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马铃薯坏疽病是典型的贮藏病害,脱毒种薯平均烂薯率高达50%以上,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在我国多个省区具有潜在的风险。生产上要做好综合防治措施,尽早发现,及时防治。马铃薯坏疽病(Phoma foveata Foister)又名茎点霉腐烂病、纽扣状腐烂病,是马铃薯上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之一,我国列为进境检疫性重要病害。在欧洲、北非、南美和大洋洲等多个洲23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李庆军 《吉林蔬菜》2016,(10):25-26
正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通常说的种薯退化即为不同病毒引起的多种病毒病所造成。马铃薯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其中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块茎蛾、蚜虫等。  相似文献   

3.
黄平华  沈明红 《蔬菜》2015,(4):43-44
为指导蔬菜型马铃薯的田间栽培管理,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病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需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要注意切块薯与小整薯作种时要分开播种、要严格避免连作等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以期对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在我省逐年上升,相应病害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前几年在我省很少发生的马铃薯黑茎病,近几年发展的较快,给许多农民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是种传病害,许多农户对它认识不够,对种薯挑选不严格,特别是在切种薯块时不能严格消毒,以至于田间造成大面积发病,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高寒阴湿区马铃薯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情况的基础上,探究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气候变暖、病害生理小种变化、轮作倒茬不及时、播种带菌种薯、栽培管理不当、施肥不当、综合防治重视不够等。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障,示范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尽可能多措施、全生育期配套使用,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以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种薯处理、提前预警、高效低毒药剂防治为重点,轮作倒茬、科学施肥、合理密植等配套的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种薯处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艳 《中国蔬菜》2018,1(8):96-98
根据马铃薯种薯产地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严格选种、引种、购种,并做好催芽、切块、药剂拌种等种薯处理工作,才能有效防止马铃薯田间病害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和应用,微型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常规微型薯生产周期长,繁殖系数低,而且生产用基质如果多年不更换,就会导致土传病害尤其是疮痂病严重,从而使微型薯质量大大降低.马铃薯无基质喷雾栽培技术是近几年逐渐推广开的一项新型的微型薯生产技术,它根据马铃薯生长特点,科学的配制营养液,在人为可控制的环境中,以雾化的形式定期供给植株,充分发挥马铃薯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寒阴湿区秸秆还田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是一项改善土壤含水量过高、透气性差,解决薯块气孔严重外翻,减轻种薯窖藏病害,提高种薯质量的新技术。采用该技术每667 m~2种薯产量达3 443 kg,较传统种植增产47%,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属高寒山区,海拔1 930~3 941 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5.7℃,具有天然的马铃薯高山隔离繁育条件,是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胞囊线虫是世界范围内的检疫性线虫,在马铃薯生产上属于毁灭性的病害,虽然在我国尚未见报道,但我们仍需提高警惕,高度重视检疫,将该病害监测纳入种薯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刘淑芹  王连刚 《蔬菜》2018,(3):55-57
针对2012年以来青岛市部分地区重发马铃薯环腐病的现状,对青岛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研,摸清了种薯带菌是发病初侵染源、消毒不彻底是传播的重要途径、土壤适温是重发的重要因素等发病规律,并提出了严格检疫、小种薯播种、土沟覆膜法晒种、切刀消毒、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合理用药等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黑胫病是危害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在青海省湟中县地膜马铃薯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率一般为2%~5%,严重的可达25~40%。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及块茎腐烂,还可在温度高的薯窖内引起严重烂薯。湟中县随着地膜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黑胫病发生逐年严重,成为限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干腐病是马铃薯在贮藏中发生的一种严重的腐烂病害,在种薯窖藏期间造成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种薯的质量及商品薯的商品性。 1发病症状 1.1主要浸染块茎 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色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  相似文献   

13.
脱毒马铃薯是利用生物技术措施,脱去马铃薯种薯的病毒和类病毒,解决了马铃薯退化和由病毒引起病害发生的问题。脱毒马铃薯茎杆粗壮,长势旺盛,叶色绿而均匀,叶面平展,块茎大而整齐,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4.
正干腐病是张掖市马铃薯窖藏期间的主要病害,且在马铃薯播种后发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种薯切口是病原菌主要的侵染途径,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密切,土壤温湿度影响较大,品种之间抗性不同,生产上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繁殖系数高、抗病能力强的马铃薯新品种种薯繁殖和育芽(贮藏)方式,设置了6个处理试验,其中,早排薯育芽育苗移栽表现出极高的繁殖系数和很强的抗病能力,早排薯育芽直播处理表现极显著的增产性和较高的抗病力。结果表明,改变种薯贮藏方式,即种薯收获后及时排薯育芽直播能提高产量,育苗移栽能大幅度提高种薯繁殖系数,在排薯、育芽、育苗及移栽或直播过程中及时剔除烂薯、病芽、病苗,是防止病原菌侵染与病害发生的有效途径。该项技术对提升马铃薯生产水平,发展无害化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一种世界性的马铃薯病害,普遍存在于我国马铃薯各主产区。该病由植物链霉菌引起,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商品性和耐储藏性。近年来马铃薯疮痂病在马铃薯微型薯繁育和大田生产上发生日趋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危害症状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主要危害块茎,从皮孔和伤口侵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们对马铃薯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夏季提前上市的品种有着极高的价格和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选用早熟高产的脱毒马铃薯。马铃薯脱毒后能增产30%~50%,甚至一倍以上。2种薯催芽催芽是马铃薯反季节栽培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简单、实用的马铃薯催芽技术:(1)火炕催芽先在火炕上放一层薄棉被,挑选无病害、无冻害的种薯装在纸箱里放在棉被上,然后用棉被将纸箱盖好,控制室内温度为10~15℃。(2)温室催芽将种  相似文献   

18.
从贵州马铃薯商品薯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贮运保鲜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冷链物流系统等方面分析了贵州马铃薯商品薯贮运保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加快推进商品薯品种结构优化、标准化生产及贮运标准的制订;加强商品薯分级包装技术与贮运保鲜研究;加强生物防治技术在商品薯产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建立商品薯产后预冷与冷链物流系统等,旨在延长马铃薯商品薯贮运保鲜时间,降低贮运期间损失率,提升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07~2008年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64%杀毒矾WP0.5kg+农用链霉素30g拌马铃薯种薯1000kg药剂配方,具有促苗早发、防病增产作用。可有效预防马铃薯早疫病病害,防效高达63%,可增产2.62%,烂薯率为0,投入与产出比为1:3,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脱毒马铃薯种薯栽培日益受到广大种植户的重视,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抗病、增产的重要作用,盲目留种,盲目引种,造成马铃薯减产,甚至绝收。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是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和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