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生态灾害,草地建植是治理石漠化的有效措施。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目前草地的利用率与草地载畜量较低,未能与畜牧业有机结合起来。文章以人工草地生产过程中的草种筛选、草地施肥、草地除杂与草地刈割等技术为切入点,归纳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乡土与功能性牧草的筛选、养分平衡配方施肥、化学与农业措施除杂以及草地刈割的技术与方法,系统阐述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喀斯特草地牧草资源、草畜情况,进而分析评价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并就如何充分挖掘其潜力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以期为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以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效率,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话题。为促进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挖掘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基础数据及特征成为亟不可待的关键任务。本文依据自然地理学、生态学、营养学、植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原理,从贵州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野生牧草资源概况、野生牧草的特征及营养价值展开系统分析,重点阐述了野生优良牧草开发利用中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最后总结了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保护的可行性措施。以期为喀斯特地区野生优良牧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瓦庆荣 《草业科学》2008,25(3):18-21
石漠化问题加剧了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旱涝等自然灾害,进一步加深了该地区贫困程度,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发展的桎梏.恢复喀斯特地区草地植被是解决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可以在快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短期内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恢复石漠化地区草地植被,要在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草地资源的基础上, 与种植优质牧草、发展草地畜牧业相结合, 与推广沼气技术相结合, 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要拓宽投融资渠道, 增加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承载力严重下降,如何恢复受损的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突破石漠化恶性循环,是当下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科学合理地提高草地承载力能够最大化利用草地资源和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草地承载力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内外关于草地承载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草地是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在石漠化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全面论述了喀斯特的分布,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草地建设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指出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存在草畜配套不合理、草地使用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缺乏草地配水等主要问题,并提出耐旱耐瘠草种选择、草地配水措施、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化、低成本建植人工草地、灾害预报与控制等研究,是喀斯特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草地作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环境保护的最后屏障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草地适应性研究工作,论述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牧草适宜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从牧草与光照、土壤、水分、温度、人为干扰等适应因素的响应机制,阐明了牧草适宜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探讨了适宜性牧草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服务价值以及展望;最后提出针对喀斯特地区适应性牧草的研究策略,为以后草地对石漠化地区治理效益的持续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喀斯特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有效探索喀斯特地区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与石漠化的治理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二者的交织点在于生态治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草地建植、草地放牧、饲草加工与健康养殖,但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面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草地利用率低、政策不健全等多方面问题。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有必要改善资源时空配制、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质量,其在治理石漠化问题方面主要体现为解决农村问题、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水固土、修复生态系统,实现"帕累托"效益。在未来发展中,可建立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并推广,与观光农业相结合,带动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8.
草地退化是我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喀斯特生态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石漠化治理效果,因此,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退化草地改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草地资源现状,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退化草地改良在治理石漠化中的作用。