,对照造林面积、林种树种、造林密度、苗木规格、造林方式、成活保存率等10项造林标准,采取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和实地察看等形式,逐地块、小班进行。  相似文献   

16.
芮城县过去多年来荒山造林成活率低,成为荒山绿化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自2001年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荒山造林中大力推广应用了营养钵苗造林,大幅度地提高了造林两率,实践证明:容器苗造林的确是加快荒山绿化步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利用林区空闲地营造紫穗槐能源林的途径,在荒山荒地、林下林缘和沟渠岸边进行了不同密度的紫穗槐造林试验,通过生物量和财运成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荒山荒地和沟渠岸边适宜营造紫穗槐能源林,荒山荒地造林以1 m×1 m的株行距、沟渠岸边以1 m×1.5 m的株行距为宜。  相似文献   

18.
油松飞播造林试验赵天全(四川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是温带树种,具有耐寒喜光的特点,是良好的建筑用材。我省盆周中山地区和川西南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荒山连片集中,为寻求这些地区适宜的飞播造林树种,进行了油松...  相似文献   

19.
东辽县于1991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消灭宜林荒山荒地的奋斗目标。但零星小块贫瘠荒山还有4.5万亩,有低质低产林6.5万亩。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山区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从1991年开始,我们对贫瘠荒山进行了造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