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芬  王海邻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01-18502,18506
[目的]研究山药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规律。[方法]选择Cu、Zn、Pb、Mn、Ni、Cr 6种重金属进行试验分析。分别对土样和山药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研究怀山药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和Cu元素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山药与土壤中Cu、Zn、Ni、Cr、Pb、M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56、0.574、0.330、0.500、-0.044。并且山药对不同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u〉Zn〉Mn〉Ni〉Cr〉Pb。[结论]研究区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和Cu元素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山药中Cu、Pb、Cr含量均未超出粮食标准,Mn、Zn、Ni在粮食标准中没列出,故不作评价。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农田蔬菜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d、Cr、Zn、Cu、Ni、Hg及红萝卜对Zn、Cr、Cu富集能力则相对较弱,可作为研究区域Cd、Hg、Cr、Pb、As、Ni、Cu、Zn污染土壤优先选种的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昆明市主城区18种常见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叶片滞尘量、叶片和叶面尘重金属含量,探究了植物叶片滞尘量与叶片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探讨了不同树种叶片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昆明主城区18种绿化树种叶面尘重金属含量与叶片重金属含量相关性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均达到0.6以上;叶片中重金属含量与叶片滞尘量均呈三次多项式关系,叶片内Cu、Pb、Zn浓度与叶片滞尘量相关性较强,R2值分别达到0.811、0.755、0.731;不同绿化树种的叶片对大气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龙柏(Sabina chinensis)对Cd、As、Pb、Zn富集能力较强,对Ni、Cu富集能力最强的分别是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叶片对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均较弱.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现场采样及室内样品分析测试方法,重点探讨了天津污灌区小麦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盐度、土壤有机质等对小麦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各器官对Cd、Cu、Pb的富集程度均较高,籽实中Cd的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受到污染.小麦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小麦根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Cd>Zn>Cu>Ni>Pb>Cr;小麦的茎和叶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依次为Cd>Cu>Zn>Pb>Ni>Cr;小麦籽实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依次为Zn>Cd>Cu>Pb>Cr>Ni.土壤重金属含量、pH值、有机质、全盐和土壤质地与小麦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小麦籽实中Cd的含量与土壤中Cd的含量相关性较好;Zn和Ni的富集系数与土壤pH值的相关系数最大;小麦中的重金属与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Cu与有机质的相关性最好,Cd、Pb次之;土壤种类和土壤质地对小麦籽实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影响,小麦中的重金属与砂质潮土、壤质潮土相关性较好,与粘质潮土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施用化肥(N、P、K)土壤中重金属(Ni、Cu、Zn、As、Pb)仅有少量残留或不残留;农家肥和化肥配施土壤中Cr、Cu、Zn、Cd、Pb出现了累积效应;单施用化肥增加了土壤中的Cr和Cd累积,随着有机肥料的施入使这两种重金属的风险加剧,特别是农家肥和化肥配施更进一步提高了重金属Cr、Cd以及Cu、Zn的风险。施肥可增加Ni、As、Pb在植株中的富集,减少Zn的吸收。单施化肥提高植物体Cd的富集,农家肥和化肥配施可减少Cr、Cu、Cd和Pb向植物体的富集。通过预测,化肥的使用短期内不会存在子粒中重金属超标的危险,农家肥和化肥混施条件下Cr、Zn、Cu超标的预防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合张掖市城市交通道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绿化树种,在金张掖大道两侧采集6种主要绿化树种的树根、树皮和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和原子荧光法(AFS)测定了Cr、Cd、Pb、Cu、Zn、Ni、As、Hg元素含量,通过计算富集系数、转运系数评价不同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表明:6种绿化树种不同器官重金属含量存在差异,白蜡树根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青海云杉树皮中多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最高;青海云杉对Cd和Zn、白蜡对Cu的富集能力最强;丁香对Cr和Zn、连翘对Cd和Hg、青海云杉对Pb和As、白蜡对Cu、樟子松对Ni的转移能力最强。隶属函数计算结果指出,6种绿化树种对复合重金属污染的转运能力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樟子松>连翘>丁香>白蜡=白榆。综上所述,青海云杉作为张掖市交通道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绿化树种应用潜力巨大,但在日常生产应用中,要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类型选择相应的绿化树种进行栽植,以达到最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密云水库上游铁矿区重金属在胡敏酸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铁矿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深度(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和胡敏酸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与胡敏酸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国际腐殖质协会提供的胡敏酸提取方法从土壤样品中提取胡敏酸,使用ICP-MS测定了土壤样品和胡敏酸中重金属V、Cr、Co、Ni、Cu、Zn、Cd和Pb的含量,并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富集因子法研究了重金属和胡敏酸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V、Cr、Co、Ni、Cu、Zn、Cd和Pb在0~20 cm的平均含量高于20~40 cm;胡敏酸中V、Co、Ni、Cu、Zn和Pb在0~20 cm的平均含量高于20~40 cm,Cr和Cd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V、Cr、Co、Ni、Cu、Cd和Pb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和胡敏酸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V、Co、Cu、Cr、Ni和Zn的含量与胡敏酸和有机质含量之比(HA/OM)呈负相关。富集因子分析表明胡敏酸对V、Cr、Ni、Zn和Pb的结合能力不强,而对Cu元素的结合能力很强;0~20 cm的胡敏酸对V、Cr、Co、Ni、Cu、Zn和Pb的富集程度高于20~40 cm,Cd则在20~40 cm的胡敏酸中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危害程度,在研究区内共采集了61个样品,测试了Cu,Zn,Pb,Cr和Ni共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路面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其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中Cu,Zn,Pb,Cr和Ni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2.09,242.05,107.97,173.22,15.10 mg/kg,分别是福建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49,2.93,3.09,4.19和1.12倍。