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制备具有高渗透性的柿叶总黄酮软膏剂,并探讨影响其体外累积渗透量的因素,试验以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体外透皮试验方法考察总黄酮的透皮性能,在预试验考察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优化柿叶总黄酮软膏剂处方。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得到渗透性能良好的柿叶总黄酮软膏剂,柿叶总黄酮软膏剂主要成分总黄酮的24 h累积渗透量较其溶液剂提高了1.22倍。说明柿叶总黄酮软膏剂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复方银红涂膜体外释药性能及透皮吸收行为,试验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备复方银红涂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复方银红涂膜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利用Franz扩散池研究其透皮释药行为,考察渗透介质对复方银红涂膜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体外经皮渗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银红涂膜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释放及透皮吸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冰片、薄荷醇、氮酮3种促渗剂联合应用对乳炎清凉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确定其最优组合。方法:利用ZTY-型透皮扩散仪,以乳牛皮肤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HPLC法检测乳炎清凉巴布剂主要成分绿原酸在不同时间的透皮含量,计算各组透皮吸收速率、累积渗透量等。结果:9个试验组均有绿原酸透皮吸收,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1B1C2(冰片∶薄荷醇∶氮酮为1%∶1%∶3%)为最优组合。结论:冰片、薄荷醇、氮酮3种促渗剂按1%、1%、3%联合应用能显著促进乳炎清凉巴布剂中绿原酸的透皮吸收。  相似文献   

4.
以蓖麻叶为原料,利用酶法协同超声提取蓖麻叶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考察酶的添加量、p H、酶解温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酶添加量0.5%、p H 4.5、酶解温度50℃和酶解时间8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蓖麻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98%。  相似文献   

5.
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研制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并对其理化性能、稳定性、体外药物释放及透皮性能进行评价。采用三元相图筛选不同载药量的纳米乳,确定最佳载药量;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筛选纳米乳处方,考察了伊维菌素纳米乳的平均粒径、电位、形态、pH、黏度等性能;分别采用透析袋法和Franz扩散池法比较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与市售伊维菌素皮肤涂剂的体外释放行为和透皮性能。结果显示,载药量为2.00%时,纳米乳区域最大、最稳定;获得的优选处方为聚氧乙烯蓖麻油 :二乙二醇单乙基醚 :油酸乙酯 :伊维菌素 :水=26 :12 :7: 2: 53;所得伊维菌素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18 nm;伊维菌素纳米乳在室温条件和4 ℃冰箱中保存1年仍稳定;其24 h皮肤累积渗透量和滞留量分别是市售伊维菌素皮肤涂剂的3.24和2.05倍。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伊维菌素纳米乳透皮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透皮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诺氟沙星软膏的透皮吸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氮酮(Azone)及不同浓度N-甲基-2-砒咯烷酮(NP)对诺氟沙星(Nor)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结果表明,1%-5%(质量分数)的Azone对Nor透皮吸收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Nor累积透皮释药量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NP对Nor无透皮促渗透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体外扩散池法,以乳腺康膏中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为指标,计算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量,以探讨复方乳腺康膏药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动力学模式。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经皮渗透近似于零级动力学特征,表明该透皮剂具备良好的透皮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制以痢菌净和左旋咪唑为主药的复方透皮制剂,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痢菌净和左旋咪唑为模型药物,通过离体鼠皮体外渗透试验,以透皮速率常数(J)为指标筛选处方组分.并通过验证试验,确定复方痢菌净透皮剂的处方组成主要为:4%痢菌净、7.5%盐酸左旋咪唑、2.5%氮酮、14%苯甲醇、10%丙二醇、40%乙醇.根据优化处方制备的复方痢菌净搽剂稳定性好,无皮肤刺激性,含量测定方法简便,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复方中药软膏剂中不同浓度的透皮剂药物氮酮对马属动物的透皮效果,首先利用中药复方水提醇沉浓缩液制备中药软膏剂,然后在软膏剂中分别加入2%、4%、5.5%、7%的透皮剂药物氮酮,以软膏剂中的淫羊藿苷成分作为标记物,利用酶标仪法测定经智能药物透皮仪处理后的马皮肤透过液中的标记物含量。结果表明,在中药软膏剂中加入5.5%的氮酮作为促渗剂,所获得的药物渗透效果最佳。该研究为马属动物中药软膏剂中透皮剂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复方中药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稳定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考察离子液体种类对甘蔗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采用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法提取甘蔗叶总黄酮,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三丁基乙基溴化膦可以作为提取甘蔗叶总黄酮优选离子液体,经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离子液体浓度0.8 mol/L、液料比25 mL/g、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60℃,该条件下甘蔗叶总黄酮得率为3.53%。采用正丁醇对甘蔗叶黄酮进行萃取纯化,萃取纯化的甘蔗叶黄酮总含量达40.50%。研究表明,离子液体提取法可以高效提取甘蔗叶总黄酮,正丁醇作为萃取剂可对甘蔗叶总黄酮进行初步纯化。  相似文献   

