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完善清瘟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清瘟解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1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连翘苷进样浓度在15~48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5.5%(n=6),RSD为0.9%。本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为进一步控制清瘟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采用博纳艾杰尔Venusil MP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1%磷酸(42:58)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5℃,结果表明金丝桃苷在0.025~0.25。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6%(n=6),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8%。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血浆中连翘酯苷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测定血浆中连翘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将血浆样品经去蛋白处理,以乙腈-水-醋酸(18∶82∶0.4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32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经Angilent ZORBAX SB-C18(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分离,进行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连翘酯苷的血浆浓度在0.05~2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5%。本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高,可用于连翘酯苷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内毒素和连翘酯苷A对鸡脾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将1日龄雏鸡正常饲养至50日龄时,心脏采血处死,表面消毒后,剖检分离鸡脾脏,用脾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脾淋巴细胞,将脾淋巴细胞共分为20个组,具体为4个剂量组×5个时间点=20个组。4个剂量组分别为:对照组、LPS组(5μg/m L)、连翘酯苷A低剂量预防组(5μg/m L LPS+200μg/m L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A高剂量预防组(5μg/m L LPS+400μg/m L连翘酯苷A)。5个时间点分别为:0、6、12、24、48 h,经内毒素和连翘酯苷A处理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后,收集脾淋巴细胞,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中IL-6水平。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淋巴细胞中炎症因子IL-6蛋白含量升高;与LPS组相比,连翘酯苷A不同剂量预防组脾淋巴细胞中IL-6蛋白含量均下降,表明脾脏中IL-6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连翘酯苷A的剂量呈正相关性,通过抑制LPS诱导的鸡脾脏中IL-6蛋白含量的升高,可减轻炎症反应。q 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脾淋巴细胞中IL-6 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相比,连翘酯苷A不同剂量预防组脾淋巴细胞中IL-6 mRNA表达量均下降,IL-6 mRNA表达量与连翘酯苷A的剂量呈负相关性,试验表明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转录水平抑制LPS诱导的鸡脾淋巴细胞中IL-6 mRNA表达量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结果表明,连翘酯苷A抑制鸡脾淋巴细胞中IL-6水平,对免疫功能有一定免疫影响,具有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内毒素和连翘酯苷A对鸡脾淋巴细胞中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将1日龄雏鸡常规饲养至50日龄时,心脏采血处死后,无菌剖检取脾,并用鸡脾淋巴细胞分离液将鸡脾淋巴细胞分为20个组,具体为5个时间点×4个剂量组=20个组。作用时间分别为0、6、12、24和48 h,作用剂量组分别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5μg/m L)、连翘酯苷A预防低剂量组(5μg/m L LPS+200μg/m L连翘酯苷A)和连翘酯苷A预防高剂量组(5μg/m L LPS+400μg/m L连翘酯苷A)。按上述方法培养后,收集鸡脾淋巴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水平。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升高;与LPS组相比,连翘酯苷A预防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下降,并与连翘酯苷A添加剂量呈正相关。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相比,连翘酯苷A预防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mRNA表达量下降,并呈剂量时间效应。试验表明LPS可以诱导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升高,而连翘酯苷A预防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下降,表明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途径抑制LPS诱导的鸡脾淋巴细胞中IL-1β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量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发挥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6.
