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晏县沙化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秀莲 《青海草业》2009,18(2):40-42
海晏县地处青海湖北岸,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对青海湖流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境内草地沙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环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文章就海晏县境内沙化现状作调查,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为不合理利用,导致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紊乱,草地第一性生产力严重下降,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当前青海湖地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青海湖地区草地资源气候生产潜力、宜牧土地生产潜力和潜力总量的估算,探讨影响草地资源生产潜力的驱动机制,寻求有效合理利用、保护和改良草地资源对策,最终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海湖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调查,综合分析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对策,以促进该区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草地畜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湖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调查,综合分析了该区域草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对策,以促进该区域草地生态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进草地畜牧业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分布格局,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为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响应分析,以及草地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青海湖北岸退化与封育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进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分异性,是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的响应,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也是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天然草原是维护环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自然屏障,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天然草原上的生物量决定草原的产出能力和维护草地生态环境的能力。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青海湖北岸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地势高寒、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日差较大。监测青海湖北岸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动态趋势对于研究青海湖  相似文献   

8.
刚察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察县位于青海湖北岸,农牧业主导产业是天然草地畜牧业,主要养殖畜种是白藏羊和牦牛,长期的牲畜数量扩展,造成天然草地的严重退化,随着国家加大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环青海湖地区被国家列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自然生态保护区,刚察县属于该保护区域的核心部分,被列入重点生态保护治理范围,《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5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具有特征谱、垂直带状谱、与株高负相关和指示性等4个特征,为草地矿物元素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地区草地绿期预报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地生态景观是青海湖地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绿期的开始与结束依赖于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状况,而其与气象条件的变化紧密关联。为此,利用多年的牧草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界定了青海湖地区草地绿期开始和结束时间,并建立了绿期开始和结束的预报模式,经比较分析,拟合结果较好,建立的模式能定性的预测出青海湖地区天然草地绿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该结果可为青海湖地区旅游和草原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利用草地生态旅游资源、安排客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以及实现草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全面介绍青海湖区自然概况的基础上,从国际重要的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贵的"高原生物基因库"、众多和特殊的生态系统、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世界级的生态旅游胜地等方面论证了青海湖区重要的生态地位。从湖面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湖水pH值升高、污染严重、湖区湿地面积锐减、湖区土地沙漠化严重、天然草地被大量开垦、草地大面积退化、鼠虫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方面介绍了严重和旷日持久的生态危机现状。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 青海湖区草地生态环境现状 青海湖区地理范围包括整个青海湖流域.流域面积29 66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 194~5 174米.青海湖处于流域东南最低处,东西长约109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周长约360公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释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分布格局及蓄积分异性的成因,通过青海湖北岸退化与封育草地中矿物元素分析比较,发现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现象,提出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阐释了草地矿物元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具有蓄积分异性等科学问题,为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 Costanza等人和国内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草甸类、草原类、灌丛类、沼泽类草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明显减少,荒漠类草地面积大幅增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减少.研究时段内,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年总价值减少8.93亿元,年均减少0.23亿元.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周围的湖滨草地,是青海省的重要畜牧业基地之一。但近几年来,青海湖湖滨地区退化草场面积达54万亩,其中重度草地面积达38万亩。海北州刚察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申报《青海湖(刚察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在国家审批立项后,实施以培育和恢复林草植被为主的青海湖生态环境建设一期工程,并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为450万元,分三年建成。目前,已完成植树666.5亩,封育沙化草地2.9万亩。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流域草地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9,18(4):20-23,19
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完整的封闭型高原内陆盆地。在青海省来讲草地类型在流域内相对省内其他地区发育较好,特别是以芨芨草,紫花针茅为优势种的温性草原、高寒草原,以及以嵩草属为主的高寒草甸等草地类型,构成了流域主要的草地资源,是青海湖流域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海湖流域天然草地生产力2010~2019年10a监测结果显示:草地生态环境恶化局面得到了初步改善。草层高度不同程度上升,植被覆盖度增加,青海湖流域自然区域各草地类型生产力与2010年相比,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3种草地类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温性荒漠草原类和高寒草甸草原类草地产量分别增长44.55%、 14.41%。  相似文献   

18.
沼泽化草甸是青海省重要的草地类型,其生态与环境功能是其他类型草地不可替代的.近年来,环青海湖地区的沼泽化草甸逐渐萎缩,其空间分布和植物群落结构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干扰.本文对环青海湖地区沼泽化草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草地资源,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遥感手段获取流域内的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信息,结合Markov模型和动态变化度对草地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13年青海湖流域草地状况良好,未退化草地占草地总面积44.68%。未退化草甸是流域内的优势草地类别,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及环湖流域西南部,动态变化度为-0.49%,时空变化稳定。2000~2013年期间流域内未变化草地占草地面积53.56%,主要分布在流域中部。草地发生退化面积略大于恢复面积,总体呈退化趋势。在近13a内草地状况变化经历了幅度较小的退化、恢复、退化的过程。草地恢复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北及北部地区,草地发生退化主要分布在流域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20.
青海湖北岸山地干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黎明 《草业科学》2010,27(1):20-24
通过对青海湖北岸山地干草原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可将青海湖北岸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草地、弃耕地、山坡草地和零星分布芨芨草的草地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芨芨草+早熟禾Poasp.群落、早熟禾+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群落、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um+西北针茅Stipakrylovii群落和西北针茅+垂穗披碱草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为: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的大小顺序是滩地山坡草地弃耕地芨芨草草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的大小顺序为山坡草地弃耕地滩地芨芨草草地,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滩地弃耕地山坡草地芨芨草草地。生境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