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温州蜜柑不同枯水级别果实的物理性状、内在品质、果胶类物质及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结果表明,随枯水级别增加,果汁率明显降低,果实失重率和果皮率增加;果实中总糖、总酸、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乙醇含量则先增加后降低,枯水1级时,乙醇含量最高,可作为预测枯水发生的生理指标;随枯水级别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果皮中原果胶和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降低,果肉中原果胶含量显著降低,而可溶性果胶含量明显增加,果皮和果肉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呈增加趋势;在果实贮藏期采取降低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等是减轻果实枯水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萌  屈魏  冉昪  饶景萍 《园艺学报》2020,47(7):1289-1300
以猕猴桃‘徐香’(较不耐贮藏)和‘海沃德’(耐贮藏)果实为试材,研究其在0 ℃贮藏期间生理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差异,从而探究其与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贮藏期间两品种果肉硬度均不断下将,‘海沃德’果肉硬度降至10 N的时间为150 d,而‘徐香’仅为95 d;‘徐香’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出现分别较‘海沃德’早20 d和10 d,且峰值分别高出16%和250%。贮藏期间‘徐香’果实的质量减少率也显著高于‘海沃德’。在整个贮藏期间,‘海沃德’果实的淀粉、原果胶、纤维素含量均高于‘徐香’,而淀粉酶(AM)、果胶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高峰值均低于‘徐香’。‘海沃德’的表皮毛极显著细短于‘徐香’;且角质层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都大于‘徐香’;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形变程度‘海沃德’小于‘徐香’;‘海沃德’的细胞壁厚于‘徐香’,且贮藏期间中胶层分裂缓慢,线粒体较完整。总之,耐贮性好的猕猴桃品种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厚,质量减少率较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慢,细胞壁酶活性低。  相似文献   

3.
以苏梦6号为代表的苏梦系列西瓜果实具有较好的耐裂性,为研究其果皮特性,测定西瓜果皮硬度,采集西瓜常规数量性状,观察果皮组织显微结构,测定果皮内含物含量,分析不同西瓜品种间果皮硬度相关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种间果皮硬度存在明显差异,果皮硬度越大,果皮石细胞群越丰富且排列越紧密、中果皮层细胞越大。相关性分析发现,西瓜果皮硬度与半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皮厚度、石细胞占周比、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中果皮层细胞纵径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正向作用因子对西瓜果皮硬度直接通径系数较大的为:果皮厚度、果形指数、中果皮层细胞纵径、果皮半纤维素含量、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负向作用因子直接通径系数较大的为:外绿果皮层厚度、果皮含水量、表皮层厚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纤维素含量;其中,果皮半纤维素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石细胞群占周比、果皮厚度、中果皮层细胞纵径对果皮硬度总作用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7,且仅中果皮层细胞纵径总作用系数为负。14个西瓜果皮硬度相关性状经主成分分析可归于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43%。西瓜果皮硬度受常规数量性状、果皮显微结构、内含物含量等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了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果实的软化与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增强有关,果实成熟过程中PE、PG等细胞壁酶活性升高,使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降解,细胞壁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果实硬度下降,果实变软。酶活性的升高受基因的调控,采后生物技术的研究为抑制果实成熟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低温贮藏对菠萝细胞壁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菠萝在贮藏过程中PG、PE活性升高 ,水溶性糖醛酸含量增加 ,硬度降低 ,同时果肉组织细胞表现为细胞壁微纤丝层次性排列被破坏 ,中胶层电子密度降低。低温可延缓水溶性糖醛酸含量的增加和硬度的下降 ,抑制PG和PE活性 ,从而抑制细胞壁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枣采后果肉软化的生化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梁小娥  王三宝 《园艺学报》1998,25(4):333-337
枣采后在软化过程中,果肉淀粉含量下降,淀粉酶活性上升,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下降;果肉薄壁细胞内含物减少乃至降解成丝状,细胞壁中胶层降解,相邻细胞分离,细胞壁保留。半红期采收的鲜枣采后果皮能够继续转红,果肉的软化发生在果实全红之后,果肉颜色的变化可指示果肉软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a ‘Huping Zao’)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幼果期、膨大期及成熟期)叶面喷施CaCl_2对果皮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细胞壁成分原果胶与纤维素、裂果率、显微结构的影响,为明确钙与‘壶瓶枣’裂果的关系及其潜在生理机制,有效降低枣裂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CaCl_2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裂果率,显著降低了果皮和果肉果胶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了果皮和果肉原果胶与纤维素含量;裂果率与果皮和果肉中果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原果胶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CaCl_2处理后,枣果角质层保持完整,不发生龟裂;枣果表皮厚度和角质层厚度显著增加;表皮细胞小于对照且排列紧实,果肉细胞排列规整,果肉空腔数减少。幼果期和膨大期喷钙可作为减少‘壶瓶枣’裂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NSCC涂膜对黄花梨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NSCC涂膜对黄花梨保鲜效果,研究了20 ℃下1%的NSCC涂膜处理对黄花梨果实成熟及其细胞壁组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SCC涂膜处理不但推迟了黄花梨果实呼吸高峰和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而且抑制了黄花梨果实PE、PG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增加,延缓了纤维素和原果胶的降解,延缓水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保持了果肉硬度.1%的N...  相似文献   

