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淡水白鲳“口腔下颔疖”病,是一种新发现的鱼病,在鱼的口腔内下颌上生疖,发病数量多,病情发展快,极易死。经多方治疗,使病查得到康复。  相似文献   

2.
<正>淡水蓝鲨俗称虎鲨。2014年3月,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养殖车间出现淡水蓝鲨死亡现象,经初步诊断确定为鳃霉病,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鱼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现场情况2014年3月12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工厂化养殖车间多个养殖池内漂浮着数量不等的淡水蓝鲨死鱼,发病养殖池7个,面积共280米2,养殖池排换水系统、微孔增氧设施完善,水深1.8米,水温22~24℃,每池死鱼数量1~6尾,发病个体0.6~1.5千克。该养殖车间内的淡水石斑鱼、罗非鱼未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钦东  张婧一 《齐鲁渔业》2004,21(10):26-27
近年来,随着淡水渔业持续、快速发展,山东省的淡水养殖业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集约化精养高产成为淡水重要的养殖模式。然而,精养高产池塘冬季大批死鱼情况却越来越严重,为此,我们对精养池冬季死鱼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达到提高越冬成活率,减少死亡,增加经济效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江苏如东县水产养殖场是以淡水养殖为主的一家大型养殖单位,近年来出血病在我场横行,严重地影响了渔业生产,我们一直在寻找对症的良药。今年6月初又有一池塘发病时,我们用“水族乐”进行试验: 1.该池塘18.2亩,水深2米,6月6日死鱼15公斤,以鳊鱼为主,病鱼特征为腹鳍、背鳍、下颌。体表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尸检内脏充血,切开肾脏和肿胀的脾脏时有流质的内溶物流出,经我们诊断为典型的暴发性出血病。曾用生石灰1320公斤,计54ppm进行治疗,但未收到明显效果。6月7日死鱼22.5公斤,6月8日列鱼22.5公斤。没有好转,下午使用“水族乐”采用全池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淡水池塘秋冬季鱼类发生死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分布有大面积的淡水养殖池塘,这些养殖池塘由于处于沿海盐碱地,养殖池水一般有一定的含盐量,盐度通常在2~4。从每年秋末冬初的11月初至第2年的3月底,池塘水温较低,处于越冬期的养殖鱼类较少摄食,一般传染性和侵袭性鱼病较少发生。但多年来,该地区每年均有一定面积的池塘发生死鱼现象。通过对发生死鱼池塘水化学、浮游生物组成和养殖过程药物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殖池中,工业废水的进入,渔药在水体的残留;单产的提高,使养殖池中生物的排泄物、死体及有机残体在底部积累,当这些有害的物质长期得不到有效分解,就会使水质恶化,养殖鱼类难以生存,引发泛塘死鱼,养殖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淡水白鲳淡水白鲳生长快、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能高密度养殖。我们水产站1994年夏季网箱养殖淡水白鲳鱼两箱。每箱成鱼产量380公斤,饲料系数为2.1。现将技术情况介绍如下;一、网箱的制作和设置;1.淡水白鲳上下颌有齿,网箱宜用塑料网片缝制。网箱...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我国东南部地区发生了持续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了大量养殖鱼类死亡。由于冻伤死鱼规模大、数量多,有的养殖区已不能及时清捞处理,造成鱼塘四周、水渠等地方堆积,有的丢弃于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随着气温的升高,引起冻伤死鱼腐烂,发出腐臭味,产生的腐败菌、厌氧梭菌等病原微生物,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也可通过空气等媒介物传播给其他动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邕宁县水电局清水泉养殖场,于1996年10月26日从南宁市水产良种场购回22000尾4-6cm的淡水白鲳鱼种,投放于清水泉水库的一个网箱中进行越冬养殖。白鲳进箱后第2天开始发现死鱼,10月28-30日死鱼达到高峰(每天死鱼1000多尾)。经诊断,白鲳是患了小瓜虫——水霉综合症而死亡,经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治好了该网箱内的白鲳综合症。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日,烈日炎炎,高温持续。记者在中山市生鱼养殖区走访时发现,有部分塘生鱼苗出现烂头烂尾等烂身病,并有不少死鱼漂浮于水面。据了解,每年夏天,当地养殖户备受高温死鱼困扰,今年更甚,损失不小。那么,如何在高温天气下,让生鱼安然生长呢?为了解决广大养殖户的困惑,减少养殖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青浦水系发达,水产养殖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1月22-23日,青浦区金泽镇某水产养殖场出现死鱼事件,笔者于23日晚接报,并于24日上午前去死鱼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通过询问养殖户发生死鱼事件的经过和日常养殖情况,并对水质和濒死鱼进行检测分析,找出本次死鱼事件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为后续此类事件提供参考。1.养殖情况调查通过向养殖户询问,了解到发生死鱼的池塘水面积8亩,采取轮捕轮放的方式养殖花白鲢、青鱼、鲫鱼等常规鱼,多年未进行干塘清淤。  相似文献   

