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是婴幼儿的最佳食物来源,而乳清蛋白是营养和活性物质的基础,其中生物活性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研究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4种酶制备抗氧化活性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乳清蛋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最适于母乳乳清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此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 7.21、反应温度50.03℃、酶与底物比(E/S)4 486.68 U/g、酶解时间5h;影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因素大小为:酶与底物比>温度>pH值.利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过滤色谱G-25、G-15分析得出组分峰Ⅰ抗氧化活性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0.31%.  相似文献   

2.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家蚕丝素蛋白制备抗氧化肽,考察水解pH、水解时间、加酶量、底物浓度、水解温度5个因素对水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水解工艺条件,并调查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对热、酸、碱和体外肠道消化的稳定性,测定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家蚕丝素蛋白水解产物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水解pH 8.69、水解时间60 min、加酶量3035 U/g、底物(丝素蛋白)质量浓度26.80 g/L、水解温度53.89℃,在此条件下制备获得的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5.16%.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中性环境中抗氧化活性很稳定,但在强酸和强碱环境中抗氧化活性明显降低;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未消化处理对照组提高了9.43百分点.分子质量小于5 kD组分是家蚕丝素蛋白抗氧化肽的主要活性组分.研究结果为家蚕丝素蛋白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值花黄酮的最佳工艺,研究该方法下啤酒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法研究了不同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对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提取啤酒花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酶解法明显提高啤酒花黄酮的提取率,最佳提取条件为:酶量为2 mg/g,酶解p H值为4,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 h,啤酒花总黄酮提取量55.7 mg/g,明显高于传统提取方法的总黄酮提取率38.5%,并对·OH和DPPH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高于常用的抗氧化剂天然维生素C对两者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温脱脂豆粕,经65%乙醇变性处理后,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大豆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p H、底物质量分数、酶用量(E/S)和酶解温度等因素对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酶解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60℃,底物质量分数7%,酶用量(E/S)5 300 U/g,p H 9.5,此条件下,蛋白水解度达最大,为21.54%。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法进行脱盐浓缩,又分别用改进的亚油酸-硫氰酸钾方法和邻苯三酚法对产品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方法的脱盐率为95.12%,大豆肽清除自由基能力的顺序和抗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黑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水解黑豆蛋白制备黑豆多肽,同时以超声波辅助水解过程。以蛋白水解度为表征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复合酶比例、底物浓度、加酶量、反应时间等5种因素对黑豆蛋白水解度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黑豆蛋白肽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水解黑豆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00 W、酶配比7∶3、反应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52℃、底物浓度5%、加酶量800 U/g、反应时间4 h。黑豆多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ABTS+·)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并优化以雄蚕蛾蛋白粉为原料酶解制备活性肽的工艺技术,有助于研发具有功能活性的雄蚕蛾保健产品。首先以雄蚕蛾蛋白的水解度和肽得率为考核目标,对酶解工艺中的酶解液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种类及其配比、料液质量浓度及酶用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 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浓度等4个因素的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并使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数据做回归分析,验证试验结果提示建立的雄蚕蛾蛋白酶解效率预测回归模型对实测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最终确定以Alcalase蛋白酶和丹尼斯克碱性蛋白酶对雄蚕蛾蛋白粉进行联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液p H 9.5,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30 min,料液质量浓度70 g/L。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雄蚕蛾蛋白粉的水解度为27.32%,肽得率为50.43%,酶解效率综合值为40.47%。  相似文献   

7.
大米蛋白胃蛋白酶酶解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评定指标,用胃蛋白酶酶解大米蛋白,旨在确定其酶解物体外抗氧化作用最佳的酶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酶解温度为37℃时,影响大米蛋白胃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效果的因素大小排序为:pH酶浓度底物浓度酶解时间;最佳酶解条件为:pH1.4、酶浓度5%、底物浓度8%、酶解120min,此条件下酶解物的羟自由基清除率为72.78%,多肽浓度为5.49mg/mL,水解度为15.62%。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黄粉醇溶蛋白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玉米黄粉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p H、温度和时间作为研究对象,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通过Box-Behnken进行3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加酶量(E/S)为8.00%,p H为9.30,温度为52℃,酶解时间为4 h,在这个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83.06%。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得的乳清蛋白抗氧化肽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副产物少,有发酵的芳香,安全无毒。主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乳清蛋白抗氧化肽,通过菌株的筛选及乳清蛋白肽制备条件的优化,得到乳清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发酵最终水解度为9.36%,菌株活力达到8.5 LogCFU/g,且产酸能力较强,因此选择瑞士乳杆菌CICC 22818作为最终发酵菌株。发酵乳清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乳清蛋白含量10%,发酵时间63 h、发酵温度43.3℃、接种量3.5%,此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6.4%,同时乳清蛋白肽纯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到35.62%,·O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0.58%。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玉米黄粉蛋白为原料,采用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小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5种酶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显著(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SI)为1.679,可作为制备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的最适水解酶。以加酶量(E/S)、p H和底物质量浓度作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4因素3水平分析,得到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2.0 g/L、pH 8.0、底物质量浓度80.0 g/L和酶解温度40℃;酶解90 min;在这个条件下,玉米黄粉免疫活性肽水解度可达12.50%。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酶解法制备螺旋藻抗菌肽的最佳酶解工艺,试验采用液体生长抑制法,以抑菌率为指标,比较了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酶解产物对大肠杆菌BL21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底物浓度为0.8 g/L、酶与底物比为12.5%、温度为45℃、pH值为6的条件下酶解4 h,获得的抗菌肽抑菌率可达71.61%。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脱脂豆粕的利用率,试验选用碱性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组合从脱脂豆粕中提取大豆抗氧化肽,以加酶量(E/S)、温度、p H及时间为自变量,以酶解液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各因素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提取大豆抗氧化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E/S)5%、温度58℃、p H 10及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89.94%,与预测值90.69%的相对误差小。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是以豆粕为原料提取大豆肽的工艺条件筛选,以水解率和产品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水解条件的优化分别确定水解温度、p H值、固液比和水解时间,并经正交试验结果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采用酶法制备大豆肽的条件筛选,分别进行单酶、双酶及三酶的最优提取条件的筛选,最终确定最佳复合酶配比,即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为1??2??3,酶解条件是p H值8.5、温度50℃、时间为4.5 h、水解率为86.39%、苦味值为2。三酶复合,既能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水解率,又能大大降低了酶解液的苦味值,采用三酶复合酶解的方法较为适用于工业上生产高收率、低苦味大豆肽。  相似文献   

