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黄瓜、甜瓜等植物性别决定的研究,发现植物性别决定的基本规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被子植物有1个、2个或3个发育花器官的基因座。花器官基因座上的雌性启动基因激活雄性抑制基因,抑制1对雄性启动基因的表达;花器官基因座上的雄性启动基因激活雌性抑制基因,抑制1对雌性启动基因的表达。具有2个或3个花器官基因座的植物,上游花器官基因座发育两性花时,将下游花器官基因座分化的雌花发育成两性花,两性花发育成半子房两性花或雄花。上游花器官基因座的雌性启动基因激活雄性抑制基因,将下游花器官基因座分化的部分两性花或全部两性花发育成雌花;上游花器官基因座上的1对雌性启动基因(雄性抑制基因不存在时),激活下游花器官基因座上的1对雄性抑制基因,抑制1对雄性启动基因和1对雌性抑制基因的表达,将下游花器官基因座分化的雄花发育成雌花。  相似文献   

2.
蓖麻是一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较高的工业油料作物,其雌性系(雄性不育)是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材料。但蓖麻花序性别表达复杂,雌性单株形成与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介绍了被子植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从蓖麻花器官的形态特征、性逆转、性别遗传规律及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蓖麻性别决定基因的挖掘是彻底解决其性别表达机制的关键;建议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蓖麻性别决定基因实现精细定位,深入解析其雌性形成及性别决定的机制,可为蓖麻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蓖麻雌性系的杂种优势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是由器官特异性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包括ABC模型的A、B、C功能基因,同时还有决定胚珠发育的D功能基因和E功能基因。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在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基因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系统,就此提出了各种调控模型。文章就花发育分子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MYB基因家族,初步探索MYB基因家族与葡萄花器官性别分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葡萄花器官性别分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盛花期(花冠已脱落)的‘北醇’葡萄两性花、‘520A’葡萄单雄花和‘1316C’葡萄单雌花为试材,每个样本设置3组生物学重复,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而进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4个基因在不同性别花器官的基因组中均表达且VIT_14s0066g01090基因的表达量最高。VIT_13s0067g01630基因和VIT_12s0059g00700基因在‘520A’葡萄单雄花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北醇’葡萄两性花和‘1316C’葡萄单雌花,且在‘北醇’葡萄两性花和‘1316C’葡萄单雌花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VIT_19s0015g01280基因在‘1316C’葡萄花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北醇’葡萄两性花,与在‘520A’葡萄单雄花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VIT_19s0015g01280与AtMYB80聚为一支。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4个MYB基因均含有多个光响应调控元件、参与胚乳表达的顺式调控作用元件、与分生组织特定激活有关的顺式调控作用元件以及多种诱导响应元件等与性别分化相关的顺式元件。[结论]初步确定MYB基因家族部分基因参与调控葡萄花器官性别分化形成,是调控花器官性别分化的的候选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葡萄花器官性别分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典的ABC模型有效地解释了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可以广泛地解释因同源异型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的植物花器官变异。随后,大量花器官特征基因及蛋白特性的研究完善了ABC模型,形成了目前广为接受的ABCDE模型。最近提出的四聚体模型解释了花器官发育基因的蛋白互作原理。这些模型构成了花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白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不同性别基因表达cDNA-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番木瓜幼苗期,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植株性别并分析不同植株性别基因表达的差异;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序列和功能分析,探讨调控番木瓜性别分化的分子机理.结果表明,每次反应扩增获得的稳定条带总数为25~75条,番木瓜3种植株性别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每种性别植株都有特异性条带,其中雄性株14条、雌性株13条、两性株9条.将获得的部分差异TDFs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所有序列进行Blastx和Blastn比对,其中一部分差异片段为未知功能基因序列,另一部分差异片段序列与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植物甾醇类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分裂原活化蛋白酶基因、与端粒相连的核酸序列、杨树叶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及拟南芥花和花蕾中克隆的未知功能基因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cDNA-AFLP技术可在幼苗期鉴定番木瓜的植株性别,不同番木瓜植株性别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其植物体一系列功能基因调控植株性别发育及生长发育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8.
以雌雄异株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的幼嫩花、叶为材料,分别提取雄花、雌花和雄株叶、雌株叶的可溶性蛋白,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进行菠菜花和叶的性别分化相关蛋白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花和叶之间在全蛋白的条带数量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都具有各自的特异蛋白,对菠菜性别分化相关蛋白的分析可为菠菜性别相关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性别分化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热点问题,而植物性染色体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性染色体起源和演化的机制,因此成为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重点领域。对模式种雌雄异株植物番木瓜、白麦瓶草和酸模性染色体研究进展以及性染色体演化进行了概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VvFTVvTFL1A基因在葡萄花发育中的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香妃’葡萄花发育中VvFTVvTFL1A基因的功能,利用RT-PCR、原位杂交以及酵母双杂等方法研究其在葡萄不同器官、花发育中的功能和基因间的互作方式。结果显示:VvFTVvTFL1A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不同,VvFT基因不但可以在花序中生成,而且参与了花发育的整个过程;VvTFL1A基因对花器官的发育影响不大。表明这2个基因在花发育中的作用可能相反。同时酵母双杂的试验表明VvFT和VvTFL1A蛋白都与VvFD蛋白产生互作,并且VvFT与VvFD蛋白之间的互作要强于VvTFL1A与VvFD蛋白,说明VvFTVvTFL1A基因所起的功能可能都与VvFD有关。  相似文献   

11.
