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对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其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具有PAE。目前许多国家已将PAE作为评价抗生素抗菌药效的重要参数和设计临床给药方案的重要依据。抗生素后效应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清除药物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现象。PAE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的抗生素必须达到并且维持有效血液浓度才能发挥作用的观念,加强了人们关于药物对细菌繁殖规律影响的认识。鸭型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上畜禽常见致病菌,危害性很大,严重影响了畜禽业的发展。而由白头翁、连翘、黄芩、柴胡(具备清热解毒,消炎抑菌等作用),提取液与盐酸环丙沙星组成的复方制剂——菌利康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我们对其PAE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优化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减少抗生素给药剂量,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也能保证药物的抗菌效果,充分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后效应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抗茵药物大都具有抗生素后效应(PAE),可以利用PAE在设计给药方案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合理联用,现已作为评价兽药药效的一个新参数。本文就PAE的产生机制、抗菌药物的PAE及其在兽医兽药上的研究与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抗菌药物大都具有抗生素后效应(PAE),可以利用PAE在设守、给药方案时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合理联用以及作为评价兽药药效的一个新的参数。本文就PAE的产生机制、抗菌药物的PAE及其在兽医兽药上的研究与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后效应与动物科学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菌药物应用以来,人们只是根据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药动学参数确定给药间隔时间和给药剂量。自从上世纪70年代提出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开始对这一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抗生素后效应(PAE)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维持一段时间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次实验采用试管溶液二倍稀释法测得沙拉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μg/m L和1.0μg/m L,安普霉素对两种菌的MIC值为2.5μg/m L和0.63μg/m L。试验分别以1MIC、2MIC、4MIC并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然后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短暂接触后1.5h,采用千倍稀释法清除抗生素,然后与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按公式PAE=T-C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在1MIC时,单用沙拉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分别为0.92士0.28h、1.15士0.31h,而沙拉沙星与安普霉素联合应用在1MI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分别为1.68士0.26h,1.45士0.25h,比较可以得出,两种药联合应用可有效延长PAE。再者,两种药联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药物浓度为2MIC和4MIC的PAE分别为为2.05±0.35h、2.13±0.27h和3.47±0.32h、2.47±0.34h。可得PAE大小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并推测其最佳接触时间为4h左右。  相似文献   

6.
采用菌落计数法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股部感染模型,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试验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在体内对3种细菌均有较长的体内PAE,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PAE也相应的延长,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3种细菌的体内PAE呈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肠杆菌对许多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指导临床及生产用药,对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杆菌有极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氯霉素和强力霉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的次选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亦可用于大肠杆菌的防治。摘自《山东畜牧兽医》抗大肠杆菌药物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内标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经静注、口服两种途径给药后在雏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以菌落计数法测定了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球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静注和内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式模型和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静注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3313h、t1/2β5.9940h、Vd7.5246L/kg、AUC5.6916μg/(mL·h)、CLB0.8935/(kg·h)。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3029h、t1/2K6.5128h、tmax1.2100h、Cmax0.5159μg/mL、AUC5.1329μg/(mL·h),生物利用度为90.18%。抗菌后效应(PAE)结果如下,浓度分别为0.5MIC、2MIC、4.MIC的单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6464±0.0294)h,(1.2077±0.0284)h,(1.6529±0.0496)h,对金葡球菌的PAE测定值分别为(0.5660±0.0075)h,(1.1746±0.0057)h,(1.4913±0.0257)h。  相似文献   

9.
兽用氟喹诺酮类猪体内、外抗菌后效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种兽用氟喹喹诺酮药物在体外对猪链球菌、大肠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后效应(PAE),最长者可达3.23h,且PAE受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浓度,细菌种类及接种量,药物与细菌的接触时间的影响。研究通过在猪的皮下埋植组织笼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成功的应用于沙拉沙星对猪链球菌,猪大肠杆菌的体内PAE研究。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沙拉沙星在体内在2种细菌均获得了较体外长得多的PAE(P<0.01),其中对猪链球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3.84h,对猪大肠杆菌最长的体内PAE值达2.87h.  相似文献   

