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58-259
利用1961—2000年华北地区各站积温、干燥度的数据,根据1979年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候区划标准,将华北地区分成4个气候敏感区。使用Arcgis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插值分类处理,得到相应变化趋势结果。研究表明,近40年华北地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平均干燥度呈条带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表明干燥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强;除中部偏西(海流图地区)干燥度减少、气候趋于湿润化外,其他地区干燥度指数呈增加趋势,说明内蒙古荒漠草原地区气候干旱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山西省39个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地形特征,将山西省分为6个气候敏感区,采用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的比值来计算干燥度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IDW插值法生成山西省干燥度的分布图,并分析了近50 a山西省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1) 山西省多年平均干燥度指数为2.21,属于半干旱区;干燥度空间分布与气候、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南北差异显著。整体上山西省中北部地区较为干旱,干燥度指数为2.36,东部南部则较为湿润,干燥度指数为1.93;由于降水和蒸散都呈下降趋势,因此,近50 a山西省干燥度指数虽有所上升,但变化幅度仅为0.04·10a-1,干旱化趋势并不显著;(2) 近50 a来,除山西省北部地区干旱状况有所缓解外,其它地区干旱状况均呈增加趋势;(3) 干燥度季节性差异显著,冬春干燥异常,夏秋则较为湿润。总体而言,气候变暖虽未加剧山西省的干燥程度,但暖干化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趋势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干燥度分析各地区干旱程度,吉良龙夫的干湿度指数适合于东亚的季风气候,特别是东北林区.从黑龙江省50年来干燥度平均值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50年来向着变干的趋势发展.根据Kira的干燥度在气候类型中的划分范围,黑龙江省已由湿润类型(Humid)变为半湿润类型(Semi-humid).  相似文献   

4.
根据辽宁省61个站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减弱、上升)趋势;但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辽南、辽西地区≥10℃积温日数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下降(减弱)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上升(加强)趋势。辽西、辽南地区干燥度(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小(减弱)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交错分布特征。7月平均气温全区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地区波动强度呈缓慢增强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减弱趋势。参照郑景云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9812010年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两次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年干燥度以及7月平均气温时空分布特征。在年际变化上,3种气候区划指标总体呈缓慢上升(减小、上升)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弱(减弱、上升)趋势;但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辽南、辽西地区≥10℃积温日数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缓慢下降(减弱)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上升(加强)趋势。辽西、辽南地区干燥度(波动强度)呈缓慢减小(减弱)趋势,其他地区变化趋势(波动强度)呈交错分布特征。7月平均气温全区呈缓慢增加趋势,南部地区波动强度呈缓慢增强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呈缓慢减弱趋势。参照郑景云的气候区划三级指标体系,对辽宁省19812010年气候状况进行区划,将辽宁省分为2个温度带、3个干湿区、10个气候区。辽宁中西部大部地区属暖温带,东部地区属中温带;西北部属半干旱区,中部属半湿润区,东部属湿润区。  相似文献   

5.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990—2010年粮食产需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构建粮食安全指数,识别京津冀粮食安全区域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粮食生产经历了上升期、快速下降期、恢复增长期3个变化阶段,粮食低产县逐年减少,中产县基本保持稳定,高产县则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需存在明显空间聚集现象,南部平原成为粮食生产及产需差热点,而北部则为低值聚集区;在安全区域识别方面,大部分县属于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类型,较少县属于生产安全-消费不安全类型,生产不安全-消费不安全的类型最少;对区域安全变化进行分类,安全-安全类型的县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地区,不安全-不安全类则主要为直辖市市区、地级市市区以及北部高原、山地区。京津冀作为一体化协同发展地区,地区间优势互补,对整个区域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莫力达瓦旗1959—2008年的气温、降水、无霜期资料,分析了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地区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尤以冬季升温最为明显;积温增加、无霜期变长;同时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所产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采用东北地区16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月的降水量地面观测资料,并对该地区近50年夏季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部分区域夏季降水量在300~400mm,总体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存在明显的降水高值区,夏季降水量达到600mm以上。近50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在辽东半岛与长白山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黑龙江中部降水量明显减少,部分区域的减少趋势超过~(-1)5 mm·(10a)~(-1)。吉林南部与辽宁东北部的夏季降水增加明显,变化趋势达到10~15mm·(10a)~(-1)。  相似文献   

