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覆盖黑龙江省三个积温带的123个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将6月30日-7月29日每10天为1段分3个时段对水稻进行低温处理,以研究冷害发生规律。结果发现,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证实了低温对水稻冷害的时段效应;第一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一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6月3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延迟型冷害,第二、三积温带水稻在7月10日-7月19日受低温易发生障碍型冷害,体现了水稻应对低温的生态区效应。这对黑龙江省抗寒水稻品种的选育以及抗寒措施的提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阶段性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低温冷害的类型及水稻冷害的指标,报告了水稻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冷害表现的特点,指出了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的早期诊断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厦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小明 《北方水稻》2011,41(4):32-33,53
阐述了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时间规律和地理分布规律,分析低温冷害对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冷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低温冷害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目前防御玉米低温冷害的主要方法措施,分析了这些方法措施对玉米幼苗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对玉米防御低温冷害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水稻低温冷害的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虎林市的气候特征,阐述了当地低温冷害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论述了低温冷害对水稻营养生理的影响及培育耐冷早熟优质品种、利用大中棚育苗、实行科学施肥、提高水温地温、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五项防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低温冷害是北方寒冷稻作区水稻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介绍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的定义和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生育期中易发生低温冷害的时期,说明了各时期冷害发生的临界温度,以及各时期气温与水温对冷害的影响程度比较。提出了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的防御技术及冷害发生后的应急补救措施,以供广大水稻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东北玉米低温冷害远程诊断系统设计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较易发生玉米低温冷害、不易诊断、数据获取时效性差、诊断参数代表性差等不足,研究构建一个准确、便捷的玉米低温冷害监控与远程诊断系统。通过总结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领域专家的经验,结合多年的历史气象资料,对初终霜日期进行宏观预测,根据田间观测的适时环境参数对低温冷害作出及时准确判断和预测。在玉米灌浆期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得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玉米低温冷害远程诊断与管理系统,为玉米低温灾害的监控和诊断提供了准确、及时、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寒地稻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特点﹑规律,低温冷害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正确诊断水稻冷害的发生及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旭一 《北方水稻》2013,43(3):71-72,75
从细胞膜系与植物抗冷性,可溶性糖、蛋白质与植物抗冷性,脯氨酸及其它氨基酸与植物的抗冷性,低温下冷害指数、电导率、原生质膜透性与植物的抗冷性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生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水稻冷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士强 《北方水稻》2009,39(5):77-80
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频繁发生。本文简要介绍了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增施磷肥、增施钾肥、施用有机肥和微肥对防御低温冷害的作用,并对今后寒地水稻冷害防御的施肥技术方面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温冷害对黑龙江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黑龙江省属寒地稻作区,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和严重性,一直是影响黑龙江省水稻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2002年和2003年的低温冷害给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低温冷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和分析2006年低温冷害,针对低温冷害所采取的措施和收到的成效,以及低温冷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水稻生产合理化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宁安市寒地稻区易遭低温冷害影响的实际问题,研究总结了绿色食品水稻防御低温冷害的生产经验。提出.严把品种选择关、搞好种子处理、采用大棚钵体旱育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豆低温冷害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于1985—1986年,用盆栽,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以人工控制温度的方法进行低温处理。试验结果指出:低温处理使大豆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时期延迟,产量下降。低温处理的温度越低,处理的时间越长影响越重。大豆花芽分化期是大豆生理上的低温冷害关键期。该阶段对低温处理最敏感,产量大幅度下降,主要是荚数和粒数减少,空秕荚多,百粒重轻等综合因素所致。低温处理使大豆花荚败育。雌蕊遭受冷害也会阻碍结荚。低温处理大豆还使子粒加重病害。因此,必须注意防御低温冷害,才能确保大豆高产稳产质佳。  相似文献   

17.
玉米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受低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士琛 《玉米科学》2003,11(2):073-074
低温可能引起细胞膜和内膜系统的透性及功能发生改变,也可能引起细胞代谢水平发生改变,这些改变都可引起细胞质中和NO3-HADH水平及ATP水平的改变,所以其体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必然受影响.2叶期玉米受冷害后,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加,并且有光冷害处理比无光冷害处理更有利提高叶片中硝酸还源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和酶的细胞化学法研究橡胶树(Hevea brasinensis)冷害细胞器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零上低温下各种细胞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质膜是各种细胞器中对冷害最敏感的部位。叶绿体被膜比片层对低温更敏感,而线粒体内脊膜比外膜对低温更敏感。细胞器膜系的损害有三种形式:(1)双分子膜解体;(2)生物膜发生液化作用;(3)双分子膜撕裂。膜各种形式的伤害原因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黑龙江省水稻冷害频繁的生产实际,通过资料列举方式阐述水稻障碍型冷害发生的时间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水稻生育前历期(减数分裂之前)灌10cm深水预防低温冷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宁安市寒地稻区易遭低温冷害影响的实际问题,研究总结了绿色食品水稻防御低温冷害的生产经 验。提出,严把品种选择关、搞好种子处理、采用大棚钵体旱育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草 害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