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地竹制备结构用竹材人造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黎  王正  蔺焘  李旸 《木材工业》2011,25(4):8-10
进行非洲高地竹制备竹层积板和胶合板的研究,检测竹材原料和竹材人造板的性能,并与毛竹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高地竹的刚性比毛竹高,干缩率较大,制备的竹材人造板表现出相同趋势;高地竹层积板可达到日本结构用单板层积材标准中的较高等级水平,竹胶合板的性能大幅超过欧洲标准OSB/4级水平,在建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以竹材近青竹篾和桦木单板为原料制备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选用酚醛树脂胶黏剂,探讨了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选取的因素水平内,随涂胶量的增加、压力的增大,板材性能先增大而后降低;随浸胶时间的延长、密度的增大,板材性能也随之增大.确定了高强轻质竹木复合单板层积材较合理的制造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单板层积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国内外在单板层积材工艺及机理方面研究的主要进展,其中工艺研究包括加压工艺、材种及单板等级等,而机理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研究上。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竹材增强单板层积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简要介绍了竹材增强单板层积材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单板层积材加工成梁构件应用于建筑结构材时,由于材料本身的强度和刚度不足,其结构构件不能满足现代多、高层以及大跨度建筑的需求。竹集成材是原竹经过切削成竹片、低温干燥、碳化、涂胶,再同方向平面或侧面组坯、热压胶合而成的竹基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与稳定性优于木材。将集成竹材作为增强材料用于加固单板层积材梁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高梁极限承载力的方法。通过进行竹板增强单板层积材组合梁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集成竹板对单板层积材受弯性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单板层积材受弯构件上下部粘贴集成竹板可提高构件极限承载力10%~50%。同时,考虑单板层积材和集成竹材料的非线性,推导出了适用于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竹材宏观压缩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散生竹毛竹,丛生竹慈竹、花竹、绿竹为研究对象,分别测试基本密度、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鞘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及比例等关键特征数据,建立特征数据与竹材宏观压缩性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宏观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散生竹毛竹,丛生竹慈竹、花竹、绿竹四种竹材维管束的分布密度、形态及组成差异较大,毛竹维管束的尺寸明显小于丛生竹,丛生竹均含游离纤维股且多为薄壁纤维;2)4种竹材宏观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相近,但力学性能存在明显差异;3)基本密度、维管束分布密度、厚壁纤维组织比量与竹材顺纹压缩性能正相关,且基本密度的相关性最高。基本密度是评价竹材顺纹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最可靠的物理因素。不同竹种维管束的分布密度主要影响竹材抗压强度,对压缩模量影响较小。维管束内厚壁纤维的组织比量也是影响竹材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的重要结构因素,厚壁纤维组织比量越大,压缩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木结构建筑的逐渐兴起,单板层积材代替天然优质木材成为了当前工程材料的首要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对单板层积材的应用现状、生产工艺、性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单板层积材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浸胶量对纤维化竹单板层积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慈竹(Bamb~distegia)制备纤维化竹单板层积材,分析浸胶量时板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浸胶量的增加,板材的弯曲强度和抗拉强度降低,弯曲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不明显,耐水性能增强,水平剪切强度提高.因此,可通过控制浸胶量,进行板材性能的设计,以适应不同用途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单板层积材产品的优点,介绍了以落叶松为原料,利用胶合板生产设备加工制造单板层积材的工艺技术及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玻璃纤维布与碳纤维布复合材料及分步热压法增强杨木单板层积材,研究了玻璃纤维布与碳纤维布复合材料的铺设位置及分步热压法对杨木单板层积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增强方式对杨木单板层积材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的增强效果均较明显;采用对称铺设相同的增强材料时,铺设位置靠近杨木单板层积材表层时对MOR和MOE等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较铺设在靠近芯层时的增强效果明显;采用分步热压法可以明显改善单板层积材水平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     
《林产工业》2006,33(2)
国内单板层积材的现状与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内单板层积材没有展开应用研究,也没有其产品的应用领域的性能规范,应该说我国的单板层积材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华东地区,一些企业开始用杨木生产非结构用单板层积材,用来制造家具;吉林省一些企业用落叶松为原料,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JAS《构造单板层积材》生产单板层积材  相似文献   

