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紫云英北移陕西关中,从9月5日到10月25日每隔10天播种一期,共6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接种根瘤菌的基础上,9月各旬平均气温20℃左右或20℃以上,播后4-5天出苗,第一、二期播种的,播后15天长出2片真叶,4个根瘤,入冬初期,苗龄50-60天,由于建立共生关系,根瘤固氮,形成8-10片真叶和20个以上根瘤的越冬壮苗.在温度低,晚播时,出苗慢,根榴形成和真叶  相似文献   

2.
一、棉花生育期及一般生育情况调查 (一)出苗期:两片子叶平展为“出苗”。在观察区内出苗数达10%时为“始苗期”,50%时为“出苗期”,75%出苗时为“出苗盛期”。 (二)第一、三片真叶出现日期:真叶平展为真叶出现之标准。第一片真叶出现株数达总观察株数中50%时,为第一片真叶出现日期。(第三真叶期同。)  相似文献   

3.
大豆生长发育与根瘤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根瘤生长发育与大豆生长发育的关系,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持续观察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大豆根长、根系生物量、株高、植株生物量、根瘤重量和数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整个生育期内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变化均从缓慢增长、迅速增加、到迅速下降、再到缓慢下降的过程。株高、植株干重、根系干重和根瘤鲜重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的66天、72天、66天和60天。根长在出苗后一直处于较快增长期,到出苗后48天到78天均维持在一个不显著的缓慢增长期。而根瘤数量在出苗后的20天至30天迅速激增,然后经过一个缓慢增殖期,至54天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由此得出,大豆根瘤数量在植株生长早期迅速增长且在最大值附近维持较长时期;而根瘤鲜重生长规律同植株地下部或地上部干重的增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4.
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加工番茄一般7天出苗,出苗后5天长出第1片真叶,6天长出第2片真叶,一般苗期6~7天长1片叶.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 :15 %阿维·三唑磷乳油灌根对黄瓜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瓜出苗 ,长出第 1片真叶后 ,用 3 0 0 0ml/hm2 灌根 ,防治效果最好 ,且对黄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5,(8):6-8
通过观察记录16个自交系玉米品种的出苗期、出叶速度、叶片数、生育期,研究地膜覆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使玉米出苗期提前了2-3天;出叶速度在前期较慢,后期加快,9片叶之前平均为4.1天,9-14片叶时平均为3.2天,之后再次加快,达到2.3天;叶片数增加了1.5片;生育期缩短最多可达10天以上,缩短最少的仅为1天左右,平均为5.8天。  相似文献   

7.
徐闻 《今日农村》2005,(3):31-31
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将豆类蔬菜种子按3厘米左右的间距播在苗床里。当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后,将苗挖出,用消毒刀片把主根切去,再将切掉主根的豆苗按7~10厘米的间距扦插在苗床中,也就是将2~3根苗列为一丛,挹其下胚轴以下部分埋入土中。如在早春育苗.最好移栽在电热苗床,  相似文献   

8.
<正>绿豆是一种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原产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非洲、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中国、缅甸等国是主要的绿豆出口国。绿豆的主根系不发达,侧根多而细长,在根上着生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绿豆子叶出土后即枯死。第一对真叶为单叶,以后真叶为三出复叶。叶片着生处为节,节之间为节间,叶腋处生有腋芽。茎基部腋芽多形成分枝,绿豆茎分枝多,茎的生长习性因品种而不同,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  相似文献   

9.
双茎棉是全国著名植棉劳模吴昌吉同志和闻喜县广大贫下中农在棉花栽培管理上的又一创新试验。作法是:在棉苗出现两片真叶后,第三片真叶尚未展开前,连同第三片真叶,打去顶部生长点,使第一、二叶腋间的正芽发育成两根主茎。因为两根主茎同时现蕾、开花、结铃,故群众称为“双茎棉”。  相似文献   

10.
鹰嘴豆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鹰嘴豆(又称鸡豌豆、脑豆子),是野豌豆族鹰嘴豆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 生物学特性:鹰嘴豆的根是主根系,主根上生有4条纵排一次侧根.其根量很大,根瘤着生在主根上;其主茎和分枝通常呈圆形,主茎长一般为30~70厘米,大多半直立半披散型;叶片由两片托叶和一片羽状复叶组成,复叶互生,长5~10厘米,由叶柄和11~18片小叶组成;  相似文献   

11.
西葫芦苗期可划分为播种到出土、出土到第1片真叶出现、第1片真叶出现到定植前三个时期,各时期的管理各不相同。其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一、播种到出土这一时期以促进早发根、发好根为主。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夜间15℃~20℃,以促进出苗迅50%  相似文献   