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5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rZnPbCuNi,其中Cr,Zn,Pb处于中度污染,Cu处于无—中度污染,Ni处于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bCrCuNiZn,5种重金属元素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40,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50,武夷山市公路路面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公路路面沉积物中Cu,Zn,Pb和Ni主要来自于交通源,Cr主要来源于土壤风化和建筑源。因此,应及时清理道路沉积物、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浓度,为城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研究结果对区域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控制、环境质量评价和合理城市规划布局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郑州市不同污染区绿化树种(冬青、龙爪槐、香樟、桂花、大叶女贞、广玉兰)为试验材料,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研究这些树种对Mn、Zn、Cu、Ni、Cd、Pb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发现:(1)不同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ZnMnCuPbNiCd,不同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龙爪槐和冬青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最低,土壤中Zn、Pb、Cu、Ni平均含量均没有超标,但Cd含量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5.93~0.85倍。(2)冬青和龙爪槐的综合污染指数(Pt值)最大,分别为2.03、2.14,达到了中度污染,其他植物Pt值均为1~2,为轻度污染,各绿化树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冬青龙爪槐香樟桂花大叶女贞广玉兰。(3)不同绿化树种叶片叶绿素a和b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片重金属含量均以冬青和龙爪槐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相对较低。(4)不同绿化树种对6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及其转移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冬青和龙爪槐较高,香樟和大叶女贞次之,桂花和广玉兰相对较低。其中对Mn、Cu、Zn的富集系数较大,并且均大于1,对重金属的转移能力依次表现为CdPbNiCuMnZn。(5)郑州市绿化树种叶片生理特性(尤其是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片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绿化树种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主要依赖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冬青和龙爪槐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高于其他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的麻池乡城梁村,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采样点,按照“梅花形”布点取样采取农田表层0~20 cm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Pb、Cr、Cu、Zn、Ni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还不到污染级,但除Cu含量基本接近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外,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r、Ni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超过地区背景值最高,且具有明显高度富集的特征。各种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强至弱依次为Ni(49.59)>Pb(41.18)>Cu(39.70)>Cr(23.24)>Zn(8.62),其中Ni的潜在污染风险指数最高,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Pb。【结论】人类活动导致包头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且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常见绿化树种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评价,为干旱绿洲城市建设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常见绿化树种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各样品重金属含量,分析不同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Cu、Pb、Ni和Zn的富集能力与转运特征,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富集转运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根际土壤中Cu、Ni、Pb和Zn含量均值分别为40.27、48.03、29.24和120.77 mg/kg,分别是新疆土壤重金属环境背景值1.51、1.91、1.53和1.76倍;对研究区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该区为轻度污染。树种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地上部分;对其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的计算得,冠榆、红皮云杉对Pb的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均大于1,冠榆、红皮云杉对重金属Pb具有超富集效应。【结论】5种常见树种对4种重金属的BTF整体表现为Pb>Ni>Zn>Cu;各树种对重金属Cu、Ni、Pb与Zn的综合转运能力:圆冠榆>白榆>红皮云杉>樟子松>白蜡。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棕壤区共采集土样523个,小麦样34个,玉米样37个,测定了Cu、Zn、Pb、Cd、Ni,Cr、As,Hg8种元素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含量。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表明,棕壤8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均属对数正态分布;除Cr外,小麦比玉米吸收重金属能力强,但二者的8种元素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玉米的8种元素间相关性比小麦密切;除了小麦中的Zn、Pb含量及玉米的Cu含量与土壤含量呈显著相关外,其余元素均无显著相关;小麦、玉米对Hg、Zn、Cu富集能力较强,对Cd富集力弱,但小麦对Cd的富集比玉米高10倍。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水茄主要分布区的药材及其生境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 、Ni、Pb、Zn),分析比较了各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地区水茄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不同地区水茄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水茄根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地区水茄对元素的富集系数差异显著,水茄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对Cu的富集能力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商洛城郊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商洛城郊公路312国道和203省道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中Zn、Cu、Cd、Ni、Mn、Fe重金属含量,分析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转运特征.【结果】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远超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次是Cu,再次是Zn,而Ni、Mn、Fe含量均未超标.不同农作物及其不同部位Cu、Cd、Ni含量均超标,表现为多种重金属混合污染.农作物不同器官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含量依次为CdNiCuZnFeMn.