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熏蒸处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生石灰+碳铵、棉隆、辣根素3种土壤熏蒸剂和"馕播王"生物有机肥联用对5 a连作西瓜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连作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分析土壤pH值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熏蒸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棉隆处理定植45 d时,枯萎病发病率最低,为25.38%,相对防效为73.14%;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数量逐渐降低,也以棉隆处理的土壤病菌数量最少,定植45 d时与其他处理的病原菌数量差异达到10倍数量级;土壤熏蒸处理后,pH值均有所上升,但随着枯萎病的发生,pH值又有所下降。由此得出,3种熏蒸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但是棉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最优,既能减少枯萎病致病菌的数量,还能提升土壤pH值。因此,该措施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设施西瓜早春栽培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营养基质(稻草与土2:1)经4茬连作后与土培相比其微量元素、病原菌和产量的变化.以津优30为试材,采用营养基质和土培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连作茬次营养基质的微量元素、病原菌以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茬数的增加,除有效铁离子含量增加外,铜、锌、镁、钙离子均不同程度地减少,且营养基质中锌离子含量低于对照,钙、镁、铁、铜离子含量均高于对照.尖孢镰刀菌数量随连作茬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连作4茬营养基质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比对照少.与第1茬相比,连作4茬营养基质和对照中枯萎病的发病株率分别上升了5.18%和8.3%.连作4茬黄瓜产量显著下降,营养基质和对照产量分别降低33.33%和35.71%.营养基质连作栽培可以改善微量元素的供应,降低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增长速度,从而减缓产量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3.
三.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 西瓜连作易导致枯萎病的发生.产量下降,其主要致病菌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水稻与西瓜属于同季栽培作物.在间作(尤其是同穴种植)条件下.水稻根系分泌物具有显著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及其产孢能力.所以.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可完全有效控制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芦蒿连作土壤中的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通过扦插茎秆的切口处侵染扦插苗,严重地降低扦插苗的成活率。实验通过分离生防菌株,开发生防生物有机肥防控扦插苗连作病害。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到的具有生防芦蒿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能力的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9。D9菌株的代谢物能够显著地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的伸长(P<0.05)。芦蒿连作土壤扦插苗病害的防控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和D9生物有机肥的防病率分别达到77.3%和97.1%,同时能够显著地(P<0.05)降低芦蒿扦插苗的茎内尖孢镰刀菌数量,而且D9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P<0.05)降低扦插苗根际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相较于对照处理,D9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根际土壤和茎内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降低了35.7%和93.7%。有机肥没有提高芦蒿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而D9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芦蒿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P<0.05)。D9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防治连作芦蒿扦插苗的病害,为芦蒿产业提供一条绿色、安全的栽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生防菌剂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的影响,为生防菌剂抑制西瓜枯萎病的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西瓜苗移栽到连作20年西瓜的土壤中,设置B6、WF19、BW和对照4个处理,分别根部注施生防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6、油菜假单胞菌WF19、B6和WF19复合菌液(各菌液细菌含量均为1×108 CFU/mL)及无菌水1 mL/株,在西瓜采摘后采集根际土壤,测定土壤pH、有机质(OM)、全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全磷(TP)、有效磷(AP)、全钾(TK)、速效钾(AK)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RE)、蔗糖酶(SUC)活性,并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Hiseq)技术分析西瓜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变化。采用路径分析和SEM结构方程评估土壤环境因子、生物酶活性和微生物功能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结果】生防菌剂B6提高了土壤4种生物酶活性和TN、TP、AP、NO-3-N、NH+4-N、OM含量,降低了AK和TK含量;WF19提高了土壤CAT、ALP和SUC活性,降低了URE活性和TN含量,增加了土壤TP、AP、TK、AK、NO-3-N、NH+4-N和OM含量;BW提升了土壤NO-3-N含量、CAT和SUC活性,降低了URE和ALP活性,减少了土壤中TN、TP、TK、AP、AK、NO-3-N和OM含量。根部注施生防菌剂后,WF19和BW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相对丰度降低,B6处理土壤中赤霉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AP、TP含量和URE活性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联性最大,AP、TK含量和URE活性与真菌群落结构的关联性最大;硝酸盐呼吸、固氮和亚硝酸盐氨化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负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2.27,-1.55和-0.57。【结论】生防菌剂通过调节土壤养分含量和生物酶活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降低病原菌的相对丰度,从而发挥防治枯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研究西瓜枯萎病菌在植株体内数量分布及其扩展规律。【方法】在福建省永泰的西瓜地调查了枯萎病不同发病级别西瓜植株的生长状态,以及尖孢镰刀菌在根际土壤和植株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枯萎病病情的发展,枯萎病显著地影响着植株的生长态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健株平均蔓长较发病植株的蔓长15.5~205.4cm,地下部根长比1级和3级植株分别长0.3cm和8.6cm。在同一块田地中,西瓜健株与枯萎病病株的根际土壤均存在着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病原菌的数量与发病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但是,西瓜健康植株仅在根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发病初期的植株在根部和主茎基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而发病中期植株是在根、主茎基部和茎蔓中部检测到尖孢镰刀菌;植株根部的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为发病中期植株>发病初期植株>健康植株,分别为3.97×103cfu/g、2.07×103cfu/g和0.27×103cfu/g。