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2011版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结合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区域内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态势、涉水相关规程规范对水利工程供水保证率的要求,对灌溉定额和灌溉用水定额内涵进行明确区分;综合贵州省内气候资源和农作物种植布局,依托贵州省内灌溉试验站点、气象监测站点以及农业园区科研试验平台,借助系列气象、水文参数,优化典型区,选定主要作物,分析不同设计灌溉供水保证率条件下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给出了主要作物灌溉附加用水定额,推求相应的基本灌溉用水定额;此外,考虑参照条件和不同工程类型、取水方式、灌区规模等因素对理论成果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修编《定额》在覆盖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方面均有较显著改善。另一方面,鉴于现状条件诸多约束和农业产业布局等要素变化,《定额》仍存在较多优化空间,今后适时修订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地编制山西省的灌溉用水定额,根据水利部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的大纲要求,结合山西省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将全省分为6个区,选取了21个典型县为调查对象。编制采用典型调研的方式,以调查典型县现状灌溉用水定额为基础,以当地灌溉水可利用量为控制条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平衡的方法,制定了全省6个分区、7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3.
灌溉用水定额及其调节系数计算和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阐述了灌溉定额、灌溉用水定额、调节系数等概念的内涵并选择河南省主要灌溉分区的典型农作物小麦,对其各种灌溉组合下的灌溉用水定额调查值进行统计并与应用调节系数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调节系数法计算各种灌溉组合的灌溉用水定额从原理和方法上是合理、可靠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了当前编制灌溉用水定额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对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制定贵州省食用菌典型灌溉模式下的灌溉用水定额,对贵州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滚动修编工作提供参考。以金针菇为例,通过对典型生产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对其生长环境、栽培模式、用水工艺及用水量等开展研究。采用理论分析,识别作物生育期生长生态特征,摸清作物耗水特征及耗水规律,最终综合确定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水利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对甘肃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修编的理解,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基于《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22版)》,结合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及涉水相关规程规范对水利工程供水保证率的要求,规范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行业编码,明确和补充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术语和定义,将甘肃省原有5个农业灌溉分区重新划分为12个;综合甘肃省气候资源、水资源、地形地貌和农作物种植布局,依托甘肃省灌溉试验站点、国家级气象监测点和灌区内农业科研试验平台,借助气象、水文、土壤和作物数据,确定了水源类型调节系数和通用值与先进值之间的折算系数,分析了不同设计灌溉供水保证率条件下主要作物的灌溉制度,给出了甘肃省55种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额。并对比分析了国家和相邻省份最新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修编成果,对甘肃省修编成果进行了修正。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22版)》在覆盖性、合理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等方面均有较显著改善,但鉴于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具有动态性、确定性、差异性、强制性等特点,以及现状条件诸多约束和农业产业布局等要素变化,仍存在优化空间,有必要按需求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田间灌溉用水定额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用水定额是实施灌溉"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科学确定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依据.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区分为基本因素、硬影响因素以及软影响因素.制订灌溉用水定额应该把灌溉用水普查和典型抽样调查作为主要手段,并以当地现状调查资料作为分析和确定灌溉用水定额的基点.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实施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势在必行。针对云南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及田间和室内试验,采用聚类法分析、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灌溉用水定额的分区、静态定额、水的利用系数3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实施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是实施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也是分配灌溉用水使用权的基本依据。在明确灌溉用水定额概念及其主要内涵的基础上,探讨灌溉用水定额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指标的含义、性质,论述灌溉用水总量和用水定额的关系,为合理确定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田测法进行了相同灌水时间和次数、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灌水量与棉花产量关系试验 ,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推导、分析、计算了棉花最高产量灌溉定额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 ,棉花需水临界期。