公路两侧区域农作物对Cu、Cd、Zn超富集,尤其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较强.【结论】同一农作物对重金属Cu、Zn、Cd、Ni、Mn、Fe富集能力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对同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评价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潜在生态危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中的Pb、Cd、Cu、Zn和Cr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Cd的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Cr的含量明显低于风险值,Zn的含量临近风险值。彭山段农田土壤的Cd、Pb和Cr含量较高,夹江段农田土壤的Cu含量较高,东坡段农田土壤的Zn含量最高。5种重金属的含量随着距离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CdZnPbCuCr,5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96,4个测试路段的综合污染指数的大小顺序为彭山段东坡段青神段夹江段。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依次为CdPbCuZnCr,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RI=42.17。【结论】Cd和Zn为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元素,Pb、Cu和Cr处于清洁状态,不同路段的不同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农田距离路基的垂直距离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成乐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状态,临近轻度污染,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风险,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相对较大,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某铅锌矿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方法测定湖南省某铅锌矿周边农田土壤中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d、As、Pb、Cr、Cu、Zn和Ni等7种重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或污染;根据25个采样点计算得出的矿区污染负荷指数为2.6,表明整个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重。Cd、Pb、As、Zn等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属于中等及以上的风险状态,这些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充分关注。此外,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矿作业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农田土壤Cd、Pb、As、Zn等重金属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影响其品质与安全的重要方面。为了探讨山东省弥河流域不同条件下重金属在冬小麦根系-茎叶-籽粒中的富集特征,该文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了研究区所采集样点的土壤和植物样品中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全量,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对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根系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Ni〉Mn〉Cr〉V,茎叶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Mn〉Cr〉Ni〉V,籽粒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Mn〉Ni〉Cr〉V;冬小麦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Cr、和Mn富集能力的顺序是:根系〉茎叶〉籽粒;重金属Cu、Ni、和Zn富集能力的顺序是:根系〉籽粒〉茎叶;而重金属V只有在根系富集,茎叶和籽粒均不富集重金属V。  相似文献   

18.
水茄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与转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寒静  房志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30-4533,4535
[目的]研究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保证中药材的安全使用。[方法]从水茄主要分布区采集植株,测定植物根、茎及其生境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分析比较各重金属元素在不同采集地点水茄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及不同采集地点水茄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和转运能力。[结果]不同地区水茄和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根中Cu、Pb、As含量超标;水茄对重金属的吸收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根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富集系数最大的是Cu,其次为Ni;茎中未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其对重金属的转运系数较小。[结论]重金属主要富集于水茄根中,建议以其茎作为主要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19.
辣椒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性,辣椒产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对区域辣椒绿色生产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选择全国著名的地方特色辣椒产地贵州省百宜镇作为研究区,采集该区辣椒耕地表层(0~20cm)土壤样品125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Zn,Cr,Pb,Cu,Cd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16.50,73.11,55.76,33.53,0.45mg/kg,除了Cd元素,其余4种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从空间分布看,土壤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研究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以国家二级限量值为评价标准,研究区96%以上的样点土壤Pb,Cr,Cu和Zn污染均属于安全级别,79.2%的样点土壤属于Cd轻度污染级别,5种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为轻度;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Cu,Cr,Zn,5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目前,百宜镇辣椒地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污染程度较轻,潜在生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基本不会对当地的辣椒种植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泰安市土壤污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泰安市110个农田表层土壤(0~20cm)中7种重金属(Cr、Zn、Cu、Ni、Pb、Cd、Hg)元素进行分析并提取了3个主因子,结合泰安市工业分布情况,对比这3个主因子,分析其可能来源,并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现象比较明显,尤其是Hg、Ni、Cu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相关性分析表明Zn与Ni、Zn与Cu、Ni与Cr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Zn与Hg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中Zn、Cu、Ni、Cr主要来源于工矿业活动,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对Cd和Hg的影响较大,商业活动对Pb污染贡献最大。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是Cr、Zn、Ni、Pb4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Hg、Cd、Cu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