12.
一、渔排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检测 2008年10月9日,深圳东部某片区海上养殖渔排有少部分渔排发现死鱼,次日养殖区内其他渔排网箱又发生大量死鱼现象。随后多个渔排刚箱陆续出现养殖成鱼和鱼种死亡的情况。接到渔民报告后,渔政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进行死鱼情况调查、水质监测和病鱼检测。排除水质污染死鱼事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姜峰 《科学养鱼》2003,(9):47-47
鳜鱼养殖,由于它食性的特殊性,不食死鱼、死虾,一定要吞食活体饵料鱼。淡水养殖中正常使用药饵的方法对它无法实施,所以对它的病害防治,特别是蠕虫类的指环虫病比较难防治。指环虫一般外用杀虫药无法杀死,它的危害比较大,能够引起大面积死亡。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生产中我们对此病的防治方法,实践证明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肢虾、白对虾,因其壳薄体肥,生长速度快,盐度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在我国广泛养殖。根据我们三年的养殖经验及走访调查发现,不同养殖户的养殖成活率相差很大,有的高达88%以上,而有的则不到30%。现将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活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归纳分析如下:一、影响因素1.虾苗淡化程度由于南美白对虾属海虾淡养,在海水中育苗后在淡水中养殖,虾苗从海水向淡水过渡时极易发生应激反应,处理不当会引起大批死亡,故虾苗的淡化程度要求越低越好,最好是培育用水的盐度降到1‰以下,接近淡水,并稳定培育3天以上,以降低淡水…  相似文献   

15.
张忙友 《水产养殖》2011,32(6):51-51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链球菌病2008年在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四大养殖区局部慢性发病,2009年7月在肇庆、湛江和茂名突发,病情迅速蔓延,9月重灾面积达80000亩,死鱼达10000t,经济损失6000万元。2010年4月病害首袭海南,养殖户深受其害,随  相似文献   

16.
随着淡水渔业集约化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密度高、吃食鱼占比大以及过量投饵致使池底残饵与粪便过多,引起水质严重恶化,从而导致养殖鱼类体质下降,生长缓慢,发病率越来越高,大量死鱼的事故时有发生。其中肝胆综合症就是近年来危害北方地区四大家鱼(鲤、草、鲢、鳙)养殖的一种严重的鱼病,成鱼和鱼种都可发生。该病发病率高,死亡量大,治疗难度大,如不能及时提前发现,就会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相锋  郭芩 《畜禽业》2013,(6):24
<正>近年来,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有的地方将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污水排放到畜禽养殖场周围的沟塘,到了夏天苍蝇满天飞,恶臭扑鼻,脚不能走路,特别是遇到连续雨天,雨水将粪便冲的满地流淌,严重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污染,有的甚至影响到鱼场,造成大面积的死鱼,给渔民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面积死鱼事件屡有报道,其场面可谓触目惊心,令人惋惜。确实,随着水域环境的日渐恶化和水产养殖集约化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死鱼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19.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而大规格鱼种是稳产高产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市淡水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格鱼种的放养量必然会大幅度增加,成鱼养殖的矛盾也将日益尖锐。大规格鱼种的短缺成为淡水养殖发展的严重障碍,只依靠一些生产单位的鱼种池培育,已不能解决和适应放养的需求。生  相似文献   

20.
我省水产科技事业,是在建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五十年来淡水养殖科技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有的领先国际水平,有的达到国家水平。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强大生产力,有力地推动我省淡水养鱼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历史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