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4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浙北7 a和6类松树杂种(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火炬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巴哈马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在皖南9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指标,研究了不同杂种在不同地点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种类型在不同地点的生长差异非常显著。在浙北余杭试验点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生长最好,其中材积增长超过对照40%的杂交组合有PTCH20、PTCH12、PTCH41、PTCH17、PTCH61和PTCH16共6个,全部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占该试验点所有杂交组合的11.11%;在皖南太湖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多为湿地松×古巴本种加勒比松,少量为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同时该地区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也有生长较好的杂交组合,该地区优良杂交组合(材积超过对照40%)包括PECC1-37、PECH12-9、PTCH13-24、PECC18-55、PECH42、PECC18-32、PECC10-6共7个,占所有杂交组合的28%,包括3个杂交组合类型(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该结论和国内外关于杂种松的适应性及生长优势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对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发展速生杂种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我国引种加勒比松的情况及其杂种的生长表现,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加勒比松杂交育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广东湛江进行的古巴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杂种15年生的材积是亲本材积的1.66 2.88倍,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20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建立了更多的杂种对比试验林,在试验中用作对照的澳大利亚杂种松生长最快,但易受风害。杂交组合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巴哈马加勒比松的杂种比组合湿地松×古巴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的杂种生长迅速,杂种种子的发芽率很低(<30%),而且家系之间变异很大。广东台山的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和材积增长为35.8%和244.6%,湿地松×古巴加松的增长为40.8%和210.9%,同时也进行了杂交配合力的分析。无性繁殖试验表明生根率可达85%,但生根率在家系之间变异很大。  相似文献   

3.
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广东林业科技》1994,(4):23-27
进行了本种加勒比松(加勒比松,下同)与湿地松种内、种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1)加勒比松与湿地松杂支的杂种(F1)幼林,8年生前生长较好,杂种优势明显,9年生后其杂种优势减弱;(2)加勒比松种内杂交的杂种(F1)幼林杂种优势明显,10年生时杂种优势下降的速度较种间的慢;(3)加勒比松分别与洪都拉斯和巴哈马两个变种杂交的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种第一代生长研究初报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子代具有显著大于湿地松纯种的生长量优势,与湿地松种子园后代相比,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为35.8%,244.6%;湿地松×本种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材积增益分别为40.8%,210.9%。从中选择出的8个优良杂交组合,其树高、材积平均增益分别达50.8%和349.5%。文中还从理论上探讨了控制杂种优势的遗传因素、湿地松一般配合力与一般杂交力的关系,分析了杂交制种的效果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杂交松产脂量及松脂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7年生杂交松50天内产脂量为588 g/株,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马尾松高9.91%、23.01%、68.48%;全年产脂量3 057 kg/hm2,分别比湿地松、加勒比松和马尾松高43.1%、59.9%、82.5%.产脂量与树高胸径综合指数密切相关.杂交松松脂成分与湿地松、加勒比松相比,没有显著差别;与马尾松相比,除左旋海松酸偏低、去氢枞酸偏高外,其余组成成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的多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块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测定林的7年生数据,就杂种的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分枝习性与湿地松、加勒比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的生长优势突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9.18m、14.96cm、0.08645m^3,相对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315.23%、46.35%、114.89%。此外,杂种的树干通直度得分、冠幅、枝角、枝径、枝数分别为1.54分、3.45m、68.93°、1.84am、3.35条,其树干通直度得分与母本湿地松接近而显著低于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冠幅和枝径与父本相似而显著大于母本,枝角介于父、母本之间,枝数与父、母本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当地马尾松种的对比造林试验表明:在抗寒性方面,未经杂交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抗寒性最差,加勒比松、湿地松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耐寒性最好;在树高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生长最快,湿地松加勒比松混合种与马尾松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最差;在树冠生长方面,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种冠幅最大,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次之,湿地松半同胞家系较小。  相似文献   