10.
兽药天地     
<正> 抗生素后效应系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在抗生素被清除的情况下细菌生长仍受抑制的现象。近年来抗生素后效应研究发现许多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与药物的高峰浓度密切相关,有明显的剂量(浓度)依赖性,体内抗生素不必始终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之上。在 PAE 期中的细菌许多特征发生了改变,使得在治疗中可以延长给药间隔,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降低用药费用。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 G~+球菌有较明显的 PAE 且呈浓度依赖性。对 G~+杆菌的 PAE 属部分剂量依赖性,且药物浓度降低时,使细菌形成丝状体,其 PAE很短或为负值,在高浓度时使细菌成为球状体,产生明显的 PAE。如头孢孟多,头孢唑林,头孢哌酮,萘夫西林,青霉素的浓度大于最低抗生素(MIC)或最低杀菌浓度(MBC),接触时间为1.1~3.8小时时,对金葡菌的 PAE 分别是3.9、1.2~4.5、4.6、3.0、1.4小时。对粪肠球菌,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在4倍 MIC 以上时显示较长的PAE,而头孢菌素类很小。对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川西北牧区的家畜棚圈及利用现状,指出了棚圈暖季开发利用的途径及其潜力,提出了暖季开发利用的技术操作要点,对牧区助农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盛世紫花苜蓿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盛世紫花苜蓿新品种的栽培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椎实螺在世界上约有30多种,分布很广。它的许多种是人、畜、鱼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传播寄生虫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氯硝榴胺控释剂杀灭椎实螺的效果观察,确认氯硝榴胺是一种高效而又安全的杀螺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寒牧区引进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川西北高寒牧区在不同区域引进不同品种的杂种黄公牛的适应性观察,结果:从金川、黑水两县引进的黑黄杂种公牛的适应性最好;从甘肃临夏引进的西黄杂种公牛次之,黑黄杂种公牛稍差。建议在阿坝州半农半牧区建立(黑×黄)和(西×黄)黄牛改良制种点,为牧区牦牛三元杂交改良提供种源。  相似文献   

15.
草地火灾生成原因及火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渡  崔鲜一等 《四川草原》2002,(3):39-41,46
火是管理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工具。草地火包括自然火和人为火,长期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起着作用。草地火管理可用计算机模型预测自然火烧或计划火烧等火行为,来取得可预测的资源管理目标、灾情评估数学模型和减灾系统工程,开展研究和监测保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川西北草原建设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草原保护、生态建设、治理沙化退化的目标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A simple microplate method of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detecting antibodies to bovine leukosis virus (B.L.V.) is described. The antigen consisted of a solution containing the two major antigens of the B.L.V. (gp 51 and p 24) obtained by a technique of purification using CN-Br activated Sepharose 4B. This E.L.I.S.A. was compared with the agar gel immunodiffusion test (A.G.I.D.T.) in a study of 545 bovine sera. The total discrepancy rate between the two tests was 11% with a better sensitivity for E.L.I.S.A.  相似文献   

18.
对夏秋期养蚕布局再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建潮  吴华 《江苏蚕业》2000,22(3):35-36
夏秋期的养蚕布局自“四改三”以来,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这种布局为蚕桑生产的发展,茧丝绸出口创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这种布局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显得不适应,暴露出不少弱点。因此,对夏秋期的养蚕布局有必要进行再调整。1从茧丝绸市场看调整布局,提高茧质的必要性 栽桑养蚕的目的是收获蚕茧,而收获的蚕茧必须全部进入市场,顺利成交,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近年来,茧丝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就国内蚕茧市场而言,缫丝厂对蚕茧不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于2000-2003年对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生产适应性、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等进行观察测量,并采用国内种植最多、表现最好的国外引进品种Fawn苇状羊茅为对照。结果表明,长江1号苇状羊茅的鲜草、干物质及种子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2.5%、10.4%、30.8%,且达到显著水平,为指导大面积生产种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1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IAT)引入6095刚果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 G.et E.CIAT6095),1992-1993年在网室和田间进行生态适应性观测,1994-199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9-2004年进行区域试验,1999-2005年在海南、云南和福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产草量达209865.83 kg/hm2·a,极显著(P<0.01)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brizantha cv.Reyan 6)54.43%,高于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B.decumbens cv.Reyan 3)43.76%;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喜湿润热带气候,适宜在海拔1000~2000 m,年降水1000 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良好的耐旱能力,在pH4.5~5.0和极端贫瘠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持久性和丰产性;适于建植高产、优质、耐久的放牧型草地;固土护坡能力强,适于作水土保持的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