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0.02mol/L KOH体系中,钙-叠色素铬合物于-0.78V(vs.SCE)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峰,峰电位与钙浓度在0.10-0.80μg/m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钙,兼具灵敏、准确、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一虎  刘大鹏 《茶叶》1997,23(3):43-44
在PH-9.2的硼砂体系中,IO^-3产生一灵敏的单峰极谱波,峰电位为-1.32V(VS.SCE),检测下限为8ng/ml,线性范围为0.008-1μgml。经过预先氧化还原处理,使茶叶中I^-氧化为IO^-3。即可定量测定。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碘,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茶叶中碘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9.2的硼砂体系中,O3产生一灵敏的单峰极谱波,峰电位为-1.32V(VS.SCE),检测下限为8ng/ml,线性范围为0.008 ̄1μg/ml。经过预先氧化还原处理,使 叶中I氧化为IO2,即可定量测定。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碘,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吴莹  吴忠庆 《茶叶》1997,23(1):43-46
在40%乙醇-0.06mol/L硝酸体系 ,氯可产生一灵敏的单峰极谱波,峰电位为+0.45V,线性范围为0.01-5μg=ml,用示波极谱法测定茶叶中氯,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可用于茶叶样品中氯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茶叶中锌含量的测定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PH-10,NH3-NH4Cl缓冲体系中,锌(Ⅱ)-乙二胺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峰电位为-1.29V(US.SCE),检测下限为0.000850μg/g,线性范围为0.00588-1.12μg/g,用吸附优氨法测定茶叶中锌,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茶叶采摘前,对茶树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锗后,发现其茶叶中锗含量明显地高于对照组,籍此可生产富锗茶。用催化极谱法测定茶叶中锗,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优点。线性范围为0.029ug/g=0.081ug/g,峰电位为-0.57V(VS.SCE)。平均回收率为99-103%。  相似文献   

7.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粉后25-30天的花生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H300mg/L+PVPP0.3%+椰计50ml/L+蔗糖4%+琼脂0.8%)培养基中,置300lux弱光和20℃±1℃条件下,培养21-28天,能有效地产生丛生芽;在MS2中诱导培养后的去子叶幼胚的生长点切去,在改良无激素培养基(MS1)中培养14天,转入MS3(MS+BA6.0mg/L+NAA0.4ml/L+D-生物素0.1mg/L+CH300mg/L+酵母浸出物200mg/L+椰计50m/L+PVPP0.3%+蔗糖2.5%+琼脂0.8%)培养基,置25℃±1℃,3500lux光照条件下培养21-28天,80%的外植体分化出丛生芽,继而长成无根带叶小苗..平均每外植体产生8.1个丛生芽,最多可达40个.诱根后小苗移植田间80%植株成活并开花结实。品种(系)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闽选703为材料,在N6(或MS)+2,2-4D2.2mg/L+CH(水解酷蛋白)1.5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状体。利用1/2MSO的5.5%海藻酸钠包裹体细胞胚,播种在4种不同的固体培养基上,其中播种在培养基1/2MS+BA2mg/L+NAAlmg/L+AC(活性炭)0.5%的人工种子萌发率为31.7%,比前人报道的27.6%(2)提高4.1%。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活性碳对生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训健  沈亚如 《茶叶》1995,21(2):22-24
在PH=6.8磷酸盐缓冲体系中,铜(Ⅱ)-乙酰丙酮产生-灵敏的事吸附液,峰电位为-0.25V(VS.SCE),检测下限为0.00064μg/g,线性范围为0.0013-0.32mg/g,用吸附伏安法测定茶叶中铜,兼具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钙处理对杨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用CaCl2溶液对甜杨桃果实进行真空浸渗处理,结果表明:1.低浓度Ca处理(0.025mol/LCaCl2)抑制杨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效果不明显;2.高浓度Ca处理(0.15mol/L和0.2k0mol/L CaCl2)能显刺激杨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的变化;3.适当浓度的Ca处理(0.05mol/L和0.10mmol/LCaCl2)能显抑制杨桃果实采后呼吸、乙烯释放,减少可溶性固形物、还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种质资源对光氧化逆境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创造的光氧化(Photooxidation)逆境,在高光强(600μEM^-2.S^-1)低CO2(5μmol/l),低O2(350μmol/L)条件下,对492份栽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品种资源进行抗性筛选。结果表明:大豆种质的抗光氧化特性,呈数量性状的分布模型,抗和敏感的较少,中间类型的较多,来源于低纬度地区的大豆,抗性较强,反之则较弱,共筛选出抗光氧化品  相似文献   

