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产业定位,将"绿色"植入粮食生产全过程。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省工节本",在创建区全面推行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本技术,示范带动全县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绿色、高质、生态的农产品,为推动水稻品牌化建设打下了基础。盘山县积极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通过整合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节本增效工程即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并且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节本增效要以“四节”为突破口,即节肥、节油、节种和节药。当前首先要抓好以化肥深施为重点的节本增效工作。 1994年农业部拨出无偿经费5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化肥深施技术。 化肥深施节本增效工程在全国分三个层次开展工作:在不同类型地区选择11个国家粮棉生产大县进行较高标准的技术示范;在农业部蹲点调查的  相似文献   

3.
2002年,河北省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应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中心,因地制宜、示范引导、重点推进,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耕作,标准化经营,大力发展外向型创新农业,抓好支柱产业的生产加工、保鲜、储运的机械化,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机械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提高,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了3个主要特点:一是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我省九个县(市)被列为农业部推广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示范县为了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科技兴农,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最近,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通知》,从今年开始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首先以化肥深施为重点。我省的辛集市、定...  相似文献   

6.
《农机科技推广》2016,(2):21-22
2016年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思路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关于扎实做好2016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和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中心任务,以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效能、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为重点,着力创新技术推广方式,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拓展推广服务领域,优化技术支撑服务,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业现代化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十三五"期间农业科技总体发展思路"十三五"时期,农业科技重点要做好"调整、优化、攻关、改革"四方面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调整科技创新方向、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推进重大科研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优化科技资源布局做优做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节本增效、生态环境和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在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机械化、加工、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新增岗位,补齐农业发展技术短板。加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  相似文献   

8.
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取得丰硕成果内蒙古农机局艾春,赵廷祥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是农业部部署的四项重点农业技术推广措施之一。其实质就是通过采取机械深施化肥等各项节本增效技术,实现节肥、节水、节种、节油、节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加粮食产量。1994...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搞好农业节本增效示范区建设,带动、辐射其他地区实施农业节本增效工程,特制定本办法。一、立项第一条立项原则围绕粮棉生产,重点实施机械化肥深施、精少量播种和机械化节水旱作农业工程项目;以增强农业节本  相似文献   

10.
要闻动态     
王丽  冰清  井林  丽红 《当代农机》2012,(1):60-61
2011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召开最近,2011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1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部署2012年重点任务,研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讲话。韩长赋指出,各级农业部门要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两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今年我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要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为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近几年内,要在原有工作的良好基础上,把大力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作为龙头,全面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在实施中,要大力引进、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大批先进适用的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促进我省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农业的发展。目前要抓好以下几项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大力推广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浦城、邵武、建宁、宁化建立化肥深施技术推广点农业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大力开展节肥、节种、节本、节药、低能耗等节本增效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活动。这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中部,松辽平原腹地,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有耕地近6.000万亩,地势平坦,具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优越条件。近些年来,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农业生产的现状,我们紧紧围绕:“节本增效”这个中心,主面实施节肥、节种、节水、节油,增加产量,增加效益的“四节二增”工程技术,不断地提高“两新”技术的转化率。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业节本增效工程是农业部“九五”期间大力推广的一项重点工程技术。丽江县于1996年被列入全国建设100个农业节本增效工程示范县。建设内容以推广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和作物节种技术为主,建设时间为三年,即1996年~1998年。三年内计划完成机械深施化肥面积1.6万hm~2的目标。在示范区建设的三年时  相似文献   

15.
1精量播种节种效果明显 近年来,国家提倡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措施,即推广以节水为中心的节种、节肥、节药、节工、节电等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其中节种效果明显,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一是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积极发展现代渔业。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科技运用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统筹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屠宰监管,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加强农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农业的效益问题关系竞争力,也关系农民的利益。现在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地板’抬升,另外一个方面,大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效益和增收的空间受到挤压,要在这个方面采取措施,特别是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再就是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总之,要通过节本增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时强调。  相似文献   

18.
<正>一、指导思想: 全省农机化工作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实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快  相似文献   

19.
改革才能生存,创新才能发展。面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市场需要山西省原平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坚持高屋建瓴,紧紧围绕节本增效和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的总目标,把科技创新和农民增收作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核心内容,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加快稻作机械栽培技术集成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有不可替代地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丰产,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在耕地有限、资源紧缺与高度集约化经营条件下,惟有依靠农机农艺生物技术三结合的稻作技术集成创新,实现传统稻作方式向机械化省工节本的现代化高产优质稻作方式转变,提高水稻单产与总产水平,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劳力紧张、环境污染,可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农艺农机生物技术集成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现代稻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与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