丹翘灌注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丹翘灌注液中连翘苷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unfire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0 mL/min;双波长吸光度检测器,检测波长:277 nm;柱温:30℃.结果:连翘苷在0.442-3.97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为0.4%.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丹翘灌注液中连翘苷的理想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测定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含量的方法。采用YMC-Pack ODS-A色谱柱(5μm,150 mm×4.6 mm),以乙腈-0.02M磷酸二氢钠(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588 nm,柱温25℃。结果表明,金丝桃素在6~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n=6),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5%。此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贯叶连翘提取物中金丝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项目分别对连翘进行不同方法的提取,得到其产物,再进行实验动物给药并制备含药血清,最后利用HPLC方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PT-230AColume heater Apollo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 25:7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25 ℃。结果显示:煎剂组(B组)和粗粉组(C组)在5个时间点都测不出连翘苷的含量,提取物组(A组)只有在1.5小时可以测到含量极低的连翘苷,连翘苷纯品组(D组)在0.5、1、1.5、2、4小时的连翘苷含量分别为:0.205mg/ml, 0.266mg/ml、0,099mg/ml、0.046mg/ml、0 mg/ml。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究连翘酯苷A对感染H9N2禽流感病毒后小鼠的炎症基因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连翘酯苷A抗病毒的免疫作用机制。对不同分组处理的小鼠于3、5、7、14d采血(n=3),检测白介素1β(IL-1β)含量;取第7d小鼠肺组织(n=3),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髓样分化因子(My D88)与核因子-κB(NF-κB)变化,分析连翘酯苷A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翘酯苷A可减少IL-1β分泌;与模型组相比,连翘酯苷A治疗后My D88与NF-κB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研究提示,连翘酯苷A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炎症基因表达,降低炎症因子的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牛蒡子中牛蒡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为(30±0.1)℃,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31:20:49),检测波长280nm,对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牛蒡苷在0.5~2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5.95%,RSD为3.90%。该法简便、准确、快速,可作为牛蒡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建立银芦感冒口服溶液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对银芦感冒口服溶液中金银花、连翘、牛蒡子采用TLC定性鉴别,牛蒡子中的牛蒡苷含量用HPLC法检测,色谱柱为Inertsil ODS-SP(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5∶75),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LC法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牛蒡苷的回归方程为Y=5.584 6×10~6X+6 351.39,r=0.999 9,牛蒡苷在0.030 2~0.604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3%,RSD为1.41%(n=9)。说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银芦感冒口服溶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可溶性粉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苷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XSelect CSH C_(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测定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的检测波长分别为326 nm(0~26 min)、230 nm(40~43 min)、277 nm(43~46 min)。结果:各待测组分分离度良好;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3种成分的进样量分别在0.045 3~0.453 0μg(r=0.999 7),0.027 8~0.278 0μg(r=0.999 4),0.219 0~2.190 0μg(r=0.999 9)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0%(RSD=1.8%)、100.8%(RSD=2.0%)、99.3%(RSD=1.0%)。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于双黄连可溶性粉的3个指标性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复方“LH”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Zorbax Extend.C18柱(4.6mm×150hi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4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0.625vg(r=0.9999),0.05—2.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0%和96.67%,RSD分别为1.35%、1.23%(n=6);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可用于中药复方“L”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HPLC法测定麻黄鱼腥草散中黄芩苷、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的方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XBrige~(TM)C18(4.6 mm×150 mm,5μm),黄芩苷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柱温:30℃;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为30℃;黄芩苷、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分别为276、225、254 nm。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798~0.7975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4.3%(RSD=0.8%)。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0109~0.2175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2.9%(RSD=0.7%);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0105~0.21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2.4%(RSD=0.3%)。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有效测定麻黄鱼腥草散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测定普抗合剂中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ymmetry C18分析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06%磷酸(50∶50);流速1.0 mL/m in;色谱柱温度25℃;检测波长278 nm;进样体积10μL;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表明,黄芩苷进样量在0.412~4.12μg范围内,其色谱峰面积与进样量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n=5,回收率为99.48%,RSD=1.07%(n=5)。该方法可用于控制普抗合剂中黄芩苷含量。  相似文献   

16.
银翘天甘复方制剂是由金银花、连翘、天花粉和甘草四味中药组成,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等功效.其中,连翘的主要成分为连翘苷、连翘酯苷、连翘酯素.目前,测定中药复方制剂中连翘苷的含量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本试验旨在应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银翘天甘复方制剂中的连翘苷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ELSD法对黄芪精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C18(5μm,4.6mm×250mm),柱温为35℃;流动相:乙腈—水(34:66);流速:1.0mL/min;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65℃;空气压力为30psi。黄芪甲苷在32.12~32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6%,RSD=2.75%(n=6)。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芪精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麻黄鱼腥草散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色谱条件:Waters XBrige TM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6 nm。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79 8~0.797 5μg,R2=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4.3%(RSD=0.8%)。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有效测定麻黄鱼腥草散中黄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连翘酯苷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体内诱生IFN-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连翘酯苷对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试验的半数致死量(LD50),检测连翘酯苷体内诱生干扰素的效果.腹腔注射连翘酯苷,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眼部采血,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FN-α.测得连翘酯苷对小鼠腹腔注射急性毒性的LD50为1 976.5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 863.7 mg/kg~2 096.1 mg/kg.连翘酯苷诱生干扰素在48 h达到最高峰845.8 pg/mL±150.92 pg/mL(P<0.01).表明连翘酯苷为低毒化合物,体内能够诱生IFN-α.  相似文献   

20.
建立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白龙散中龙胆苦苷和小檗碱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0.5%三乙胺水溶液(用85%磷酸调p H值至3.0)-甲醇(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70 nm;龙胆苦苷和小檗碱的含量测定范围分别为4.09~102.2μg/m L(R=0.999 7),3.93~98.26μg/m L(R=1.000 0);加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3%,97.78%;RSD分别为0.96%,1.23%;该方法方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白龙散中龙胆苦苷和小檗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