同时,指出目前退化草地改良在治理喀斯特石漠化中主要存在研究较少且较集中于理论研究,推广和示范的范围较小和改良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并提出加强退化草地改良与石漠化治理的耦合关系研究,借鉴其他区域的改良技术要结合本地实际,改善草地播种结构和整合各项措施有针对性的改良退化草地等建议,以期为喀斯特地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改良实践,实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生态环境恢复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土地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人类不合理利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增加栽培草地面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岭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喀斯特地区,多年来受人为因素影响,石漠化问题一直很严重,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贵州省的草地畜牧业以治理石漠化问题作为一项重要途径,通过近20年来的不断努力,关岭县在发展草地畜牧业治理石漠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工程的需要,应用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理论,本文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白酒糟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其营养价值、饲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针对白酒糟饲料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技术滞后、理论研究不足、地域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青贮法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饲料加工中心等相应解决对策,并指出大力发展以白酒糟为原料的非常规饲料加工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漠化地区生境破碎、地理单元小而多、养殖场规模较小且较为分散、难以实现青贮池配套的问题,简要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意义,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突破点,即建立青贮中心,分配所属区域的养殖场。从石漠化地区构建青贮中心的技术可行性以及效益分析出发,深入挖掘构建青贮中心和集约化农场对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的生境及传统农业实践,通过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建植人工草地来发展养猪业是缓解石漠化恶性演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中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以草养猪"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详细阐述了以草养猪存在的关键难题及推动以草养猪发展的具体解决措施,有助于实现林-粮-草-畜的高效和谐发展及区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养猪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一、岩溶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贵州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晴隆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的贵州省西南部,海拔543~2025米,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当地岩溶石漠化分布面积较大,气候属高原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1500~1700毫米。当地牧草资源虽较为丰富,但由于过度开垦导致大面积草地开始退化,加之人口密度高,人为活动剧烈,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草地资源调查资料(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6)、贵州各市(州)年鉴、CNKI数据库及相关文献、贵州气象局提供的数据等为依据,对贵州各市(区)气候、天然草地面积、草畜承载量、石漠化面积等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贵州草地建植的政策优势、气候地形优势、植物资源优势和草地资源优势。结果表明:1)贵州根据气候和地形优势,为建立多层次、立体、反季节性牧草提供了条件;2)贵州天然草地面积4.82×106 hm2,占土地面积的27.36%,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3.76×106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1.34%,占天然草地面积的78.01%,成片草地面积493.38hm2,占总土地面积的0.28%,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此外,人工草地的建立具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提高土壤肥力的功效;3)贵州喀斯特地区可利用冬闲田和陡坡种植牧草,作为备用草地,降低了牧草的季节性供应不均衡所带来的损失;4)草地畜牧业不仅涉及农学,还涉及到地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甚至能发展成为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6.
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的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漠化地区面临环境和贫困的双重挑战,发展草地畜牧业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但在脆弱的立地背景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草地工程实施效果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近年晴隆县石漠化工程治理情况及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晴隆模式"为切入点总结出种草养畜在石漠化地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与调查提出针对性对策,不仅为后续石漠化草地治理工程提供建议,而且为南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晴隆模式:破解农村贫困与生态退化恶性循环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牧业》2013,(19):22-25
一、产业发展概况晴隆县是贵州省"贫困+石漠化"的典型。自2000年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以来,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以场带户,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执行"中心+农户、农户集体转产"的模式联合农户养羊,以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为载体,以波尔山羊杂交改良为突破口,找到了破解岩溶石漠化难题的"钥匙"。在政府资助下,通过技术中介组织贫困农户在陡坡岩溶山地开展人工种植优质牧草,  相似文献   

18.
云南巧家石漠化现状及草地治理生态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危害及工程实施效果监测的分析,结果表明:巧家石漠化分布面积广,石漠化程度高且片区分布不均,石漠化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岩溶项目区的草地植被已得到有效恢复,牧草营养明显提高,既能减轻水土流失,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岩溶地区的草畜矛盾,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巧家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项目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危害及工程实施效果监测的分析,结果表明:巧家石漠化分布面积广,石漠化程度高且片区分布不均,石漠化已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岩溶项目区的草地植被已得到有效恢复,牧草营养明显提高,既能减轻水土流失,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岩溶地区的草畜矛盾,促进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单一的饲喂方式不利于家畜的健康生长,也与当前的生态畜牧业相背离的问题,文章通过在喀斯特地区选取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的饲用植物进行青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感官变化上的优劣为扁穗雀麦=黑麦>鸭茅>高羊茅,其中除了高羊茅是二等尚好等级外,其余三种牧草均为一等优良;(2)通过青贮处理后,牧草的干物质含量具有明显上升趋势;(3)添加乳酸菌对维持牧草的有氧稳定性较好,四种牧草都是在0~60 h时间段pH值变化较大,在60~120 h变化较小;(4)青贮具有明显改善牧草品质的作用。说明青贮既是发展生态畜牧业必不可少的成分,又是通过防治水土流失来抑制石漠化的衍生产业,与治理石漠化具有明显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