8.
胡江波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71-172,178
利用汉中地区11个测站1971—200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雷暴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和初、终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一般在20~33d,其中西北部分布少,东、南部分布较多;年际变化较大,最多年比最少年一般偏多16~38d;汉中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2.3d/10a;雷暴出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5~8月为多发时段;雷暴初日东南部早于西北部,终日东南部迟于西北部,雷暴持续期普遍在154.7~202.9d,其中东南部持续时间长,西北部短。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淮海平原北部冬小麦生育期霜冻灾害发生规律,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法和R/S分析法,分析1960—2017年的黄淮海平原北部12个气象站点0cm地面最低温度数据。结果表明:1)年均气温表现出一致的上升趋势,北部升温速率高于南部。2)研究区初霜冻推迟,终霜冻提前,无霜期延长,初霜冻延后趋势的空间表现为北部区域比南部区域更明显,终霜冻提前趋势的空间表现为南部区域比北部区域更明显,无霜期延长趋势南部比北部区域更明显。3)初霜冻日期突变年份为2006年,终霜冻日期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2年,2007—2017年初霜冻推迟,1993—2017年终霜冻提前。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生育期在2004年发生突变,2005—2013年生育期缩短。4)冬小麦生育期间霜冻发生频次平均增加42%,霜冻发生频次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球气候正以变暖为主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探究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制度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气象站点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黄淮海各省市地区1992—2013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农业气象站点多年长期观察的夏玉米-冬小麦物候数据,通过加权求平均,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夏玉米-冬小麦的生育期和茬口推移情况。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1992—2013年来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周年产量变化。同时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敏感性分析法分析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周年产量的影响。【结果】1992—2013年来,黄淮海地区温度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降水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差异显著。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种植模式发生明显改变:冬小麦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存在缩短趋势,不同地区缩短2—5 d不等;夏玉米播种时间南部推迟而北部提前,收获时间总体呈现推迟趋势,整个黄淮海地区生育时长未发生明显变化。茬口时间因夏玉米-冬小麦生育期的推移呈现不同程度延长,造成了气候和土地资源的浪费。1992—2013年间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冬小麦单产呈显著上升趋势,多数省份达到显著水平。非线性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对夏玉米-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同时增产或同时减产的一致性。冬小麦产量受最低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东南部的江苏省和山东省减产明显,而北部河北省和西部河南省表现为增产。温度升高除对河南省夏玉米有增产作用外,其他省份夏玉米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可能与温度升高的幅度不同和降水的区域性差异有关。降水量对夏玉米-冬小麦产量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总体上气候变暖对周年单产影响表现为北部增产,而南部减产,因而选择适宜早播且生育期长的夏玉米品种对保障周年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播种时间推迟,生育期缩短,夏玉米生育期北部延长而南部缩短,生育期的推移导致茬口时间延长,造成了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1992—2013年间夏玉米-冬小麦周年产量显著提高。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整个区域平均来看升温使夏玉米减产,冬小麦增产;降水增加有利于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的产量形成,对南部地区夏玉米产量则存在不利影响,而对黄淮海大部分地区冬小麦的产量形成不利。  相似文献   

11.
在DEM和已有降水模拟数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GIS空间插值技术和气象统计数据,完成了对张家口地区多年年均温和降水量的空间模拟。研究表明,张家口地区年均气温受地形影响很大,中西部和东南部山区属低温区,洋河河川区年均气温7℃以上,属于高温区,其余丘陵、低山区年均气温一般在4~6℃;区内气温年较差偏大,进一步表明张家口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1992~2001年的年均温模拟结果高值区较1949~2001年明显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又一例证。张家口地区年均降水量有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降水分布不均匀;局部地区由于受地形变化的影响,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起伏变化,形成几个高值区,崇礼县降水相对较高,而康保、张北等坝上地区降水相对较少。实践证明,GIS空间插值技术是将统计数据栅格化的理想手段和工具,该研究对张家口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显,≥0℃积温为每10年升高65.5℃。年降水量呈带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全区年降水量呈减小的趋势,年降水量每10年变化-90—23mm,平均为每10年减少10.6mm。(2)在热量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凉温作物一熟区(Ⅱ)面积减少,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Ⅲ)在东北地区面积增加,而在西北和华北地区面积减少,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Ⅳ)面积增加,黄淮海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Ⅵ)向北移动,总体而言北方地区东北部种植界限空间位移显著,而西南部变化不明显。(3)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动的敏感地带,作物生产潜力明显改变:在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变化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1979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3%;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改变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7912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5.2%;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春小麦种植改变为春玉米,作物生产潜力增加2873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51.7%。【结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域内≥0℃积温增加,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种植界限敏感区域种植北界明显北移西扩,种植界限变化敏感区域内因种植模式改变带来单位土地面积周年作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方兰  延军平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48-152,166
利用1961~2010年榆林市逐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榆林市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该区域气候生产力,通过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气候生产力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榆林全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尤以冬季平均气温上升显著;降水量年际波动剧烈而总体变化趋势不大;de Martonne干燥度呈现下降趋势。气候生产力呈现微弱的增长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气候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其与气候生产力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榆林年均气温上升1℃、年降水量上升1 mm时,榆林气候生产力将上升21.5 kg/(hm2.a)。  相似文献   

