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普洱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各种成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便于深入了解普洱茶渥堆发酵微生物的作用机理,为提高普洱茶渥堆发酵的转化效率打下理论基础.在普洱茶渥堆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的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而咖啡碱、水溶性果胶、茶褐素则呈现上升趋势;水溶性糖经过一段争议,先普遍认为其在发酵前期含量上升,在发酵后期则大量下降.然而,水浸出物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则仍存在争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7,(3)
为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和打造普洱茶品牌,充分体现普洱茶的文化与收藏价值,大力倡导茶为国饮,普洱当先,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云南省第二届普洱茶交易会暨思茅  相似文献   

3.
正普洱茶是云南"当家茶",2016年产量近13万吨。近十多年来,普洱茶一度成为茶叶销售的热点。但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回归,普洱茶几经沉浮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多个疑惑,一谈起普洱茶好像永远不缺争议的话题。列举几例。一、普洱茶不属于黑茶类?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云南一位茶叶资深专家,理由是普洱茶是用特定的云南大叶种作原料采用独特工艺制作的,是云南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中小叶种制的黑茶,应单列茶类,并受  相似文献   

4.
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配方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标准普洱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理化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标准普洱茶、灵芝普洱茶、洋参普洱茶、橄榄普洱茶、荞芽普洱茶等5个茶样对小白鼠的LD50依次为10.32、10.02、10.02、10.96、10.32 g/kg;在理化指标上:配方普洱茶与标准普洱茶没有明显的差异,且符合普洱茶的国家规定。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与标准普洱茶同样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4个配方普洱茶都属于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茶为原料制作的茶叶。为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从普洱茶本身的特性出发,并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提出普洱茶新的概念。并讨论普洱茶的原料和故乡,以及普洱茶的源头。对普洱茶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专家论普洱     
正普洱茶"南强北弱"有其历史原因。首先,广东历来都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省,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历来是普洱茶的消费主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普洱茶渥堆发酵工艺(俗称"普洱熟茶"工艺),1 950年代在广东首创,这一技术使普洱茶生产方法由过去长时间自然储旧发酵变为人工加速发酵,生产周期由一两年缩短至两个月内完成,实现了普洱茶生产的大飞跃,从此出现了渥堆发酵生产的普洱茶,开始了普洱茶的工业化生产。到了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方式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品质差异,分别采用数控与传统两种发酵方法将茶叶加工成普洱熟茶样,分别对感官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两种发酵方法普洱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感官品质整体低于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同时两种方法发酵的普洱熟茶各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数控设备发酵的普洱熟茶样和传统方式发酵的普洱熟茶样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总体差异不大,除水分、咖啡碱和酚氨比差异显著(p <0.05),其他均不显著,但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样综合品质优于数控发酵的普洱熟茶。试验结果可为普洱熟茶发酵技术的研究及普洱熟茶的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依据普洱茶拼配理论,综合考虑普洱茶拼配要素,对普洱茶的拼配工艺进行论述探讨,旨在为普洱茶的生产、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齐翠巧 《福建茶叶》2016,(11):13-14
普洱茶的传统加工生产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设计了普洱茶的自动加工系统,该系统利用PLC作为控制系统,对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检测和控制,为普洱茶的各个生产环节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确保普洱茶的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6月2日,为贯彻落实推进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工作方案要求,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启动会。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县相关部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发起企业、景迈村和芒景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范围内的合作社及  相似文献   

14.
赵振军  刘勤晋 《茶叶科学》2014,34(3):205-212
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参与使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品质,本文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种类、真菌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茶叶的分类与普洱茶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普洱茶是云南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独特的风味,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普洱茶的科学定义对普洱茶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开拓,对普洱茶的定义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众说纷纭,争论颇多,使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产生了混乱.有的认为普洱茶源于普洱,只有普洱县或历史上"普洱府"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只有经过人工"渥堆"方式生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普洱茶就是黑茶;有的认为普洱茶是与黑茶完全不同的茶类;有的则认为普洱茶应包括云南大叶种茶生产的所有茶叶;等等.显然,仅单纯从历史文化、地理地名、外形汤色、市场需求等某一方面的角度提出普洱茶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普洱茶作为茶叶特定品类的内在特性.为了对普洱茶进行科学的定义,必须溯本求源,在尊重历史,尊重约定俗成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符合茶叶分类基本规则的普洱茶的科学定义.该定义还应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普洱茶品牌群的培育和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不揣冒昧,对茶叶的分类和普洱茶的定义提出以下的初步见解,仅供讨论.  相似文献   

16.
浅析普洱茶品牌定位点的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芸 《茶叶》2007,33(2):105-107
普洱茶目前正成为世界性饮料消费热点,普洱茶生产企业如何借着这股热浪,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成为普洱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普洱茶市场营销的一个侧面——品牌定位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挖掘普洱茶品牌定位点,从而建立普洱茶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即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历史悠久,陈韵独特,但很多人对普洱茶认识不够,创新普洱茶茶艺以助推普洱茶文化和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熟普"是人工发酵陈化工艺制作的现代普洱茶,它与传统方法制作的普洱茶相区别,人们将传统普洱茶称为"生普",现代普洱茶称为"熟普"。传统普洱茶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春、夏季节,茶农把大叶茶树上摘来的鲜叶经过杀青-揉捻,然后将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云南省普洱茶发酵工程研究中心在勐海县大益集团微生物研发中心挂牌成立。普洱茶是云南特色名茶和地理标志产品,微生物发酵是普洱茶熟茶生产的核心关键技术。大益集团的前身勐海茶厂是最早开展普洱茶熟茶发酵技艺研发的精制茶厂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初,为满足普洱茶出口的需求,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组成的联合科技攻关小组,通过一年多的普洱茶熟茶发酵技艺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其发酵技艺特点是,通过采取人工对茶叶进行渥堆,产生湿热作用和微生物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在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普洱茶资源,而普洱地区与普洱茶的关联效应使得茶文化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影响进一步突出。对于普洱茶包装设计来说,想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优化其产品效益,就必须丰富设计图案,创新设计思路入手,只有做好茶叶产品形象推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云南普洱茶的推广,本文拟从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分析入手,结合地域文化的具体含义,分析云南普洱茶的相关地域文化内涵,依据茶叶图案设计的要求和价值认知,从而全面探索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云南普洱茶图案设计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