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用生测法研究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MON810和Bt11小苗和心叶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初孵幼虫以及玉米叶片对暴食期4龄和5龄幼虫的杀虫效果.结果表明,2种Bt玉米小苗及心叶对粘虫初孵幼虫都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取食MON810和Bt11小苗的粘虫初孵幼虫第1 天的存活率分别为69.44%和86.11%,到第3 天时,取食Bt11小苗的幼虫全部死亡,此时取食MON810小苗的幼虫存活率仅为4.17%,到第7 天全部死亡,而此时在各自相对应的对照玉米DK647和NX4906小苗上幼虫存活率分别为91.66%和88.89%.取食MON810和Bt11心叶的粘虫初孵幼虫第2 天时幼虫存活率急剧下降,分别为13.89%和19.45%,到第7 天时,取食两种Bt玉米心叶的初孵幼虫全部死亡,而取食对照玉米心叶幼虫存活率分别为94.45%和97.22%,差异极显著.两种Bt玉米对粘虫4龄幼虫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取食的第11天 4龄幼虫全部死亡,对照幼虫存活率均为100%;在Bt11和MON810叶片上取食的粘虫5龄幼虫也不能存活,分别在取食的第11天和12天全部死亡,对照存活率分别为96.00%和98.00%,差异极显著.表明Bt玉米对粘虫初孵幼虫和暴食期的4龄和5龄粘虫都具有显著的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国第五次Bt乳剂应用协作会于1986年11月1~3日在武汉市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使用Bt乳剂防治农林害虫的经验。吉林省飞机喷施Bt乳剂防治玉米螟面积18万余亩,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每亩投资0.70壳,挽回损失4.90元,投资与收益之比为1:7。南方地区应用Bt乳剂防治园林害虫,茶毛虫、稻苞虫、芦毒蛾、苹果卷叶蛾、杨尺蠖等,效果相当于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护西红柿的产量和品质,生产“无公害蔬菜。”几年来我们用苏云金杆菌制剂“HD-1”(下称Bt)乳剂,在河北省保定、邯郸两市郊区西红柿田防治棉铃虫,取得较好效果。 菌剂 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厂产品。有Bt乳剂和复方(含氯氰菊酯2%)Bt乳剂两种。每毫升含活孢子100亿。使用浓度100~400倍喷雾,在卵高峰期部份幼虫初孵时进行防治,以辛  相似文献   

4.
1990年,在如皋县宏坝、新民两个蔬菜队,利用Bt乳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死亡率达70-96%。试验表明以下条件有助于发挥Bt乳剂杀虫效果。 适期用药 根据虫情测报,初卵期喷施800倍Bt乳剂,防治效果为10%:孵化盛期至一龄幼虫盛  相似文献   

5.
盖草能、禾草克、稳杀得和拿捕净是高选择性除草剂,适用于阔叶作物苗后茎叶处理防除禾本科杂草。1985、1987年在省植保站的指导下,在6个测报站、农科站进行了棉田防除禾本科杂草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总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药剂及处理: (1)12.5%盖草能乳剂30毫升/亩(南洋、许河为33.3毫升/亩);(2)12.5%盖草能乳剂50毫升/亩;(3)10%禾草克乳剂30毫升/亩(南洋、许河为33.3毫升/亩);(4)  相似文献   

6.
苏云金杆菌乳剂(简称Bt乳剂)于1982年试制成功。产品含孢子数 为120亿/克,1982年-1984年在16个省市,对菜青豆、玉米螟、杨小舟蛾、杨尺蠖等害虫进行防治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对Bt玉米、常规玉米、粘虫幼虫和其虫粪及虫害苗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同时研究了Bt玉米对中红侧沟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玉米健康植株的挥发物对中红侧沟茧蜂均有引诱作用;中红侧沟茧蜂对两种玉米的健康植株及机械损伤株挥发物之间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相对于Bt玉米,中红侧沟茧蜂更趋向于选择常规玉米的虫伤苗及玉米-粘虫幼虫-虫粪混合物的挥发物。与对照(寄生于取食常规玉米粘虫的中红侧沟茧蜂)相比,寄生于取食Bt玉米粘虫幼虫的中红侧沟茧蜂幼虫历期延长,出茧率、茧重、羽化率、蜂重均有显著降低,茧历期、蜂历期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杨玉洁 《植物保护》1991,17(3):47-47
Bt乳剂(湖北农科院微生物厂,活孢子含量120亿个/ml)200、250、300倍,二代棉铃虫卵盛期施药,亩喷稀释药液50公斤。1987-1988年在肥乡、临漳、曲周、成安4县进行Bt乳剂防治二代棉铃虫和控制伏蚜的试验。 生产示范,每县示范点面积30亩,Bt乳  相似文献   