11.
料慈竹纤维形态和造纸性能及其与其他竹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料慈竹纤维形态及其造纸性能的分析,并与其他竹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料慈竹除1%NaOH抽出物较高外,无论其纤维形态或造纸性能均优于许多竹种。因此,可以认为料慈竹是一个优良的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12.
小径竹重组结构材性能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南方资源丰富的小径竹为原料研究了小径竹重组结构材制造工艺,重点探讨了重组竹结构材的密度,浸胶后竹束的干燥温度,去青与不去青以及竹种(刚竹、淡竹、慈竹、雷竹)对重组竹结构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用自行设计的竹材压轧疏解机对小径竹疏解的原理。为高效利用小径竹提供制造工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料慈竹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竹笋出土时间持续45天左右,以7月下旬至8月初为出笋高峰;竹笋—幼竹高生长时期为100天左右,遵循"慢—快—慢"的规律,且高生长的昼夜节律明显;地径生长期为32天左右。  相似文献   

14.
料慈竹与慈竹影响造纸性能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料慈竹、慈竹纤维形态及其造纸性能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料慈竹1%NaOH提取物、纤维组织比、戊聚糖等方面较差外,无论其纤维形态或造纸性能均优于慈竹。因此,可以认为料慈竹是一个优良的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15.
三种典型竹质工程材料纵向弹性模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重组竹、竹束单板层积材(BLVL)、竹集成材为代表的竹质工程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文中采用超声波法、自由横向振动法和力学法分别对上述3种典型竹质工程材料的纵向动态弹性模量(MOE)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表明,横向自由振动法能较为快速、准确和无损地评价出竹质工程材料的MOE,MOE的变异系数与其自身铺装结构有关;重组竹、BLVL和竹集成材的一阶共振频率分别为455.73、380.41和487.62 Hz;超声波在竹集成材的纵向上传播速度最快,重组竹其次,BLVL最慢;三点弯曲力学测试发现3种竹质工程材料的断裂模式不同,全顺向的重组竹为竹纤维拉断和界面剪切破坏,纵横组坯的BLVL为横向竹束拉断以及竹/木复合界面分层,而更多体现实竹性能的竹集成材为底层竹材维管束拉断和拔出破坏,其断裂载荷为重组竹> BLVL >竹集成材,而断裂位移为竹集成材> BLVL >重组竹。  相似文献   

16.
10种观赏竹秋季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高度和方向3个方面对福州市江滨大道的10种观赏竹在秋季的滞尘效应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大小排序为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斑竹>唐竹>人面竹>泰竹>鼓节竹>青丝黄竹>黄金间碧竹,其中银丝大眼竹的滞尘量是黄金间碧竹的4.63倍,与竹种叶片大小、分枝方式和栽植形式相符合;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距离地面150 cm处高于距离地面200 cm处,尤以银丝大眼竹、早园竹、绿槽毛竹和鼓节竹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高度,银丝大眼竹滞尘效应最高,黄金间碧竹效应最低;各个竹种不同方向滞尘量存在差异,与秋季风向、竹种栽植位置和车辆行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竹胶合板是我国最近开发的一种轻质、高强的代木材料。它的种类很多,其中用经纬编席坯板作胶合板的奇数间板,以帘吊内簧坯板作填层组合热压而成的毛竹经帘交压层积板,可以制作混凝土工程面板,以代替木材面板、钢面板以及其他材质面板。它既可与木材、钢材、工程塑料组成多种规格的模板体系;也可制成全竹胶普通模板。竹胶模板适应各种类型建筑工程的施工使用,安全轻便,装拆劳动强度小、工效高,施工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This experiment explored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using bamboo zephyr mat with pre-hot-pressed treatment for the manufacture of laminated bamboo lumber (LBL), which is similar in construction to that of laminated veneer lumber (LVL). Six LBL boards (made from four-ply bamboo zephyr mats) with approximate dimensions of 2×42× 42cm were fabricated using resorcinol-based adhesive.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nvolved three combinations of layered structures (types I, II, and III) and two LBL loading positions (H-beam and V-beam) during the bending test. These materials were then compared to ordinary LV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bending properties (moduli of rupture and elasticity) of LBL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LVL,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LBL beam. Interestingly, orienting the glue line to the vertical direction (V-beam) could maximize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LBL.Part of this research was presented at the 4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apan Wood Research Society, Tokyo. April 1999, and at the Pacific Timbe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Rotorua, New Zealand, March 1999  相似文献   

19.
以杨木单板和竹帘为原料,采用低分子量水溶性酚醛树脂浸渍处理,通过干燥、组坯、热压等工艺制备竹木复合强化单板层积材。探讨了组坯方式、压缩率、热压温度、热压时间4个因素对竹木复合强化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MOE)和静曲强度(MOR)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为一层竹帘的竹木复合强化单板层积材的MOE和MOR较大,分别是13.43GPa、148.13MPa,与表层为杨木单板次表层为竹帘组坯方式相比分别增加了33.63%、56.16%。确定了竹木复合强化单板层积材较合理的制造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