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当前,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6月1日前后是北方小麦收获季节,机械化作业为小麦秸秆还田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期特约介绍了山西省中南部冬小麦一年二作或二年三作生产区近年实践创新的小麦秸秆还田技术,以促进应用推广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先进、适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大中型农业机械,适应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农业生产需求;在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主攻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大力推广运用玉米板茬直播、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着力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秸秆打捆等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化技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和农机化技术示范区建设,组织实施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农机技术创新,逐步建成有代表性的试验、推广、培训、示范基地,探索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4.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水稻秸秆还田,也适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5.
1抓住主要环节 从玉米机械化生产全过程来看,机械收获是制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瓶颈,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中之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节本增效技术项目之一,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培养地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同时避免了由于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说实现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不仅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泰市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产业园区,拓宽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思路,加强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使得玉米免耕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青贮、机械化烘干技术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遴选了玉米生产主要环节的主推机型,并提出了下一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的建议,为保障我市粮食作物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8.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 重点是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及稻草还田机具等技术的推广。 二、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技术 三、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行走式灌溉系列技术与复式作业机具、机械坐水播种技术。 四、秸秆还田机械化及综合利用技术 包括: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收获、打捆、青贮配套机械化技术等。 五、粮食产地烘干机械化技术 六、设施农业工程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从在桓台县召开的全省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科技推广工作要以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为重点,搞好重点农时、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科技推广,努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现新突破。会议提出,推广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抓好机具创新。支持和引导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机企业,加强产学研推合作,引进研制和开发生产适合我省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模式所需机械,不断提升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就是将农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成熟收获后的秸秆或玉米生长至蜡熟期时的带棒青秸秆,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工艺技术,按照一定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利用成肥料、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饲草料、生活燃料和工副业生产原料的过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秸秆饲草料加工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秸秆其它加工利用等技术。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就是在谷物收获后,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收获果穗后留在田间的作物茎秆就地直接还田的一项农机化实用技术,它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持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近20年来,山西省在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方面已经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模式,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也已日趋完善。现就2种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1.高秆作物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的3种主要模式及工艺(1)直接粉碎还田模式和工艺。①技术原理。采用秸秆粉碎机直接将收获后…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达6亿多t,焚烧秸秆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空气污染等一系列不良后果。作物种植作业次数多,工作量大,效率低,种子、化肥易过量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是土壤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实施了"基于秸秆还田的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推广"项目。试验研究表明,小麦全程生产机械化集成技术可以解决有机肥投入减少、化学肥料投入上升的问题,提高土壤  相似文献   

13.
从玉米机械化生产全过程来看,机械收获是制约玉米机械化生产的瓶颈,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中之重。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农业部近年来重点推广的节本增效技术项目之一,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培养地力,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效,同时避免了由于秸秆焚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所以说实现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不仅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山东省济宁市积极探索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玉米机收率突破93%,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田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是,花生、大蒜、棉花等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缓慢,目前只有耕整地环节实现了完全机械化,种植、收获、机械植保等关键生产环节机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展示活动共设立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主题展区和6个指定展区,分别展示了油菜、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实际案例,聚焦于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主要环节的技术模式的选择及机具配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米机械化播种、秸秆还田、机械化收获3个主要环节的分析与探讨,提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思路及应采取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聊城市农机部门在全市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把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上来,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8276台(套),约80%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有秸秆还田装置,能实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两项任务,纯秸  相似文献   

19.
<正>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有的秸秆还田效果不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润州区被首次列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全区水稻播种面积290 hm2,小麦播种面积56.27 hm2,油菜播种面积219.33 hm2,玉米大豆等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19.33 hm2。全年实际产生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5 200 t,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69.6 hm2,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数量2 100 t,水稻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到77.8%,高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指标12.8百分点。秸秆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