9.
笔者1984—1986年,连续3年20余点次,用Bt乳剂、“7216”、“82—6(1)—2”3种苏云金杆菌制剂处理绿豆1000公斤,防治绿豆象效果较好。 Bt乳剂(湖北农科院植保所提供)为褐色粘稠液体,含菌12O亿/ml。“7216”和“82— 6(1)—2”(均为湖北生防站提供)含菌100亿/克,细度100目,含水4%左右,灰白色粉剂。3种菌剂均是1984年产。供试绿豆处理前无虫蛀或虫蛀7—10%,发芽率79—  相似文献   

10.
1985年6月25—27日,在湖北省农科院和北京市农业局的主持下,召开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多个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有关工厂的63位代表。代表们听取了“Bt乳剂研制及其应用”等4篇专题报告;参观了Bt乳剂防治玉米螟、菜青虫、国槐尺蠖现场;还观察了目标害虫超微结构的病变,证明Bt乳剂完整地保持了苏云金杆菌的生物活性;最后对Bt乳剂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Bt伴孢晶体毒素蛋白质,最低可检值7.79ng/0.15ml,灵敏、精确,具高度专化性。测定标准品HI—1—S—1980和Bt乳剂产品中伴孢晶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8.06mg/g粉剂和4.57—6.17mg/ml乳剂。用标准品与待测样品(Bt乳剂)的晶体蛋白质含量,就可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相对毒力效价。ELISA与昆虫生测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硬草是我县麦田主要禾本科杂草之一。常规除草剂绿麦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效果不稳定。为探索新型除草剂——骠马(Puna Supar)防除麦田硬草的药剂配方、最佳使用期、对硬草防除效果和最终对产量的影响效应,1990年我们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供试药剂 6.9%骠马乳剂(西德赫司特公司生产)、YZ—901增效剂(广东郁南化工厂产)。 (二) 处理方法试验共设7个处理:(1) 骠马50毫升,硬草立针期使用;(2) 骠马50毫升,硬草1.5~2叶期使用;(3) 骠马50毫升,硬草2.5~3叶期使用;(4) 骠马50毫升,硬草3.5~4叶期使用;(5) 骠马50毫升+“901”15毫升,硬草1.5~2叶期使用;(6) 骠马50毫升+“901”15毫升,硬草  相似文献   

13.
Bt与PuGV-Ps复配最佳增效配比筛选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0)昆虫病毒及其增效因子应用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1].作者借鉴已有方法,进行了苏云金杆菌制剂(Bt)与粘虫颗粒体病毒制剂(PuGV-Ps)增效作用最佳配比筛选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种监测棉铃虫对Bt杀虫晶体蛋白抗性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诊断试剂盒监测棉铃虫对苏云金杆菌(Bt)杀虫晶体蛋白(ICP)抗性的技术。将1日龄幼虫在含诊断剂量的饲料中(每毫升饲料含Bt ICP0.01mg)取食7天,以生长至3龄以上的个体作为抗性个体的判断指标;筛选出人工饲料中防腐剂剂量的最佳值为每350毫升饲料中含丙酸2.5ml。经对多个棉铃虫不同抗性种群的验证试验,证明诊断试剂盒检测抗性个体频率较为精确且应用简便。  相似文献   

15.
Bt乳剂防治玉米螟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地区1984—1986年开展了用生物农药Bt乳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投药防治一代玉米螟,以亩用Bt乳剂150克加细砂3.5—5公斤配制颗粒剂效果最好其减孔株率和减孔率都在80%以上。最佳施药期是在玉米心叶末期之前,具体时间应视各年气候而定,沈阳地区一般为6月30日至7月5日。  相似文献   