【结论】病株内的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与病情呈现正相关,菌体有自下而上的扩展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壳聚糖、碧护和酵素菌有机肥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和植株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L8(27)盆栽法研究壳聚糖、碧护、酵素菌等3种生防制剂对不同抗性的香蕉组培苗诱导其抗尖孢镰刀菌的效果及对植株生长和基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碧护制剂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显著促进香蕉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显著提高栽培基质的碱解氮的含量.(2)酵素菌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植株生长、基质氮含量的影响较小,壳聚糖对“巴西”的诱导抗性大于“农科一号”,综合影响最小.(3)壳聚糖与酵素菌的交互效应显著,二者协同施用对香蕉抗尖孢镰刀菌、植株生长、碱解氮含量均有较大影响,而壳聚糖与碧护间的交互效应很小.(4)香蕉枯萎病病情与栽培基质的碱解氮含量间显著负相关,与植株茎粗和株高间不相关.本研究初步得出,壳聚糖、碧护和壳聚糖复合酵素菌措施可提高香蕉对尖孢镰刀菌的抗性,它们对抗病性的提高与提高栽培基质的碱解氮含量紧密相关,而与茎粗和株高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状况并从土壤养分方面弄清其分布机制,本试验将土壤灭菌后接种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并分别添加不同养分元素(有机物、氮、钾、钠、钙、镁、铜、锌、铁、锰)培养15 d后,通过干筛法将土壤筛分为4种粒径团聚体(4.0 mm、2.1~4.0 mm、1.1~2.0 mm、≤1.0 mm),测定土体土及团聚体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显著增加了土体土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而添加氮、钙、镁、铜、锌、铁、锰显著降低了土体土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添加不同养分元素显著改变了尖孢镰刀菌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分布。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土体土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与1.1~4.0 mm粒径团聚体中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相关。据此推测,不同养分元素主要是通过影响尖孢镰刀菌在1.1~4.0 mm粒径团聚体中定殖状况而最终影响土体土中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碳酸氢铵在土壤中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比较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抑菌作用,以期探明碳酸氢铵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土壤培养和平板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碳酸氢铵、亚硝酸钠和硝酸钠对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以及甜瓜专化型生长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对碳酸氢铵杀菌作用的影响,最后采用平板培养法分析了培养基pH值的变化对碳酸氢铵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碳酸氢铵和亚硝酸钠均可以有效抑制3种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在平板上的生长和土壤中的数量,且抑制作用随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硝酸钠则无影响;培养基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对尖孢镰刀菌生长产生显著影响,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与pH值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pH值;硝化抑制剂对尖孢镰刀菌生长没有影响,但能够抑制碳酸氢铵对尖孢镰刀菌的杀菌作用。[结论]碳酸氢铵中的氨可以杀灭尖孢镰刀菌,并且其转化产物亚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也能起到一定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尖孢镰刀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西瓜枯萎病发病部位分离出病原菌,通过Booth's镰刀菌分类鉴定标准和专化型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以该菌株为材料,研究水稻根系分泌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ELIO和4007的根系分泌物均能显著抑制其孢子萌发和孢子产生。当根系分泌物的加入量为1.5mL时,ELIO和4007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7.8%和41.0%;当加入20mL水稻根系分泌物时,ELIO和4007对孢子产生的抑制率达到96.3%和76.4%。水稻根系分泌物对西瓜尖孢镰刀菌孢子产生过程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孢子萌发阶段和孢子在尖孢镰刀菌瓶状小梗上的生成阶段,而对菌丝营养生长没有影响。西瓜与旱作水稻间作的盆栽试验表明,间作系统中西瓜苗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提高了186.0%和80.5%。单作西瓜枯萎病发病率为66.7%,死亡率为44.4%,而间作处理中西瓜均生长正常。间作条件下,西瓜根际土壤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显著降低,与单作根际土壤相比减少了91%。表明:水稻根系分泌物能显著抑制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生长,采用旱作水稻与西瓜间作能有效缓解西瓜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西瓜枯萎病颉颃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西瓜根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到68个荧光假单胞菌株。80.88%的菌株具有较强的皿内颉颃作用;4.41%的菌株活体和19.12%的菌株代谢物明显抑制西瓜枯萎菌分生孢子的萌发;52.08%的菌株可以不同程度抑制枯萎菌在瓜苗导管内定殖;23.53%的菌株可以利用几丁质作为碳源。用自然的大田土进行温室盆栽试验,A63,A51和A41菌株在各枯萎菌浓度水平下均表现出较好的防病作用。D33,A61和A63对瓜苗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Replant diseases in strawberry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re serious problems for it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under continuous cropping.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pathogenic fungi in Petri dishes and on sterilized soi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lcium cyanamide had an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 on three pathogens on potato dextrose agar (PDA) plates. Among them,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Rhizoctonia solani was the highest. As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lcium cyanamide was increased from 0.1 to 10 mg/mL, the inhibition rate on mycelial growth increased from −1.43% to 100%. Inhibitory effects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also existed on Petri dishes but to a lesser extent. Similar results were also observed in sterilized soi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 cyanamide in sterilized soil was 0.1%, the inhibitory effect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was 68.46% and 54.46%,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on Fusarium oxysporum and Verticillium dahliae increased quickly as the soil moisture changed from 10% to 40% for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from 10% to 60% for Fusarium oxysporum.