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某种兔场从法国进口一批珍妮种兔,因饲养管理不当,死亡近百只。其后,为预防巴氏杆菌病和魏氏梭菌病,分别注射了兔禽两用巴氏杆菌灭活菌苗和兔魏氏梭菌(A型)灭活菌苗,仍陆续发病23只,死亡13只。经诊断为巴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尽管广泛应用疫苗预防效果不错,但在部分地区出现效果异常,如一些接种过该疫苗的兔发病也屡见不鲜,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将损失降至最低。1发病情况2001年7月1日,某户饲养的杂交肉兔48只,其中1窝(7只)在87日龄时死亡2只,次日全部死亡。据户主称此兔群体在32日龄时已做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疫苗接种。户主对存活肉兔给予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未控制死亡。2临床症状及剖检2.1临床症状病兔突然抽搐,惨叫急而死,兔死后鼻孔流出淡红色血液,…  相似文献   

3.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俗称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用菌苗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防治。但由于病源多型和病因的复杂性,常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同时疫苗接种和药物的防治都会影响产蛋,表现为停产、产破壳蛋及药物残留。因此,对于蛋鸭生产群禽出败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笔者在基层工作十余年,坚持菌苗接种、环境消毒、加强饲养管理、药物治疗蛋鸭禽巴氏杆菌病,取得较好效果。1苗苗接种通常用弱毒冻干苗来进行禽巴氏杆菌病的防疫接种。但由于免疫保护期短,而蛋鸭饲养期长,免疫效果很难保证…  相似文献   

4.
某兔场长毛兔因接种禽出败G_(190)E_(40)弱毒菌苗而发生大批死亡,为引起重视,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某兔场于1986年4月从浙江引进一批西德长毛兔,曾进行魏氏梭菌、“兔瘟”疫苗免疫接种。为预防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于8月5日用禽出败弱毒冻干苗(禽出败G_(190)E_(40),某兽医生药厂生产,有效期为1986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每只颈背部皮下注射0.3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种家禽和野禽均可发生,其中以鸡、鸭、鹅最易感染。1998年潮安县凤塘镇某鸭场发生一起鸭注射禽巴氏杆菌活菌苗(即禽霍乱菌苗)后而发病的病例,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饲养鸭800多只,30日龄时开始发病,至60日龄时陆续死亡共200多只,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链霉素、氟哌酸、苦木等药物治疗,病情有所缓和,死亡数有所减少,但仍不能痊愈。经了解,该批鸭在发病前曾注射过鸭瘟疫苗及禽巴氏杆菌活菌苗,两次相隔一周,并在禽巴氏杆菌活菌苗中加入抗生素药物后一起注射。二、临床症状表现为精…  相似文献   

6.
程素平 《畜牧与兽医》2002,34(12):47-47
20 0 1年 5月下旬 ,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某个体肉兔养殖户饲养的肉兔发生了幼兔以腹泻、消瘦、逐渐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兔肝球虫与肠球虫的混合感染。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控制住了该病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兔场饲养的 2 8只 5 0日龄肉兔 ,自 5月 12日起发生以腹泻为主的疾病。 5月 2 0日开始出现零星死亡 ,5月 2 2日就诊时已死亡 13只 ,余 15只均不同程度发病 ,发病期间多次用氟哌酸饮水治疗 ,效果不佳。该批兔已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过兔瘟 兔巴氏杆菌 兔魏氏梭菌三联苗。该…  相似文献   

7.
信阳市平桥区某肉兔养殖场饲养360只不同年龄段的肉兔。2012年10月18日,1~3月龄幼兔开始发病,10月20日开始出现零星死亡,至10月22日已死亡15只,并且有将近50只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采用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该兔场所有兔均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二联苗。  相似文献   

8.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症状就突然死亡。现介绍1例孔雀感染禽巴氏杆病而死亡的案例。1发病情况江西省新建区长镇东湖巷夏某在自家楼顶饲养孔雀17只,另从农贸市场购进鸡2只,与孔雀同笼饲养,2016年2月3日鸡突然发病死亡,2~3 d后孔雀也陆续发病,并死亡8只。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海安县海安镇某个体兔场饲养的 2 8只 5 0日龄肉兔 ,自 5月 12日起出现以腹泻为主的病情。 5月 2 0日开始零星死亡 ,5月 2 2日就诊时已死亡 13只 ,余 15只均不同程度发病 ,发病期间多次用氟哌酸饮水治疗 ,效果不佳。该批兔已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种过兔瘟 兔巴氏杆菌 兔魏氏梭菌三联苗 ,该户饲养肉兔已有 3年历史 ,未发生过兔瘟。据畜主反映每年的 5~ 7月份饲养的兔子均有不同程度类似病情发生。2 临床症状除了 3只兔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外 ,其余 10只兔均表现皮毛粗乱 ,食欲下降 ,精神不振 ,腹泻。粪便呈褐色 ,有腥臭味 ,兔逐渐…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 山东省聊城市某肉兔养殖场共饲养新西兰种兔60余组,商品肉兔1500多只,均已注射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平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敌菌净、氯苯呱、磺胺二甲氧嘧啶等药物,以防止细菌病及球虫病的发生.2006年12月5日早上,畜主突然发现有一只约2月龄的肉兔死于笼中,接着有30多只肉兔出现精神沉郁和厌食,曾用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且病情蔓延,随后有60多只兔发病、20多只兔死亡,于是在发病的第4天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