16.
番茄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夏、秋蔬菜之一,栽培面积大,近年来受棉铃虫为害日趋加重,轻则造成孔洞畸形,重则发霉腐烂,有的蛀果率高达25%以上;严重影响番茄品质和产量。1985—1986年我们用“HD—1”乳剂,分别在保定,邯郸郊区进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一、供试药剂 Bt乳剂和复方Bt乳剂(含菊脂0.2%)为湖北省农科院微生物实验工厂  相似文献   

17.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玉米上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玉米为防治粘虫提供了新的途径。从室内生测和田间抗性鉴定分别研究了转cry1Ab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对粘虫的杀虫效果。用4~7叶期转cry1Ab基因玉米心叶室内饲养1~3龄粘虫幼虫3、7和10天的死亡率分别为39.0%~92.0%、96.0%~98.0%和97.0%~100%,第14天全部死亡,而对照的死亡率分别为3.0%~8.0%、6.0%~20.0%和11.0%~28.0%,差异极显著。取食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幼虫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存活10天的幼虫其体重仅为取食对照玉米的9.0%。田间玉米4~5叶期,分别接1~6龄粘虫幼虫于转cry1Ab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心叶。转cry1Ab基因玉米上各龄期幼虫平均存活率仅为0.0~6.7%,极显著低于非转基因玉米的8.3%~80.0%。转cry1Ab基因玉米的危害级别0.1~0.7,显著小于非转基因玉米的2.1~7.3。结果说明转cry1Ab基因玉米YieldGard对粘虫各龄幼虫有很高的杀虫作用和田间控制效果,同时能有效保护玉米免受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防治不结球白菜生产中主要害虫,笔者通过设置不同的粘虫板和防虫网组合,对不结球白菜的3种常见害虫(菜螟、小菜蛾和白粉虱)进行诱集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黄色粘虫板对3种害虫的诱集效果要显著优于蓝色粘虫板;设置80目防虫网的设施大棚中3种害虫总体数量显著低于未设防虫网的大棚;通过灰度关联度分析表明,粘虫板的挂板方向和颜色对不同害虫的诱集效果有差异,平行于设施大棚方向的黄色粘虫板有利于诱集菜螟成虫和小菜蛾成虫,垂直于设施大棚方向的黄色粘虫板有利于诱集白粉虱。建议在生产秋季不结球白菜的设施大棚中设置防虫网,并同时悬挂垂直于大棚方向和平行于大棚方向的黄色粘虫板来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19.
1、在MS+2,4—D(0.1—3毫升/升)、B_5+2,4—D(0.2毫升/升)+激动素(1毫升/升)、MS+2,4—D(0.2毫升/升)+激动素(1毫升/升)等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大而紧实。2、下胚轴1、下胚轴3易诱导愈伤组织,且愈伤组织较紧实。3、在MS+2,4—D(0.1毫升/升)、MS+2,4—D(0.2毫升/升)+激动素(1毫升/升)、B_5+2,4—D(0.2毫升/升)+激动素(1毫升/升)等培养基上能分化出绿苗。4、籽粒苋不同品种对消毒剂的反应不同。用次氯酸钠消毒No_1、No_2品种效果良好;No_3品种用氯化汞消毒效果较好,次氯酸钠次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烟田悬挂粘虫色板进行田间诱集试验,评价4种不同颜色的粘虫色板(黄、蓝、绿、红)对靶标害虫的诱集效果及对天敌昆虫和其他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粘虫色板共诱到昆虫49种31 003头。其中,3种靶标害虫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和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占诱集昆虫总量的54.0%,非靶标昆虫占30.8%,益虫占15.2%,益害比为1∶3.6。蓝色粘虫板对瓢虫和食蚜蝇的诱集作用最强,黄色粘虫板对寄生蜂和草蛉的诱集作用最强,绿色和红色粘虫板对天敌昆虫无明显诱集作用。黄色和蓝色粘虫板在烟田大量使用对寄生蜂和瓢虫等天敌昆虫和烟田昆虫多样性有一定影响,应适时适地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