11.
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试验对4种型号大孔树脂的吸附-解吸能力进行比较,并筛选最优的大孔树脂型号;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大孔树脂纯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分别考察洗脱溶剂浓度、洗脱溶剂体积、上样流速、洗脱流速等因素水平,并进行三次验证试验;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金银花叶黄酮有效部位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优选D101大孔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流速2.5 m L/min,洗脱溶剂为60%乙醇,洗脱溶剂体积为4倍柱体积,洗脱流速2 m L/min;制备的有效部位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超过50%;60%乙醇部位体外抗氧化能力试验证明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的大孔树脂纯化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工艺可行,且稳定性好;金银花叶总黄酮有效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2.
考核复方中草药喷雾剂的渗透性能。采用改进经典的Franz扩散池方法,取奶牛腹部皮肤对药物进行体外渗透实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喷雾剂在12 h内的透皮率逐渐增加,离体透皮率为6.443μg/(cm~2·h),该复方喷雾剂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酸模叶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酸模叶蓼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联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酸模叶蓼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正交试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5℃,总黄酮得率为7.723%;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7%、料液比1∶24、提取时间35 min,总黄酮得率为8.02%。说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提取酸模叶蓼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比正交试验设计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辣木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以海南产辣木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分别从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3个因素对辣木叶总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0、浸提时间1 h的条件下效果最佳,所得总黄酮含量为(3.139±0.025)%。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辣木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41-1747
本研究旨在考察复方盐酸萘替芬纳米乳(NTF-CIN-NE)的体外抑菌活性和透皮性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用微量稀释法对NTF-CIN-NE体外抑菌性能进行考察;通过HPLC测定药物含量;利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测定其透皮性能。体外抑菌试验表明,NTF-CIN-NE对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分别是0.008,0.016,0.008,0.004 mg/L,MBC分别是0.156,0.156,0.039,0.039 mg/L,优于盐酸萘替芬(NTF)和肉桂醛(CIN)原药混合液。建立的HPLC测定NTF-CIN-NE中NTF和CIN的含量,方法的专属性好,准确度高。透皮试验表明NTF-CIN-NE的透皮性能显著优于原药混合液组(P0.01)和含2%氮酮的原药混合液组(P0.01)。综上表明,以纳米乳为载体的NTF-CIN-NE,提高了抑菌活性和经皮渗透能力,有助于药物经皮给药和药物疗效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许英一  王宇  杨伟光 《草地学报》2018,26(3):757-763
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叶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苜蓿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80 w,总黄酮得率为6.43 mg·g-1。苜蓿叶总黄酮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苜蓿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值)为0.608 mg·mL-1。超声提取是一种高效的提取紫花苜蓿叶总黄酮方法。超声优化的苜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经济、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中药透皮软膏剂的药理与毒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透皮软膏剂的药理学与毒理学作用.方法: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赤芍、黄芩等9味中药组成复方,以水提醇沉法制得干浸膏,再与油相、水相与促渗剂制成O/W型透皮软膏剂,采用局部全封闭斑贴法进行皮肤刺激试验与皮肤致敏试验.将干浸膏加纯水稀释含生药量分别为5g/ml和1g/ml两种浓度的提取液,前者供急性毒性试验用,选用昆明系小白鼠,经口染毒后,观察7 d,用K(a)rber法计算LD50;后者用G3垂熔玻璃漏斗过滤,流通蒸气灭菌20 min,供抗菌试验用,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提取液体外对6种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皮肤刺激平均分值小于0.5,为无刺激物;致敏率为0,属于弱致敏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牛棒状杆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的MIC分别为31.3、62.5、62.5、62.5、125、125 g/l,MBC分别为62.5、125、62.5、62.5、125、125g/l;小鼠口服LD50为l0 140 g/kg,LD50 95%可信限为8 610~11 940 g/kg,属于实际无毒物质.结论:该方剂提取液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可作为替代抗生素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主药,研制开发的透皮软膏剂用于乳房炎局部治疗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研制出一种以纳米乳为载体的质量稳定,高效的药物传递系统.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筛选配方,找到最佳配比;通过HPLC法及稳定性试验考察复方酮康唑纳米乳的稳定性;用大鼠皮肤及透皮扩散仪进行透皮试验,考察其体外透皮性能.复方酮康唑纳米乳是由EL-40,乙醇,2-苯乙醇,乙酸乙酯,酮康唑,丙酸氯倍他索,丁香酚,水构成的淡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稳定性良好;其透皮速率与2.5%氮酮组相当,优于混悬液及复方酮康唑软膏.复方酮康唑纳米乳是一种质量稳定、高效的药物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制备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乳剂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黏附力与透皮给药特性,试验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制备成一种新型高效的透皮给药制剂,以吐温-80和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Labrasol)为乳化剂,卡波姆为凝胶基质,用高速剪切进行乳化分散后制成含药量为0.5%的乳剂凝胶;以乳剂作为对照,对三种不同黏度的乳剂凝胶进行黏附力测定;以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水溶液作为对照,采用Franz扩散池考察其体外透皮特点。结果表明:乳剂凝胶的黏附力值可达(7.12±0.48) g/cm~2,普通乳剂的黏附力值过小而无法测定;乳剂凝胶12 h药物累积透皮量Q_(12 h)为(12.59±2.17)μg/cm~2,透皮速率(Js)为1.05μg/(cm~2·h),是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混悬剂的7倍左右,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乳剂凝胶黏附性适中,透皮特性良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黄酮是桑根皮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建立高效、便捷提取桑根皮总黄酮的工艺技术,有利于对桑根皮药用活性成分的深度开发。基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桑根皮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选择提取时间、原料质量浓度和乙醇体积分数作为考察因子,以桑根皮总黄酮得率作为响应值,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结合验证试验结果,确定桑根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6 h、乙醇体积分数80%、原料质量浓度0.04 g/m L。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总黄酮的得率为3.63%,与预测总黄酮得率(3.71%)的相对误差为2.16%,说明优化的工艺条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