9.
叶面喷施Ca( NO3) 2 和GA 对‘糯米糍’荔枝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果实易裂品种‘糯米糍’荔枝为材料, 研究叶面喷施Ca (NO3) 2 和GA 处理对其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Ca (NO3) 2和GA 处理均能使裂果率明显降低。果实发育初期, 果皮中原果胶和水溶性果胶的含量均有所升高, 且原果胶含量的增高幅度明显; 随着果实的成熟, 可溶性果胶含量有所降低, 原果胶含量大幅度提高。此外, 除果实成熟期外, 果皮内果胶脂酶(PE) 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的活性一直有上升趋势, 且PG的活性与水溶性果胶的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 而纤维素酶(CX) 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有两次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钙素营养与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关系及其对果实相关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软条白沙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裂果与正常果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外源喷钙效果。【结果】裂果果皮、果肉中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胶酶(PG)、纤维素酶(CL)活性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裂果率与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SOD活性、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裂果果肉中GA3含量与果皮中ABA含量较正常果显著升高。果皮钙含量与果皮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果皮PPO活性、PG活性、CL活性、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幼果期果实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显著下降。花期和幼果期喷钙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钙含量和果皮SOD、CAT活性,降低POD、PPO、PG、CL活性和果皮ABA含量、果肉GA3含量。【结论】白沙枇杷果实钙素营养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实钙素营养不足是导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钙可通过调节活性氧清除、细胞壁水解与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衰老过程中PG,果胶质和细胞壁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杨德兴  戴京晶 《园艺学报》1993,20(4):341-345
采后美味猕猴桃秦美果肉组织乙烯生成不断增加的同时,PG9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迅速提高,致使原果胶大量降解为可溶性果胶,细胞结构受损,胞壁纤维松弛、细胞器逐步空泡化,果肉由硬变软。PG活性和果肉硬度的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1-MCP对不同成熟度冰温贮藏磨盘柿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冰温贮藏过程中1-MCP对不同成熟度磨盘柿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以磨盘柿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成熟度磨盘柿用1-MCP处理后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的贮藏品质、生理代谢及软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MCP可以有效延缓不同成熟度柿果冰温(-0.5~-0.2℃)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显著抑制乙醇含量、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抑制可溶性单宁向不溶性单宁的转化,降低PG、PE、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八成熟柿果软化衰老较慢,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和CO_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丰水梨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和CO2体积分数,从果实硬度、膜透性、乙醇质量分数、总酚质量分数、PG活性、PPO活性及果心褐变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温度和CO2体积分数对丰水梨果实的防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5℃明显降低果实腐烂率,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但果实发生不同程度冷害;5℃适合短期贮藏(<60d)。与CK相比,3%O2+1%CO2可较好保持果实硬度和风味,明显抑制PPO活性、乙醇产生和果心褐变,延缓酚类物质降解,较好保持细胞膜完整性;2%CO2防褐保鲜效果次之;3%~5%CO2防褐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4.
梨采后细胞壁成分及果胶酶活性与果肉质地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果实质地有明显差异的‘黄花’和‘湘南’梨为试材, 研究了细胞壁组分、钙含量、果实硬度以及果胶代谢酶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两品种上述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但还存在以下差异: 1) 贮藏性差的黄花梨纤维素含量、原果胶含量、果实硬度相对较低, 而果实钙含量、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 2) 黄花梨木质素含量较高, 且生成木质素的速率较快; 3) 黄花梨果实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活性在贮藏前期极显著高于湘南梨果实, 末期两品种差异较小, 而果胶甲酯酶(PME) 活性极显著高于湘南梨。  相似文献   

15.
钙处理对白凤桃果实冰温贮藏后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凤桃为材料,研究了生长期和采后喷钙(1%CaCl2+0.1%Vc混合液)对冰温贮藏后果实细胞壁代谢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能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硬度,生长期喷钙和采后喷钙的果肉中钙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高34.3%和3%。高钙质量分数的果实在货架期期间可减少果实中可溶性果胶和松弛结合型多糖的质量分数,这可能与细胞壁水解酶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较低有关。说明生长期钙处理对冰温贮藏后白凤桃果实硬度的保持效果较好,在生产中使用生长期喷钙处理,可以达到延长白凤桃果实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以大团蜜露水蜜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采后货架期间的呼吸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肉色差L*值、丙二醛含量,以及果实内SOD、POD、CAT、PG、CX等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货架期间,九成熟果实呼吸强度高,果实内含物质消耗的多,货架品质差;七成熟果实能保持较高的硬度,但呼吸速率较八成熟果实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低,风味不足;八成熟果实采收后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和降低呼吸高峰值,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维持较高的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较低,生理活性强,有较长的果实货架生理周期,因此,八成熟可作为大团蜜露水蜜桃的货架、保鲜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成熟度油桃贮藏效果及果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秦光2号油桃果实为材料,在0℃贮藏条件下研究了5个采收成熟度果实的贮藏效果及果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Ⅳ成熟度果实贮藏40d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货架期品质好,好果率高,贮藏效果好,为最佳采收成熟度。(2)采收当天的处理Ⅰ、Ⅱ、Ⅲ成熟度的果实,果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处理Ⅳ成熟度果实,叶绿体开始变形,细胞外壁开始有少许微纤丝松懈;处理Ⅴ成熟度果实,细胞壁中胶层开始溶解,电子密度降低,出现质壁分离和液泡破损现象。(3)贮藏50d后,不同成熟度的果实,果肉细胞的超微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显示出果肉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内含物减少,出现细胞空腔化;细胞壁中胶层降解,细胞壁弯曲或皱缩,质壁分离严重;细胞器变形或降解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