12.
夏大豆茎叶生长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夏大豆茎叶生长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对47个品种(系)进行了2a的定株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每长出1片复(真)叶,需3.2d,积温90.5℃;中熟品种主茎第9片复叶展开前后始花,12~13片复叶展开时结荚;主茎节数与叶片生长期、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叶片生长期与出苗~始花、花荚期、鼓粒期、出苗~始荚、生育期、叶片生长期占生育期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了田菁生育期间新老根瘤更替和根瘤菌固氮作用,干物质 C/N 比和木质素累积。试验结果表明:1.田菁生育过程中有旺盛的新老根瘤的更替。主茎一真叶有效根瘤在主根上发生,主根有效根瘤教在盛花期达最大值,结荚期则减少16%,而侧根有效根瘤数则增加40.5%,从盛花期至鼓粒期单株有效根瘤数和衰亡根瘤数均增加。2.从盛花期到鼓粒期单株有效根瘤重量显著增加,虽然单位重量有效根瘤固氮酶活性降低,而单株有效根瘤固氮酶活性提高,增加固氮量。3.田菁鼓粒期较盛花期干物质量大并提高干物质 C/N 比和木质素含量,增加单株木质素积累。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05,(12):28-28
1.截根在西瓜4~5片真叶还没有匍匐生长时,用铲在离瓜根13厘米处直插下去,也可用犁深翻,但不能损伤主根.主要目的截断侧根.  相似文献   

15.
我们研究了不同类型花生在深厚土体中的各级根粗.各级根粗在整个生育期都是呈增长状态;在花生播种后第120天,立蔓型花生最大根级为五级,半蔓型和爬蔓型花生最大根级为七级;在各个生育时期的根系粗度均表现为主根最粗,随着侧根级数的增加,根粗依次变细.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用内吸杀虫剂处理棉籽毒杀小地老虎的效力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50%甲胺磷、50%久效磷及75%三九一一乳剂浸种和30%呋喃丹颗粒剂拌种,都有较好的毒杀效果.毒杀力高低与棉苗生长期(出苗后天数)及虫龄有密切关系。经简单效应方差分析,各生长期和各龄虫的组合,其毒效差异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以出苗后5-15天的子叶期对1、 2、 3龄幼虫和16~26天的1~2片真叶对1、 2龄幼虫毒效最高;3~4片真叶期对2、 3、 4龄幼虫毒效差。对1龄幼虫残效期长达出苗后39天。  相似文献   

17.
<正> 柑桔根结线虫病又叫柑桔根瘤线虫病,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发生为害。病株树势衰弱,严重者整株枯死。一般减产10%~15%,重者减产50%以上。 1.为害特点。此病原线虫为害根部后,使幼嫩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大小不一的根瘤。新生根瘤一般乳白色,后逐渐变为黄褐色。以细根和小支根受害最严重,有时主根和侧根也可受害,细根受害在根尖形成根瘤,小支根受害后除产生根瘤外,还引起肿胀、扭曲、短缩等症状。严重受害时,可产生次生根瘤,并发生大量小根,使根系交互盘结成团,最后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 5苗期的管理 5.1黄瓜的苗期管理 在出苗前,白天地温稳定在25~28℃左右,夜间为15~18℃左右;出苗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7~30℃,夜间为10~15℃.出苗前地温高可出苗齐,出苗后温度低可增加营养积累,加快苗芽分化,培养壮苗,为提高黄瓜的前期产量和提高抗逆能力打好基础.出苗后应在子叶展开时,每4天打1次400~600倍的百菌清和甲基托布津等农药防病.苗期一般不浇水,缺水时可少量喷水,以防止徒长和病害的发生.在第2片真叶露出时去掉小拱棚.  相似文献   

19.
经2a 47个品种(系)定株观察表明:大豆每长出1片复(真)叶,需3.2d,积温90.5℃。中熟品种主茎第9片复叶展开前后始花,12~13片复叶展开时结荚。主茎节数与叶片生长期、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叶片生长期与出苗—始花、花荚期、鼓粒期及出苗—始荚、生育期、叶片生长期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 白菜的生长量大,生育期短,需要在各个生育期保证营养的供应,才能加速生长,提高产量。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和一些微量无素。据资料记载:每667m~2产5 000kg大白菜大约吸收氮13.5kg,磷4kg,钾10kg。各生育期需肥量也不同,莲座期以前占吸收总量的10%,结球期占吸收总量的90%。 1 幼苗期追“提苗肥”。从子叶展开到真叶露心至8~10片叶,约15~20天为苗期。幼苗期生长速度较快,每日约增长2倍多,此期要求有足够的养分,吸肥占全生育期总量的2.4%。这时正是根和叶细胞及组织分化最快的时期。虽说需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