14.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分析酶解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底比对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工艺参数,再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实验进一步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水解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螯合能力4项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底物质量浓度2.5 g/100 mL、酶底比3.5%。以上述最佳参数为酶解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确定的酶解条件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5.
酶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是蚕蛹蛋白深度开发的途径之一。以ACE抑制率为响应值,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温度、酶解pH和加酶量等因素对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制备ACE抑制肽的活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酶解pH、酶解温度、加酶量。获得碱性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8℃,酶解pH 9.0,加酶量3 500 U/g。在此条件下,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ACE的理论抑制率最高可达96.67%,验证值为96.49%±1.75%,IC50值为0.102 mg/mL,预测模型可靠性高,可应用于蚕蛹ACE抑制肽的酶法制备。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豆粕短肽含量,有效促进其吸收利用,试验通过对豆粕蛋白氮溶指数(NSI)的研究选择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11,酶量4 m L,温度50℃,酶解3 h;风味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是p H值7.0,酶量2.5 g,温度55℃,酶解2 h。经二次酶解后,豆粕蛋白在p H值为7时其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CA-NSI)可由原来的8.3%增加到72.3%,短肽含量增加近10倍。说明经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降解后将大大提高豆粕蛋白的吸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鸭血球短肽的优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筛选水解效率高且脱色效果好的商业蛋白酶,建立血球短肽的优化工艺,比较其在酶解前后营养特性的变化,研究其功能特性与体外抗氧化能力,以研发功能性血球短肽产品,为家禽血液资源高值化的转化利用与深度挖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借鉴。比较酶种类、酶浓度、温度、p H、水解时间等因素对蛋白酶水解度(DH)、脱色程度、水解物产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血球短肽的最佳工艺,对血球短肽进行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性能评价。确定酸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酶,其水解鸭血球蛋白制备短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酶用量6 000 U/g,温度50℃,p H 3.5,水解时间7.0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5.10±0.65)%,水解物产量为(60.09±1.77)%。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水解产物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酶解对血球蛋白有明显的降解作用,酶解产物主要以3 ku以下的短肽为主,其中1 ku以下占大部分(62.82%)。血球短肽粉呈乳白色,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53.31%),鸭血球蛋白酶解后的溶解性大大提高(60%),且具有良好的乳化稳定性。血球短肽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随血球蛋白浓度的提升,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与超氧阴离子能力随之愈强,还原力也逐渐增加。由此可见,酸性蛋白酶可有效水解鸭血球蛋白获得氨基酸含量丰富、溶解性好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白色血球短肽,可以作为功能性原料应用于食品与饲料中。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卵转铁蛋白为原料,利用胃蛋白酶酶解技术制备抗菌活性肽,优化实验条件,确定分子量范围。结果表明,胃蛋白酶酶解卵转铁蛋白制备抗菌肽在温度为40℃,pH值为2.0,底物浓度为4%,酶的加入量为1%,水解时间为2 h时,抑菌率达到90.36%;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底物浓度及酶与底物浓度比对抑菌率的影响显著性水平达到0.05。并对在最优条件下得到的抗菌活性肽进行HPLC分析,确定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主要在5 000~9 000之间。  相似文献   

19.
前期研究提取了大鲵皮明胶,将其酶解后制备生物活性肽,为了进一步拓展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试验以木瓜蛋白酶为工具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大鲵皮明胶水解工艺,并考察酶解肽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对大鲵皮明胶水解最佳工艺为加酶量3 000 U/g、温度55℃、pH值7.5、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26.79%。大鲵皮明胶肽中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相对较高,占总氨基酸的49.64%,分子质量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500~5 000 u,占总酶解产物的79.89%。大鲵皮明胶肽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清除能力,其清除率达到50%,所对应的样品浓度(IC50)为6.99 mg/mL。说明该条件下制备的大鲵皮明胶肽可作为潜在的抗氧化肽。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黄芩提取物,本试验对比水提和醇提两种提取方式,并将提取物冻干后复溶成水提水溶、醇提醇溶、醇提水溶三种状态,以胃肠模拟消化后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O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五种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综合秩和比(RSR值)为判断标准,确定出最佳的提取溶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其提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再结合析因设计试验分析提取工艺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RSR值排序的结果表明:两种冻干粉在复溶后的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提水溶、醇提水溶、醇提醇溶。单因素试验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保持微沸,提取时间120 min,液料比50:1(mL/g)。析因设计试验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保持微沸,提取时间120 min,液料比60:1(mL/g)。优选的工艺提取液其经过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9.4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8.85%、·OH自由基清除率为48.63%、总还原能力为0.49、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28.87%,可为黄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重要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