8.
根据1块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的湿地松&#215;洪都拉斯加勒比松F1杂种测定林的7年生数据,就杂种的生长量、树干通直度、分枝习性与湿地松、加勒比松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F1杂种的生长优势突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9.18m、14.96cm、0.08645m^3,相对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种子园混合种的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315.23%、46.35%、114.89%。此外,杂种的树干通直度得分、冠幅、枝角、枝径、枝数分别为1.54分、3.45m、68.93&#176;、1.84am、3.35条,其树干通直度得分与母本湿地松接近而显著低于父本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冠幅和枝径与父本相似而显著大于母本,枝角介于父、母本之间,枝数与父、母本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第二代(F_2)生长情况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加勒比松的杂种第二代(F_2),其幼苗和幼树的形态特征明显地趋向于湿地松;早期较速生,2年生幼树高生长比湿地松高23.1%,比加勒比松高14.3%。因此初步认为,选用湿地桧×加勒比松的F_1的优树种子(F_2)推广造林,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的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的1块9年生杂种松测定林的生长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全同胞家系(PEE×PEE)和自由授粉家系(PEE(op))的生长量差异,估算了杂交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一般杂交力(GHA)和亲本间的特殊杂交力(SHA),探讨了GCA与GHA、GHA和SHA与杂种子代生长表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类型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EE×PCH>PEE×PEE>PEE(op)>CK,杂种家系的平均材积比CK大221.36%;根据生长性状选择出国产的优良杂种家系15个,其树高、胸径、材积、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10.96~12.57 m、17.42~21.25 cm、0.156 2~0.236 7 m3、141.75~233.82 m3,相对于CK的材积现实增益为216.19%~379.15%;选择出GHA效应大、可靠性高的杂交亲本4个,可用于大量制种;湿地松无性系树高性状的GCA与树高、胸径、材积性状的GHA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E×PCH杂种家系的生长表现与其亲本的GHA密切相关,尤其与双亲的GHA之和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891 8以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种刺激剂和5种施药周期及3种割沟频率组合采脂技术的筛选,2年的采脂试验,取得的松脂产量数据经本底产量对比研究,以采用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刺激剂,12天为一刺激周期,割沟频率4天1刀为组合的采脂方法效果最好。与常法采脂比较:平均单株全年松脂总产量提高20%以上;单刀产脂量提高100%以上;割面消耗降低50%;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6%;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湿地松采脂情况及产、流脂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湿地松产、流脂动态平衡”论点。认为,湿地松一定时间内的最终流脂量取决于树木的产脂能力。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火炬松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在1~20 a内,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20~30 a内,国外松生长不如马尾松,而且对地力的适应性也不如马尾松。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但在立地差、集约度低或海拔高处应以本地树种马尾松为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湿地松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多年来培育湿地松苗木的实践,总结出简单、实用的培育湿地松良种壮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建南屿湿地松种源苗期和14 a生的林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成活率差异大,种源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种源间有一定差异。湿地松种源1 a生苗高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14 a生树高与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和无霜期呈较大的正相关,说明低纬度区引种湿地松,年降雨量大和无霜期长可显著促进其树高生长。14 a生湿地松各种源生长量均超过火炬松和当地马尾松。  相似文献   

17.
采脂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采集松脂对天台低山生长的中龄湿地松林分的胸径、材积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非采脂林分经济收入的净现值要高出对照的采脂林分,因此,湿地松在采脂后由于林木生长量减少和木材质量降低而造成的经济效益损失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种立地条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显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区湿地松平均胸径为7.65cm,平均树高为4.23m;低海拔湿地松平均胸径为10.69cm,平均树高为6.93cm。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区上,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均显著大于马尾松,高海拔地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1.33g,马尾松为0.41g,低海拔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3.96g,马尾松为2.36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两树种的产脂量均为低海拔区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9.
从7年生的沙地湿地松实施林调查材料表明,实施林历年生长量均达到湿地松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证实了湿地松适宜沙地生长,且长势好、生长快。  相似文献   

20.
以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上胚轴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成分、不同的激素成分及浓度配比,研究杂交松离体培养继代增殖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