12.
95203饲用高粱和粒用高粱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P.Arti等),CerealResearchCommunications,1994,Vol.22,No.1~2,71~77(英文)在含2.5mg2.4-D/L的改良LS培养基上,在25℃黑暗...  相似文献   

13.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瞿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廖伯寿…∥中国油料,-1994,16(4).-28~31以中花1号、2号、早18、79266、协抗青为试材,取其授粉后25~30天的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  相似文献   

14.
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薯渣粗蛋白及无机盐含量较低,与麸皮、米糠混合或同时添加无机氮源及无机盐,可作为发酵培养基合成植酸酶。高浓度的磷抑制植酸酶的合成。最佳发酵条件为:木薯渣为唯一碳原,添加 2% NH4NO3, 0.01% K2HPO4, 0.05% MgSO4·7H2O, 0.05% KCI, 0.01% FeS-O4· 7H2O, 0.9% SDS,培养基水分含量 60%~65%, 10g木薯渣/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L菌悬液(2.8×10个孢子/mL),自然 pH值,培养温度 28~31℃,第8d达产酶高峰,高峰期产酶量为 6730 U/g干曲。   相似文献   

15.
大豆钙素营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水培试验研究表明,钙明显增加大豆(矮脚早)器官干重,在0.2μmol·L-1Ca水平下,大豆不能形成种子。低钙(0.4~0.6μmol·L-1Ca)水平下,大豆叶部钙浓度高于根、茎、荚皮及种子;2.0与10.0μmol·L-1Ca高钙处理,根部钙浓度最高,种子中最低。种子中钙含量与介质钙水平正相关。全株钙吸收量亦有相似趋势,一般低钙处理全株总钙量明显低于高钙处理。钙利用效率、经济效率及收获指数均与介质中钙水平呈负相关。大豆吸收的锰与钙有拮抗关系。  相似文献   

16.
95205高粱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及其后代的田间评估──(N.Kumaravadivel等),PlantCellReports,1994,Vol.13,No.5,286~290(英文)在N6培养基(另加3%蔗糖,2mg2,4-D/L和0.8%琼脂)上,在...  相似文献   

17.
钙处理对盐胁迫下大豆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试验了不同浓度的CaCl2,Ca(NO3)2和CaSO4三种钙盐对大豆生长前期盐胁迫的缓冲效应,结果表明:CaCL2,CaSO4都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以15mmol/L,CaCl2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茶儿茶素类和生物碱成分的HPLC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莉  段宏瑾 《茶叶科学》1995,15(2):141-144
建立了以恒组成溶液为流动相的HPLC同时分析茶中5种儿茶素类(C、ECG、EC、EGC、EGCG)和3种生物碱(Caf、Tp、Tb)的定量方法,色谱条件为:ODS(10μm)柱,以0.04mol·L柠檬酸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90:16:4:)为流动相,UV检测器(278nm),以二氯磺胺为内标。讨论了这些成分的提取方法和分离测定条件,此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梁作为实验材料,当盆栽高梁幼苗长至5-6片叶时,分别用50、100、150mmol/L的NaCl和Na2CO3处理。4天后分别测定高梁幼苗的鲜重、干重、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NaCl和Na2CO3胁迫条件下,和对照相比,高梁幼苗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随NaCl和Na2CO3浓度的升高,抑制笔伤害程度逐渐加重。Na2CO3对高梁幼苗的伤害程度明显大于NaCl。  相似文献   

20.
不同盐浓度对马铃薯实生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个不同组合的马铃薯实生种子分别播在含有0,0.2% ,0.4%和0.6%NaCl处理的土壤和MS培养基中,以调查NaCl对实生种子发芽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盐浓度的增加,实生种子生长受到抑制就越厉害,土壤中盐浓度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仅为14.3%-27.8%,达到0.6%时幼苗全部死亡;MS培养基中盐分达到0.4%时,幼苗的存活率为40%-46.7%,应先从培养基中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