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螟我地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第1代4月中旬始发,5月中旬盛发;第2代5月上旬始发,6月上旬盛发;第3代6月中旬始发,7月上旬盛发;第4代6月下旬始发,7月中旬盛发。防治适期:玉米心叶始期、心叶末期、打苞露雄期和穗期。药剂防治方法:①玉米心叶期:用90%敌百虫1500倍液~200  相似文献   

2.
墨玉县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4~2006年,在新疆墨玉县对真葡萄粉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真葡萄粉蚧在墨玉县一年发生3代,以若虫藏在老蔓翘皮下、裂开处和根基部分的土壤内群体越冬.3月中下旬葡萄树出土萌动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旬越冬代雌成虫出现,4月底5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5月中旬孵化.第一代雌成虫6月中旬出现,7月初开始产卵,若虫于7月上旬孵化;第二代雌成虫8月中旬出现,8月下旬开始产卵,若虫于9月初孵化,10月开始越冬.此虫有四次最佳药剂防治适期,第一次为4月中旬;第二次为6月下旬;第三次为8月中下旬;第四次为11月,即葡萄秋季修剪后埋土前.该虫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  相似文献   

3.
七八月份是天津市农作物病虫害盛发期,也是各种农作物生长关健时期,此时期应重点做好棉田棉铃虫、稻田二化螟和玉米田玉米螟的防治.二三代棉铃虫防治适期分别为7月上旬和8月上旬;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4.
关中地区杨树叶部的蛾类危害特征及防治适期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关中地区杨树食叶蛾类的群体危害特征,引用模糊分析方法进行了防治适期的评估尝试。结果表明,从群落角度出发,在陕西的关中地区防治杨树食叶蛾类的最适期为下旬/5月~中旬/6月及下旬/7月~中旬/8月。  相似文献   

5.
白缘苇野螟(Calamochrous acutellus Eversmann)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芦苇根部、杂草附近土层内越冬,1~3代卵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1~3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上中旬.单雌产卵量为110~130粒,幼虫5龄,室温下,幼虫历期30~37天.防治适期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喷施50%甲基1605乳油1000倍液;2.5%甲基1605粉剂或5%粘虫散,每亩2.5公斤,幼虫死亡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6.
研究证明,桑尺蠖在山东一年发生3代。以2~3龄幼虫在树皮裂缝、虫孔等荫蔽场所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上树为害,盛期在3月下旬。3月下旬至4月初为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香梨绵粉蚧田间种群消长动态,为有效防治该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定点定时系统调查方法、开展田间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香梨绵粉蚧从3月下旬即开始为害,一直持续到10月中旬.卵的3个高峰期则分别为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9月上旬;若虫全年有4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4月下旬、6月、7月中旬~8月中旬以及9月底~10月中旬;成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下旬~9月上旬.使用3种有效防治药剂480 g/L毒死蜱EC、40;杀扑磷EC和20;啶虫脒SL防治效果较好,10 d的防效分别为96.68;、91.17;和86.61;.[结论]库尔勒香梨绵粉蚧1年发生3代,田间种群形成4个危害高峰,并筛选出3种有效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8.
杨梅果蝇发生危害与食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在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乌当阿粟村对杨梅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发生危害与食源条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成虫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和7月下旬,发生盛期与食源条件关系密切。室内饲养,1个生活周期4.6~6.8d,周期短,在田间世代重叠,不易划分代数。并提出了防治适期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5~2007年灰飞虱灯下、田间种群数量消长变化调查和防治适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等,明确嘉兴市水稻灰飞虱年发生6代,全年种群数量高峰在5月上、中旬和10月上、中旬。前者引起条纹叶枯病的流行,后者直接上穗为害。在水稻灰飞虱的防治上,苗期应以“治虫防病”为主,穗期应以“适期防治”为重点,在水稻齐穗后10d左右应用毒死蜱、毗蚜酮等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