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inhibitive effect of calcium cyanamide could be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非致病性尖镰孢FO47的生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非致病性尖镰孢FO47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通过抗药性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对融合菌株进行筛选,得到了3株生物防治效果有一定提高的融合菌株,其中菌株FC-10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能力较FO47提高了36.7%,菌株FC-4则在促进西瓜的生长发育方面比FO47有明显提高,另外菌株FC-3表现出了对多菌灵较高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结合平板对峙法,从表面消毒的西瓜根中筛选到一株能够高效抑制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3种生理小种的内生细菌YGRE24。菌株YGRE24对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3种生理小种的抑制率分别为54.76%、55.95%和55.24%,且其除菌后的培养液也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该菌株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也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此外,菌株YGRE24还具有溶磷、产吲哚乙酸、产铁载体的促生特性。盆栽试验表明,该菌株能够在接种病原菌的情况下促进西瓜苗的生长,使地上部分的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44.75%和30.32%,可以缓解病害对西瓜苗生长的影响。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YGRE2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间与空间动态概念探究生防菌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防病促生效果,生防菌SC11与Fo47、153粉剂复配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C11不同剂型处理对茄子黄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效,其中以种衣剂处理防效最优(69.98%),接近药剂对照多菌灵。同时,SC11不同制剂能显著增加茄子叶面积、株高或鲜质量,与对照相比,SC11种衣剂处理的叶面积、株高分别提高129.64%、100.84%,粉剂处理的株高、鲜质量增幅分别为69.64%、116.29%。SC11施用后30d施用153(C2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89.47%,远高于其他处理。SC11和Fo47同时施用时,防效最低,低于单独施用的防效。初步确定SC11不同剂型对茄子的促生作用及其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明确基于动态时空防治西瓜枯萎病的生防菌复配组合,间隔施用能有效提高复配防效。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采用对峙培养、显微观察、孢子萌发、室内防效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抑制能力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7 d时,长枝木霉T6菌株对该病菌的抑制率为60.09%;显微形态观察表明:长枝木霉T6菌株菌丝与美洲南瓜枯萎病菌菌丝发生缠绕;长枝木霉T6菌株发酵液对美洲南瓜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1.00%;长枝木霉T6菌株对美洲南瓜枯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室内盆栽防效为69.06%。  相似文献   

17.
旨在明确西瓜枯萎病生防真菌M3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环境pH与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PHBA)共同作用对其防病效果的影响。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类鉴定,确定M3菌株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平板试验结果表明,PHBA对M3菌株和病原菌尖镰孢菌西瓜专化型的菌落生长均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强酸和强碱环境均不利于2种菌的生长;M3菌株和病原菌的最适生长环境pH和最适PHBA质量浓度不同,前者为6和400 mg·L-1,后者为8和200 mg·L-1。pH和PHBA共同作用下,M3菌株的抑菌率无显著变化。在pH 6和PHBA质量浓度400 mg·L-1的土壤环境中,M3菌株的防病效果达到最高水平(85.72%)。总之,M3菌株的防病效果主要受土壤pH影响,其能够在PHBA积累环境中有效发挥防病作用,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赵文娟  付博  徐升运  任平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10):1537-1543
为探明生防菌SF1103、SF1104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混合及凹玻片孢子培养法研究其拮抗能力,采用特异平板培养法分析生防菌的产酶及次生代谢产物,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其对生防菌的防效。结果表明,经2株生防菌发酵液处理的病原菌的菌丝与孢子形态发生严重畸形并停止发育;2株生防菌均能分泌高活力的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此外,SF1103具有解磷作用,SF1104能分泌嗜铁素;盆栽试验表明,使用复合菌剂处理的出苗率较对照组提高23.3%,较化学防治组提高29.4%;发病率较无防治组下降25.9%,防效达到77.8%。生防菌SF1103、SF1104对黄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能力,不仅能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并且对黄瓜的出苗生长有促进作用,有望进一步开发为生防菌剂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生物质炭介导的系统抗性在土传病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以番茄枯萎病为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生物质炭对番茄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类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变化,及对相关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可显著降低番茄的病害程度。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色素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著降低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光合色素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施加生物质炭在降低番茄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同时,可提高“解毒酶”(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体内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升高,生物质炭的施加(3%)在显著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表明生物质炭可通过提高抗氧化分子含量来加强番茄体内活性氧的清除效率。此外,在生物质炭的作用下,番茄水杨酸相关基因PR1a、MPK2和NPR1的表达下调,而茉莉酸相关基因DEF1、JAZ1、JAZ3和乙烯相关基因ACO1和ACS的表达上调。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