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绿文 《国土绿化》2024,(3):42-43
<正>沙尘天气是沙粒、尘土悬浮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根据《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规定,沙尘天气包括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浮尘无风或风力≤3级,沙粒和尘土飘浮在空中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扬沙风将地面沙粒和尘土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以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在春季不时受到沙尘天气的侵袭。根据强度由高到低。沙尘天气依次分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3个等级。沙尘暴发生时,空气非常浑浊,水平能见度在l公里以内,强度和危害最大。发生扬沙天气时,空气相当浑浊,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至10公里之间。浮尘天气时,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危害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3.
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2004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灾害情况报告。截止5月底,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8次沙尘天气,其中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5次,扬沙浮尘天气12次。 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18次沙尘天气中,单次影响范围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沙尘天气有2次,50~100万平方公里的有3次,50万平方公里以下的有13次。西北、华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野外定位观测站(1983-2004年)和内蒙古磴口县气象站有关资料(1954-2003年),分析乌兰布和沙漠沙尘天气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沙尘天气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2-6月份,占全年的58.5%,冬季次之,秋季最少,4月份发生频率最高;该区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活动频繁,1983-1987年每年扬沙日数都在100d以上(1986年高达164d);90年代初期沙尘天气显著下降,中期至末期处于低值;21世纪初,沙尘天气的发生又有所回升。该区充足的沙源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当具备了起沙风的动力条件时,极易发生沙尘天气。2~6月沙尘暴、浮尘和扬沙日数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沙尘暴和扬沙日数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蒸发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扬沙、沙尘暴日数与气温和地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浮尘天气与地面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蒸发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和地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包括北京城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几乎没有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快乐。几乎天天有风 ,处处见沙。人们不会忘记 ,3月 8日、1 8日、2 2~ 2 3日、2 7日、4月 3日…及 5月 1 3日 ,沙尘暴去年已在我国发生了 1 5次了。继 2 0 0 1年 1月 1日的沙尘暴给新世纪一个下马威后 ,2月 2 8日 ,3月 2~ 3日 ,3月 1 1日 ,3月 1 4日等又发生了多次沙尘暴。沙尘暴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已经成为春季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文就谈谈沙尘暴的概念、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1 浮尘、扬沙与沙尘暴的概念在气象中 ,人们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和沙尘暴三个…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6月2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今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且集中发生在春季后期,强度偏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次数和强度均低于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据监测评估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包括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2次,扬沙7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涉及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15省(区、市)679个县(市、区、旗),受影响国土面积约275万平方公里,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榆林近20 a气象数据的搜集,以及荒漠化监测站获取的植被盖度与沙尘(浮尘、扬沙、沙尘暴)数据,对气候因子逐一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得出结论以及气候因子与林地资源(覆盖率)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荒漠化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0年3月26日,受冷锋云系影响,我国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扬沙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发生。此次沙尘暴与扬尘影响范围约为174161平方公里,受影响人口约为2498.31万,耕地约为523万公顷,牧草地约404万公顷。受此次沙尘暴影响,北京发生浮降尘现象,并造成华北地区大范围的环境污染,使农牧业、工交运输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经济损失约0.5-1.0亿元人民币。4月6日,北京遭受到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黄沙蔽日。4月25日,沙尘天气再袭北京,黄土…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春季,不少民众认为沙尘天气似乎又多了。黄沙漫天的日子会不会卷土重来?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治沙办了解到,今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次数较少,强度较弱,影响范围较小,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强度略强于2017年同期,但次数和强度均低于2001年至2017年同期均值和常年均值。监测数据显示,3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0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3次,扬沙7次。影响范围涉及西北、华北、东  相似文献   

10.
沙尘暴与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4月15日下午到夜间,内蒙古西部和中部、甘肃、宁夏、陕北、山西等地出现了沙尘暴天气。这些地区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南方向扩散。这次来自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沙尘暴,从16日起,使华北中部到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浮尘天气。17日8时天气实况资料显示,浮尘已达江汉平原和江南中东部,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报告了天空呈土黄色。这次沙尘暴还“漂洋过海”,在17日8时地面天气图上,韩国济州岛和日本九州等地都标上了浮尘天气符号。更令人吃惊的是,气流裹着沙尘竟然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