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雏鸭死亡率增加,影响后期增重。现结合我们县西神坛村毕某养殖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谈一谈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鸭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或废食,拉黄白色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该病主要侵害雏鸭,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较多见,有关诊治报道不时见于报端,但雏鹅感染该病报道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雏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原主要侵害2~7周龄的鹅、鸭,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连年来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常会引起大批雏鹅发病、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笔者对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是近几年水禽饲养场普遍存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之一,尤其是该病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水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病原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原分离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引起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1],雏鸭常常大批发病和死亡,发病鸭生长迟缓、饲料报酬显著下降。该病难以扑灭,在发病鸭场持续存在,引起不同批次的幼鸭感染发病。目前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严重侵害鸭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给养鸭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雏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雏鸭群免疫1.1雏鸭在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 l。1.3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我国自1975年以来,在江南沿海省份有过报道。近几年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周围也有发生,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就其中一  相似文献   

10.
1雏鸭群免疫(1)雏鸭3日龄左右,应用病毒性肝炎活苗皮下注射免疫。(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亦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来,由于养鸭业快速发展,该病的发生日趋严重。该病主要侵害雏鸭,病鸭主要有精神不振、拉黄白或白绿色稀粪、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理变化。雏鸭一旦感染发病后,如果处置措施不当,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和防治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腾  李昂  陈枝华 《中国家禽》2002,24(21):40-42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in duckling)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病、新鸭病和鸭疫综合症,曾因误认为由巴氏杆菌引起而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1—8周龄(尤其2—3周龄)的雏禽易感,1周龄以内的雏禽因有母源抗体而很少发病,种鸭及成年蛋鸭不易感。  相似文献   

13.
家禽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和雏鹅,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该病过去在汕头市主要发生于鸭群,但近年来鹅群发病呈逐渐流行趋势,已成为危害本市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04年6月上旬,汕头市澄海区某狮头鹅饲养场发生一起以拉青绿色稀粪,共济失调,头颈震颤为主要症状的雏鹅疫病。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狮头鹅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2019年3月,隆安县丁当镇某鸭场发生咳嗽、拉稀和剖检呈现典型“三炎”病变的病例,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明 《江西饲料》2011,(2):45-46
1雏鸭群免疫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活苗皮下注射免疫。免疫后7d内须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d后免疫的雏鸭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灭活苗或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日龄时应用单苗或二联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mL。新鸭疫(鸭流感)灭活苗免疫:雏鸭在7~14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患病鸭群7只病死雏鸭进行了剖检,无菌采取鸭心血、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到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和4株大肠杆菌。初步确定这起雏鸭死亡的原因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细菌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和生化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症.制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鸭、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自2003年以来,我县陆续发现一些雏鹅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造成大批雏鹅死亡,未死鹅病愈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县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疫病之一。从临床资料分析,20-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近几年发病普遍,广泛流传。若与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会增加死亡率,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7周龄雏鸭,尤其多见于10~30日龄雏鸭,成年鸭较少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阴冷潮湿季节多发;在新疫区传播蔓延快,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鸭群拥挤、饲养管理不当以及鸭舍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以三炎(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鸭和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性病[1]。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鸭特别是雏鸭的大肠杆菌病,以败血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表现为特征[2]。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大肠杆菌常常同时存在于鸭群及其环境中,两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在季节交替、温度较低、饲养环境较差、鸭舍通风差和地面潮湿时,两者常交替或同时暴发,均可引起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鸭感染,2~6周龄雏鸭易感,可造成雏鸭大量死亡,耐过的雏鸭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