14.
王晓煜  杨晓光  吕硕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0):1859-1871
【目的】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0年划分为2个时段,结合未来不同升温情景,定量分析历史和未来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冷害风险。【方法】利用积温带划分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结合ArcGIS方法,对比分析历史和未来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界限的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气象行业标准中水稻冷害标准分析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变化敏感区域的延迟型冷害及障碍型冷害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种植北界敏感地区冷害风险特征,并预估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冷害风险演变趋势。【结果】与1961-1980年相比,研究区域内1981-2010年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东扩,平均北移1.19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二积温带,几乎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积温带北扩趋势明显,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一积温带。1981-2010年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相对于1961-1980年北移121 km,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北移至嫩江中部-五大连池-逊克北部一线。未来升温1-3℃情景下,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动410.5-545 km,向北扩展至黑龙江省呼玛以北地区,温度升高3℃时,除漠河地区外都可种植寒地水稻。比较寒地水稻种植界限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冷害风险可见,敏感区域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其中障碍型冷害风险高于延迟型冷害,寒地水稻种植区严重冷害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轻度冷害,中度冷害最低。1981-2010年敏感区域严重和轻度延迟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中度延迟型冷害风险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敏感区域的各级障碍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明显增加;未来升温情景下敏感区域的各级冷害均高于非敏感区域。【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未来升温情景下仍呈北移趋势。寒地水稻种植敏感区域的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冷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关注寒地水稻种植区北缘北扩后的冷害风险,采取改进栽培技术与选育抗寒早熟品种等低温冷害防御措施,同时避免水稻种植区域的盲目扩大和品种越区种植,加强冷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马莲河流域干燥度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马莲河流域7个气象站1961—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根据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对近55年来马莲河流域的干燥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55年来马莲河流域内可能蒸散率(PER)以0.01~0.07/10 a的趋势上升,地区差异明显。马莲河流域PER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最大值,比20世纪60年代平均增大了0.36,为干旱最频繁发生时段。马莲河流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减幅为1.3~13.9 mm/10 a,其中上中游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年生物温度升高,增加趋势为0.13~0.29℃/10 a,下游地区年生物温度升高最为明显。[结论]马莲河流域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对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地处中亚东北部,天山山脉西麓,与新疆阿克苏地区接壤,研究其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对于了解中亚气象与环境变化,应对新疆气象与环境将出现的演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基于英国East Anglia大学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提供的1971-2000年的数据资料,并结合来自世界气象组织(WMO)的9个吉尔吉斯斯坦气象站点国际交换数据,利用PDSI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和年际间变化特点,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近30a的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在空间上除东北角呈湿润等级,西北角呈干旱等级外,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湿正常等级;全国四季干湿适当,大部分区域处于干湿正常等级;而在时间上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逐渐湿润化,而东南部逐渐干旱化,区域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榛树栽培品种选择的依据是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用途及市场的需要等。不同的栽培区,气候条件不同,所以选择的主栽品种也不同,授粉品种也有差异。根据目前科研与实践观察,北部栽培区、中温带湿润区推荐的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辽榛8号、辽榛3号、辽榛7号;中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达维、辽榛8号、平欧28、辽榛3号;中部栽培区,暖温带亚湿润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达维、平欧28、辽榛4号;暖温带半干旱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1、平欧33;南部栽培区,主栽品种:辽榛9号、平欧545;干旱地带栽培区,E104o以东地区主栽品种:达维,平欧28,辅栽品种:辽榛8号、玉坠、平欧21;新疆地区主栽品种:达维、玉坠。  相似文献   

19.
基于MOD13A3数据,建立了2001-2018年舟曲植被覆盖时空数据集,结合DEM数据和土地分类覆盖数据,分析了舟曲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同期气象资料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舟曲植被呈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舟曲整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白龙江沿岸、拱坝河南部沿岸及舟曲中东部部分区域植被增加明显。舟曲降水量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较明显,气温变化对植被的影响较弱。舟曲森林、灌丛面积呈增加趋势,草原、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植被类型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近年来在舟曲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的条件下,湿地面积迅速缩小,舟曲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与生态地理区域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全国地形、土壤、气候、植被及遥感植被指数等数据,综合分析中国范围生态地理区域的分异规律,制订了生态地理分区的初步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基于Holdridge模型和CCA分析划分中国生态地理分区,建立了分区的指标体系,得到中国生态分区的大致界线,初步总结了各生态地理分区的地形、植被、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完成对中国区域生态地理分区的划分.基于CCA分析的生态地理的分区,不仅结合自然区划和生态地理两种方法,而且加入了生态群落和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结果显示,由于受到模型适用性及数据误差的原因,基于CCA分析的结果比Holdridge模型的结果更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