结果表明 :皮棉产量与灌水量呈良好的二次抛物线关系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不仅与棉花水分生产函数有关 ,而且与皮棉价格、单方水价格、生产要素不变费用及水费征收方式有关。在现状条件下 ,渭干河灌区棉花合理灌溉定额为 2 655~ 5394 m3/ hm2 ,最高产量灌溉定额为 5394 m3/ hm2 ,节水经济灌溉定额5370 m3/ hm2 ,高效用水灌溉定额为 2 655m3/ hm2 ;棉花需水临界期是花铃期和蕾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北省现行灌溉定额标准存在问题,采用灌溉试验成果和典型县实地调研资料,计算分析了不同分区晚稻灌溉定额计算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考虑耕作方式与灌溉模式对晚稻灌溉定额影响,计算了湖北省不同分区不同频率4种组合模式(人工耕作+浅灌适蓄、机械耕作+浅灌适蓄、人工耕作+间歇灌溉、机械耕作+间歇灌溉)晚稻灌溉定额,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经分析,该计算成果能够更全面真实反映湖北省晚稻灌溉用水水平,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灌溉定额适用条件。该研究成果对湖北省水资源管理与其他区域晚稻灌溉定额修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单季稻节水灌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获取单季稻节水灌溉模式灌溉定额与水分利用率,按不同地理特征,结合农业灌溉分区,在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区、金衢盆地区、沿海平原区建立灌溉试验站,全面开展单季水稻节水灌溉试验研究。获得了节水灌溉定额及需水量、水分利用率等成果,为浙江省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优化配置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水稻灌溉用水定额等值线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龙  李靖 《节水灌溉》2006,(1):28-30
分析了灌溉用水定额的内涵以及确定方法,并利用云南省30个典型县的水稻灌溉用水定额数据,分别用克里金(Kriging)法和距离反比法插值并绘制云南省水稻灌溉用水定额等值线图,对两种插值结果进行比较表明:克里金法插值优于距离反比法。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形态、耗水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大田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膜下滴灌,设置不同灌水处理方案,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玉米植株形态、耗水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变化多在60 cm土层以上。玉米株高、茎节数与灌溉定额成正比例,灌溉定额高的处理(MDI-5)具有较高的株高、茎节数;各处理间叶片数差异不明显。膜下滴灌玉米全生...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疆不同土壤含水率下限对工业番茄生长、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以工业番茄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坑试验,开展了膜下滴灌模式下的工业番茄试验。试验表明:工业番茄的灌水次数和总灌水量随着土壤含水率下限的增大而变大。在计划湿润层设置为固定的40 cm深时,灌水定额随土壤含水率下限的降低而增加。工业番茄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在生育期内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工业番茄生理指标适宜的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5%,对应的耗水量为405.0 mm,灌水次数为7次,灌水定额为57.8 mm。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现行灌溉用水定额标准颁布于2003年,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的水资源管理需求。【目的】为更全面真实地反映湖北省中稻现状灌溉用水水平。【方法】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各分区中稻作物系数、稻田渗漏量、泡田期水面蒸发量、饱和需水量、生育期、水层控制标准等灌溉定额计算参数。【结果】基于中稻灌溉定额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人工、机械2种耕作方式与浅灌适蓄、间歇灌溉2种灌溉模式组合下不同分区不同频率的中稻灌溉定额。定额修订成果表明,先进的灌溉模式和耕作方式都能够有效降低中稻灌溉定额,促进农业节水。【结论】目前,湖北省一般适用机械耕作、浅灌适蓄条件下的中稻灌溉定额,对于水源和灌溉工程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议采用机械耕作、间歇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16.
干旱缺水区冬季储水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胡想全  张新民 《节水灌溉》2005,(5):23-24,27
针对冬季储水灌溉问题,对不同灌溉湿润层、不同灌前田面平整情况以及不同水流推进与消退条件下,冬季储水灌溉对来年灌溉定额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观测。分析观测结果证明免耕覆盖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对秋耕地进行耙磨与碾压处理具有减小田面糙率,提高水流推进速度与灌水均匀度的作用;对于保持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定额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盐分离子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微咸水膜下滴灌对土壤盐分分布和番茄产量的影响,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置3种灌水处理:淡水灌水定额30 mm、微咸水灌水定额30 mm和微咸水灌水定额37.5 mm,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布置。结果表明:HCO_3~-、Cl~-、Na~+和K~+容易随水分移动,当微咸水灌水定额为37.5 mm时,淋洗效果最好;SO_4~(2-)、Ca~(2+)和Mg~(2+)与土壤胶体吸附力较强,不易随水分运动,淋洗效果不明显;在番茄生育期结束后需要秋季或来年春季汇水洗盐,防止微咸水灌溉后引起的盐碱危害;微咸水灌溉相比淡水灌溉的灌水定额要增大1/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