西瓜品种枯萎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7份对西瓜枯萎病抗性不同的材料作亲本,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对西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话瓜对枯萎病抗性由隐性多基因控制,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比显性效应更为重要,且感病对抗病表现为部分显性,显性方向指向增效,隐性基因为减效,在所有亲本中所携带的隐性基因比显性基因多。且不同西瓜抗性材料的杂交组合所表现的遗传规律不一致:Calhoun Gray、Sugerlee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是呈基因互作的单基因显性性状遗传;Charleston Gray和欣抗♀、红5-2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则很复杂,不能用简单的显隐关系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AP3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中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基因,与PI基因一起参与控制植物花瓣和雄蕊的形成。克隆到了辣椒控制花器官发育的PAP3基因(Gen Bank登录号:HM104635),该基因全长929 bp,编码226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MADS结构域和K结构域;与其他6种植物同源基因比对显示,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2%~91%之间;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AP3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AP3/PI亚族成员,与辣椒花器官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13.
MADS-box基因在多种植物的发育过程特别是花器官和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试验从无核葡萄c DNA文库中,克隆得到一个D类的MADS-box基因,命名为Vv MADS3,该基因全长839bp,开放阅读框长681bp,编码一个含有226个氨基酸的蛋白。通过序列分析得知,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质中的MADS-box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葡萄无核分子机理和进行无核葡萄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番木瓜pds基因时空表达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木瓜黄果肉品种Dwarf solo和红果肉品种Sunrise solo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个番木瓜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以及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5个时期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花、叶片中,pds转录水平上均有表达,但不同组织部位pds表达量存在差异,在成熟果实中最高,其次为花、叶;在2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成熟过程中,pds的表达逐渐增加,以在红果中的增加变化更为明显,且pds在红果肉中的表达量高于黄果肉.因此,pds基因可能在调控番木瓜果肉颜色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今后将对番木瓜果实中psy、zds、lcy-e等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以全面研究番木瓜类胡萝卜素合成及果肉颜色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水稻(Oryza sativa L.)花序和小穗的结构特点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在禾本科植物中,护颖是水稻特有的小穗器官。一些调控护颖发育的基因,也参与其他花序或小穗器官的调控。护颖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对阐明水稻花发育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与护颖发育直接相关的12个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突变体表型以及基因功能特点,将这12个基因分为开花决定基因、花序分生组织特征基因和花器官特征基因3类。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和合理的假设,绘制调控护颖发育基因的互作模式图,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的缺失或突变能影响病毒对植物的侵染,并介导植物对病毒产生抗性。已有研究证明,番木瓜环班病毒的VPg能与番木瓜elF4E(Cp-eIF4E)互作,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蛋白序列比对和同源建模分析,确定了6个突变位点,采用套叠PCR方法印Cp-eIF4E基因进行点突变,然后,将它们分别连接到酵母双杂交系统和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两套表达载体上,为后续互作实验和抗病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MADS-box基因的功能涉及植物多个发育过程的调控,尤其是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雌雄同株植物花发育的ABC(DE)模型中已知的大多数基因都属于MADS-box基因,但在雌雄异株植物中对MADS-box基因的研究较少。对已经报道的与雌雄异株植物花发育的MADS-box基因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MADS-box基因与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及分化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AP1 基因在植物的花器官发育和开花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墨兰 AP1 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可为研究其在墨兰花发育和开花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前期基础。【方法】以墨兰品种‘小香’为材料,克隆到 1 个 AP1 基因,命名为 CsAP1-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域和进化关系,利用 RT-qPCR 方法分别检测 CsAP1-A 在墨兰不同器官、不同花发育阶段和不同花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 CsAP1-A 在 5 个不同花型墨兰品种花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互作预测软件分析 CsAP1-A 与其他蛋白的互作关系。【结果】CsAP1-A 基因编码区为 744 bp,编码 248 个氨基酸,含有高度保守的 MADS-box 和K-box 结构域,符合 MADS-box 转录因子家族特征。CsAP1-A 与其他兰科植物 AP1 蛋白相似性较高,其中与春兰 AP1/FUL3(APY18447.1)和蕙兰 MADS1(AGE15496.1)的同源性最高。RT-qPCR 分析结果表明,CsAP1-A在墨兰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花中表达量最高,且集中在花芽分化初期(S1)高表达。在不同花型的墨兰品种中,CsAP1-A 在 WT(普通型)、MPV(重瓣花型)、LaPV(花瓣唇瓣化花型)和 NLV(唇瓣萼片化花型)4 种花型的合蕊柱中表达量均最高,而在萼片中表达量最低;在合蕊柱异常发育的 MPV 中,CsAP1-A 在合蕊柱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在花瓣蕊柱化的梅瓣花型(GPV)中整体表达量最高,且表达区域从合蕊柱扩展到花瓣。蛋白互作预测 CsAP1-A 蛋白可与 MADS1、MADS6、MADS47、MADS8 等 10 个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结论】墨兰 CsAP1-A 的基因结构、进化关系、时空表达情况和蛋白互作预测可为墨兰花发育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进一步揭示 CsAP1-A 基因在墨兰成花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种子植物性别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种子植物器官水平、个体水平和群体水平三个层次的性别多态性,种子植物性别的等级分布。介绍了种子植物性别的可塑性和影响植物性别逆转的原因,比较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性别类型和繁育系统的异同。从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角度,展望了种子植物性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植物的花是被子植物有性繁殖的重要器官,花的正常发育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意义;拟南芥是重要的模式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易获得突变体且易获得突变植株,是研究植物基因组的理想材料。为其他植物花粉花药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花粉萌发及其突变体小孢子表达、花粉识别及水合、花粉壁的发育模式、花粉管的生长发育、药开裂及花粉粒释放和花药的育性等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