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谦  宋晓红 《四川畜牧兽医》2013,40(6):22-23,25
为了验证清瘟败毒饮的解热抗炎作用,本试验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观察清瘟败毒饮的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清瘟败毒饮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清瘟败毒饮能明显抑制内毒素引发的家兔发热反应,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清瘟败毒饮具有一定的解热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留英 《动物保健》2014,(10):56-56
“清里剂在方剂学中有一大类的方剂内容,它包括针对于脏腑热证的各种方剂和清热解毒剂、清热凉血剂等等。但是.在禽病治疗中常用的并不多,主要有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一、清瘟败毒散(饮)清瘟败毒散既是经典方剂“清瘟败毒饮”的散剂剂型,是禽病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成品中兽药。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联合应用清瘟败毒饮和西药治疗犬瘟热的效果。将2013年7月-2015年5月通过检查确诊的20例犬瘟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清瘟败毒饮和西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经治疗,有15例治愈,治愈率为75.0%,5例死亡。患病动物厌食、结膜潮红以及稀便等症状明显改善。联合应用清瘟败毒饮和西药治疗犬瘟热,效果显著且良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清热凉血方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效果以及对紧密连接ZO-1蛋白损伤的防治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检测清热凉血方对大肠杆菌的直接抑菌作用;进一步使用清热凉血方预防或治疗处理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Z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最后使用硝酸铝显色法、硫氰化钾-三氯化铁法以及浓硫酸-苯酚法检测清热凉血方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含量。抑菌结果显示,白头翁汤、牛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250 g/L;RT-qPCR结果显示,预防效果最好的是牛角地黄汤,治疗效果最好的是牛角地黄汤和清瘟败毒饮;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预防效果最好的是白头翁汤、清营汤和清瘟败毒饮,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清瘟败毒饮;有效活性成分检测显示,白头翁汤的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20.75,58.11 mg/g;牛角地黄汤总多糖含量最高,为370.02 mg/g。综上,清热凉血方可以在体外直接抑制大肠杆菌,并对大肠杆菌造成的紧密连接ZO-1蛋白损伤有防治作用。除此之外,清热凉血方中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王留英 《兽医导刊》2014,(13):56+76
清里剂在方剂学中有一大类的方剂内容,它包括针对于脏腑热证的各种方剂和清热解毒剂、清热凉血剂等等。但是,在禽病治疗中常用的并不多,主要有清瘟败毒散、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一、清瘟败毒散(饮)清瘟败毒散既是经典方剂"清瘟败毒饮"的散剂剂型,是禽病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成品中兽药。就目前对此药的使用状况而言,它不但作为疾病治疗用药,而且很大一部分也用在对疾病的预防。当然,这里不排除主观的和非正常手段。  相似文献   

6.
应用清瘟败毒饮保留灌肠试治犬瘟热孟宪臣,赵国纯,赵凤斌,高维军,苏焕芝(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造化乡兽医站,110148)笔者以清瘟败毒饮煎成汤剂,保留灌肠治疗犬瘟热,经1993~1994年32例的疗效观察,取得可喜疗效。一、材料与方法1.器具,人用灌汤...  相似文献   

7.
养鸽防五病     
1病毒性胃肠炎(鸽瘟) 1.1首选药物:清瘟败毒散、整肠康。 1.2治疗方案 (1)注意通风、消毒,喂优质饲料。(2)清瘟败毒散饮水5~7天。(3)用整肠康配水100kg/瓶,连饮5天。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影响鸡的产蛋量和蛋品质。本研究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人工感染21日龄700只海兰褐雏鸡,使其发病。接种病毒前后在饮水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清瘟败毒颗粒,以清瘟败毒散为对照治疗组,观察不同处理鸡的临床症状、发病率、病理变化和死亡率等。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0.z5%o清瘟败毒颗粒,对IBV标准株M41的攻毒保护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清瘟败毒颗粒低剂量治疗组与高、中剂量治疗组及清瘟败毒散治疗组之间差异显著,因水中添加0.5‰清瘟败毒颗粒,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作用明显,治愈率达88.00%,显著高于清瘟败毒散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9.
<正>1清瘟败毒散(饮)的创立渊源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桐城人余霖,字师愚,其父染疫,为时医误治,以致不救。余霖抱恨之余,致力于疫疹的研究,因研读本草见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而薄,能解肌热,体沉而降,能泄实热。悟出瘟热之疫非石膏不能治,潜心钻研三十年,创立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  相似文献   

10.
“清瘟败毒饮”出自于《疫疹一得》,由生石膏、犀牛角、栀子、连翘、生地、桔梗、知母、玄参、鲜竹叶、丹皮、甘草等组成。笔者运用此方根据病情进行加减,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复方主要集中在清热方、解表方和补虚方里。代表性的方剂有清瘟败毒散、公英散、郁金散、白头翁汤、清肺散、龙胆泻肝汤、茵陈篙汤、黄连解毒散、小柴胡汤、桑菊饮、银翘散、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参岑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养真方、白虎汤等等。  相似文献   

12.
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薄层层析方法用于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鉴别。试验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溶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于紫外灯下检视黄连和盐酸小檗碱的存在。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105 ℃烘5 min,自然光下检测连翘的存在。结果表明,在365 nm紫外灯下,清瘟败毒颗粒与黄连对照药材、盐酸小檗碱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在自然光下,清瘟败毒颗粒与连翘对照药材在Rf值相同处有相同斑点。建立了清瘟败毒颗粒中黄连和连翘的薄层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适合于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不同浓度清瘟败毒浸膏(饮水中添加0.5、1.0和1.5g/只)对鸡新城疫病毒(NDV)攻毒鸡只进行治疗,观察试验鸡的发病率、痊愈率、死亡率和体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发现清瘟败毒浸膏各组的发病率、死亡率、痊愈率和抗体效价均极显著差异于阳性对照组(P〈0.01),其中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金刚烷胺对照组。结果表明清瘟败毒浸膏对鸡新城疫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以1.0g/只清瘟败毒浸膏给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下添加中药渣对獭兔生产性能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选用42日龄獭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只獭兔。分别添加0、1%、2%和3%的清瘟败毒中药渣。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质量、干物质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其中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随着清瘟败毒中药渣添加量的增加,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营养消化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清瘟败毒中药渣能提高獭兔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有降低热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清瘟败毒散中的黄连、地黄、栀子、连翘、知母、淡竹叶;采用HPLC法测定清瘟败毒散中的栀子苷含量,色谱条件为:ODS C18色谱柱(4.6 mm ID×250 mm,5 μm),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研究结果表明,在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供试品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样品无干扰;栀子苷在0.062~0.37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 789.1x-14.296,R2=0.99984,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0.76%。本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更好地控制清瘟败毒散的质量,可作为清瘟败毒散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1方剂的组成、来源及功效1.1方剂来源:清瘟败毒饮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余师愚创作,记载于他的著作《疫疹一得》中,是目前中兽医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统经典组方之一。1.2方剂组成:石膏120克、地黄30克、水牛角60克、黄连20克、栀子30克、牡丹皮20克、黄芩25克、赤芍25克、玄参25克、知母30克、连翘30克、桔梗25克、甘草15克、淡竹叶25克(兽药典标准组方)。1.3方剂功效及传统注解:清瘟败毒饮是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  相似文献   

17.
建立清瘟败毒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乙腈:含1%磷酸的0.15%十二烷基破酸枘溶液(48:5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4nm,对清瘟败毒颗粒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检测,该方法专属性好,其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的RSD值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清瘟败毒饮治疗猪链球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呈散发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笔者共治疗该病 46例 ,其中用西药治疗 6例无效死亡 ;用清瘟败毒饮合西药治疗治愈 36例 ,死亡 4例 ,有效率90 % ,并且早期使用清瘟败毒饮治疗 ,疗效显著。1 症状多数病猪突然少食 ,发热 ,微渴 ,继则出现高热 ,T 41~ 42℃ ,不食 ,口渴 ,喜饮污水 ,全身颤抖 ,畏寒 ,磨牙 ,耳根、胸腹四肢内侧有出血斑点 ,后期低热 ,便秘 ,行走摇晃 ,有的卧地不起 ,衰竭而死。2 辨证高热、口渴 ,皮肤血斑 ,属中兽医学热毒炽盛的证候范畴 ,根据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参灵清瘟败毒口服液是利用扶正固本配以清热解毒化湿等中药而组成,攻毒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参灵清瘟败毒口服液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的攻毒具有一定保护作用。5%的参灵清瘟败毒口服液经饮水给药,可有效治疗人工感染雏鸭病毒性肝炎,其治疗保护率为85%;在治疗1028只自然发病的鸭病毒性肝炎中,其治疗保护率为92.75%,仅次于高免卵黄抗体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参灵清瘟败毒口服液具有抗DHV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